网络社会兴起的社会学思考——“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2-28 05:30郭彦辰
社会科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郭彦辰

2011年11月5-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合作主办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3所全国著名高校的知名社会学专家和著名理论刊物的知名编辑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郭星华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苏国勋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沈原教授以及研讨会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在开幕讲话中对相关研究寄予厚望。专家们表示,信息化是手段,网络化是形态,全球化是大局,其中网络化作用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更是当今学术界迫切需要研究的议题。通过对网络社会的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研究发展,是一项继往开来的事业。专家们对本次研讨会提出了理论自觉的要求和期望,鼓励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发现社会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及其独特性。经济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研究不仅要面向现实,而且还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新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就相关议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发言和讨论。

一、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的相互作用与渗透

尽管网络社会目前并不能代替以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在场行为和在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带来的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呈现在社会学面前。刘少杰教授认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在于缺场交往的快速扩展、传递经验的地位提升和社会认同的力量彰显,它们都已深入到社会心理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结构内在的深层变化,这预示了人类社会将发生一场工业社会以来空前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他引用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认为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重构,已经诱发了一种新的社会形式——网络社会,而网络社会崛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变迁,而是人类社会在工业社会基础上进入了一种新社会形态。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讲师张军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梁坤也都聚焦于互联网的缺场交往,通过对微博的分析证实了传递性经验作用的日益凸显。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汪和建教授通过研究谷歌局部退出中国市场事件关注信息自由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相关研究中,并不缺乏道德、认同、权力、情感等以往社会学一贯关注的议题。浙江大学教授黄少华通过对大学生网民不道德网络行为的研究发现,在现实中的关系被隐去的网络社会,虚拟性和匿名性并没有使得网络同侪压力的作用降低。它不仅对不道德网络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且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新建的网络道德意识。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成伯清分析了新时代在网络空闯以及现实社会中中国政治文化与公共情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他指出,公共情感问题根本上要从结构上解决,同时,公共情感领域也需要启蒙,必须超越同情的文化而走向尊重的伦理。

针对网络社会中因信息传播而产生的新的认同和权力,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建民分析了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网络社会以来获取信息的典型方式一步步呈现出“去权威化”的过程。他提出网络社会中信息的“脱域机制”带来了个体时间感与空间感的虚化、个体与社会的疏离,进而将引起社会认同难度的增加。王冬梅发现,网民舆论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虚拟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类民间组织”。存在于其中的“网络民意”已成为现阶段最具影响力、最具实效的社会权力。

二、新形势下对理论范式的反思

研讨会专家们对相关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反思体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宁对从关系/网络嵌入性范式到制度嵌入性范式的演变路径和演变逻辑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他指出,关系/网络嵌入性范式把人的经济行为看作是嵌入于当下的具体社会关系,过于描述性和笼统。虽然后来陈纯菁等学者提出的文化嵌入性纠正了网络分析过于侧重关系的偏颇,将文化、意义和互动带回到关系网络中来,却依然难以解释博弈性行为和权力在博弈中的作用。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影响下兴起的制度嵌入性的研究强调制度环境对人的行动及其后果具有解释力,弥补了上述缺陷。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聚焦社会空间的概念,通过研究列菲伏尔以及后人关于空间的理论转向,梳理了原本呈现衰微之势的激进社会理论在“68运动”之后逐渐复兴的过程并批判其卷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奂平清批判了学界热衷于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关系本位,并将其作为理论前提判定的现象。提出应加强理论自觉意识,注重分析“关系”等社会现象的自我实现预言机制,通过发现与分析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实践中通过制度设计等途径打破“关系”循环的成功案例和可能途径,使中国人摆脱“关系困境”,推动中国社会现代性成长。

针对社会学界的网络理论,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唐魁玉探讨了“网络文化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网络社会哲学的独特视角详细分析了网络文化的价值相关的概念。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王茂福从新经济社会学理论的各个流派的观点中探究由社会网络所制约的价格的相关理论。

一些学者还针对新形势提出了理论模型的探索。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才生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秩序及其建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剧烈而独特的社会转型,在几种整合机制的复杂作用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秩序将最终形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水雄初步建立起综合博弈论和结构功能论的理论模型,提出“博弈—结构功能主义”模型。

三、经济社会学、网络社会学对现实的理论关注和解释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的面貌,针对此类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成为一个探讨的重点。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长城教授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国家社会结构转型压力、国际金融秩序重建等角度反思了欧债危机的成因和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雅林教授批判了以“消费社会”发展模式应对全球化经济危机的观点,提出中国在走出“生产型社会”之后,应进入“生活型社会”,通过不断满足人的真实需要而提高生活品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活场域。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李国武提出一个包含全球化、社会结构和地方政治的综合理论框架,试图表明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对一国经济组织的塑造作用。

与会专家们所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衡。华东理工大学张昱教授发现,在国家与市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渗透交织的模糊区域,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超越边界伸出隐形之手,这虽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众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王星将劳动安全作为中间变量,从理论上将经济治理的制度类型与技能养成之间的相关性勾连起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杨敏针对市场社会中道德文化挑战提出了社会学思考。

在针对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注中,许多专家提供了许多鲜活的个案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甄志宏通过观察凯雷收购徐工失败这一经济事件的始末,揭示了产业政策的酝酿、颁布和实施,其本质是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建构的过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符平通过观察惠镇石灰市场的次生庇护交易模式,发现交易虽然嵌入于次生庇护关系,但后者又嵌入并依附于交易双方主动建构蕴涵社会美德的新型商业观,形成促进市场发展的“道德市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杨义凤以一个消费品市场经营场地的变迁为案例,分析了“权力一利益”之网中经营者群体利益的实现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力市场,认为如今劳动力的供给形成了从“身体化劳动”到“去身体化劳动”的演变,不再完全受制于市场工资率的经济学解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探讨了经济结构演变对城乡公民权利的影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崔月琴考察了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

此次研讨会既着眼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丰富社会现实,又重视理论范式本身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在专家们的交流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共同趋向,就是在经济社会学、网络社会学针对经济社会变迁这样的庞大议题中,十分强调人对社会形态的建构。此外专家们也一致认为,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背景环境,其本身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议题。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Brief Analysis of“Green Eyes”in An Encounter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意外遇见社会学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名实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