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2-02-27 02:30丁晓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0期
关键词:输液门诊风险管理

丁晓娟,周 艳,张 芳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医护人员和患者由于医疗护理技术、护理药物、周围环境以及医疗护理制度等因素而发生的危险和危害,对其进行管理和防范的一种活动[1]。护理风险是指护士在从事医疗护理服务中可能发生的危险[2]。浅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短时间在静脉内留置,增加输液时舒适度,保护穿刺静脉[3],在住院患儿中已广泛应用。但门诊输液患儿因输液后离开医院,脱离了护理人员的观察视野,患儿带管回家后如出现留置针脱出、堵塞,从而引发静脉炎、感染等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带管回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院儿童输液室自2012年1月对门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保证了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留置针使用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3月对1 300例门诊输液患儿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其中男704例,女596例,年龄35 d~5岁,留置时间1~5 d。其中2011年 10月—12月未实行风险管理 560例, 2012年1—3月实施风险管理740例。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入药物为常用的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电解质等。

1.2 材料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 G静脉留置针,敷贴采用3 M透明贴膜,固定用3 M微孔通气胶带。

1.3 方法

对2011年10月-12月在门诊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护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制订实施方案,加强监督和控制管理。观察实施风险管理后使用留置针常见风险问题变化、留置针使用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检测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常见风险问题种类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常见风险减少,效果良好,见表1。

表1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常见风险种类比较 例(%)

2 护理风险种类及护理对策

2.1 留置针脱出

患儿在留置留置针过程中,易受哭闹、躁动不安、出汗、贴膜固定不牢、护士宣教不到位及外力等因素影响,导致留置导管脱出。护理对策:①合理选择血管。选择头部及四肢弹性好、粗大、血流丰富、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静脉。②妥善固定。穿刺和固定是静脉输液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因素,患儿因其生理特点具有好动性和不合作性,因此对固定要求更高[4]。在穿刺成功外敷贴膜固定好后,常规用3M微孔通气胶带在3M透明膜两端缠绕固定2圈,并告知患儿及患儿家属,不得用手搔抓外敷贴膜,以免外敷贴膜及留置针脱落。③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躁动患儿采取适宜的约束措施,如输液手板、弹力绷带、棉质网套等。④为患儿家属提供浅静脉留置维护手册及科室电话号码,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联系,提出处理意见,解决患儿家长后顾之忧。

2.2 留置针堵塞

主要与封管液的种类、用量及封管方法,留置针夹子的固定位置,留置针针芯在穿刺处折叠等因素有关。护理对策:①对科内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留置针相关知识全面系统培训,包括如何选择血管、穿刺置管、退管、导管维护、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健康教育等。②统一规范,制定导管维护与处理流程,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留置针外露延长管U型固定,留置针夹子尽量靠近Y接头,肝素帽高于输液穿刺点。③每次输液结束时,用10~50 U/mL肝素生理盐水溶液以正压、脉冲式进行封管,并使肝素盐水溶液充满整个导管腔,肝素帽内不得留有空隙,以防形成负压回血导致针头堵塞。④输液时如输液不畅,应观察穿刺点局部留置导管是否在位或有折叠,用含有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吸,切忌强行推注或挤压输液器。如仍不通畅,拔除留置针后更换留置针重新选择血管穿刺。

2.3 静脉炎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很多[5-6],如输入刺激性药物,穿刺者无菌观念不强、洗手不彻底,穿刺局部剃毛,局部敷料潮湿、松动未及时更换,导管固定不良、穿刺肢体过度活动,导管留置在关节部位,拔针后穿刺点处理不当,留置时间长,封管技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护理对策: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充分洗手,穿刺部位规范消毒,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付艳红等[7]研究表明,护理人员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有大量的致病菌,重视手卫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②合理选择血管,尽量避开关节部位,妥善固定导管,规范封管方法,控制留置时间。③了解药物配伍禁忌及用药注意事项,使用生物安全柜配置药液。④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⑤加强留置针带管回家护理指导。⑥拔针后穿刺点用0.5%碘附消毒液消毒,并告诉患儿家属,穿刺局部注意防水避免感染。⑦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局部反应。

2.4 护理纠纷

护理纠纷多因个别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生硬、缺乏责任心,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法律意识淡薄,操作流程不规范,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如收取留置针费用、带管回家如何护理等因素[8]有关。护理对策:①实施风险管理后,对科内所有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②穿刺前护理人员必须向患儿家长介绍浅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并在患儿门诊病历相应的就诊日期上签署“同意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字样,方可使用留置针输液。③科内留存使用留置针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穿刺日期、姓名、年龄、穿刺部位、拔管时间、护理并发症等。④输液结束后,告知患儿及患儿家长带管回家如何护理及注意事项。⑤制定与留置针相关的各种护理纠纷处理流程[9-10]。

3 讨 论

风险管理的实施降低了门诊患儿使用留置针的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因浅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是一个异物刺激,加上儿童多动,血管细,患儿家长缺乏使用留置针护理知识,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和并发症,只有通过加强对留置针使用期间的环节管理,规范操作行为,取得知情同意,强化向患儿家长的告知义务,并随时做好使用记录,才能减少留置针使用并发症。表1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留置针脱出、堵塞、静脉炎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均有明显减少。

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浅静脉留置针在住院患者中已广泛应用,但对于广大的门诊患儿家长来说,有很大一部分人员不了解留置针的优点,不知带管回家如何护理,甚至有的认为留置针会给患儿带来痛苦,相反认为普通钢针是最安全的、科学的。本院通过流程再造,强化细节管理和带管回家护理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患儿及其家长不必要的疑虑,从而使更多的患儿及家长接受留置针,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置管及导管维护。

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规范的专业管理制度、标准、流程和有效的专业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专业能力水平[11],加强了护士责任心,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慎独”既是护理工作的职业要求,也是避免护患纠纷的手段[12]。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穿刺前介绍,获得患儿及家长同意,自觉执行操作流程,及时给予带管回家后的护理指导,有效规避风险发生,保证输液患儿安全,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用浅静脉留置针替代普通钢针已经是毋庸置疑的趋势。但门诊输液患儿使用留置针,带管回家后出现的护理相关风险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开动脑筋,提高安全意识,拓展护理服务范围,将护理工作延伸到社区,保证患者的输液治疗安全。

[1] 胡云香,陶红艳.自制风险隐患评估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1):19.

[2] 王晓静,刘晓青,孙庆芳.风险管理在糖尿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0):1325.

[3] 董淑华,王健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4] 韦林安,李丽.自制头皮针护帽对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9):7.

[5] 吕晓,宗丽红,孙昕.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49.

[6] 褚友艾,王忠丽,潘道玉,等.留置针进针方式及输液液体温度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89.

[7] 付艳红,陆凤清.控制术业微粒的有效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59.

[8] 郭丹泵,王晓燕.儿科输液室87起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111.

[9] 包新慈.门诊输液管理中风险因素的评估与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1):106.

[10] 李芳.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107.

[11] 李冬梅,朱建英.医院静脉输液安全模式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3(17):266.

[12] 李文清,刘筱咏,叶利军.改进分级护理制度以减少护患纠纷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67.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风险管理
门诊支付之变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