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刚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后现代主义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影响波及到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我们应吸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反思我国职业教育活动,探索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作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高等职教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政府非常注重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契机。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陈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现象突出;职业教育院校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着传统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思想上对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理解简单、片面;课程设置不十分合理,对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较弱;任课教师对社会生产实际了解不多,缺乏技术实践的背景和教学经验等等。职业教育的这种状况,直接造成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反过来也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院校的招生。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后现代主义主张破除统一性,张扬差异性和相对性,它强调解构、摧毁和颠覆,反对以往人类的绝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反对绝对真理和权威,认为世界是异质的、不确定的、无序的、多变的。后现代主义反对和反思传统理论、思想、观念,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或超越现代化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其基本特征如下: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权威、理性至上提出挑战,批判各种各样的理性主体观念和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理性话语体系的核心,包含着知识暴力和极权主义的因素,理性的权威性是不合法的,忽视了非理性的存在,指出理性主义的错误就在于把理性夸大为唯一的、无限的方法。后现代主义既反对科学理性;又反对终极性的价值理性。他们批判科学理性的权威,批判追求终极真理的哲学观;他们认为人的生活和经验永远是个别的、杂乱的、不协调的观念,倡导非统一的、个别性的价值认识。因此,后现代主义认为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性,尊重人性就必须肯定人的非理性存在。同时,主张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提倡多元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
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并非理性主义所强调的相对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代理性主义中的主体性,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思维的方法方面,后现代主义肯定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肯定了人在认识万事万物时差异性的一面。要表达差异,让少数派话语发言;它是保存差异而不是压制差异;它追求理性的多元性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理性。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标不仅是难以实现,而且是危险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完人目标会导致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虚伪地尽量扮演完美的角色,二是用完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他人,会使人一直处在内心的困惑和矛盾中,无法与他人实现真正地沟通交流。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和学生分别充当知识传递者和接受器的角色,而师生关系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而后现代主义认为随着绝对主义世界观的颠覆,知识的绝对客观地位已经被动摇。知识只不过是主客体在交往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产物,知识是认识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开放的、动态的、自我调节的系统,因此不能再采用这样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的师生关系。
理性在现代化大工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用来控制与支配人的力量,演变为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冲击与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认识的偏差,对自然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科学的轻视,尤其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对社会科学的忽视。二是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脱离与疏远,表现为教育对日常生活的漠视和学校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割裂。
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产生了一些非常基础性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借鉴后现代主义的进步思想,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学进行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式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我们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新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理论,国内外教育改革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的多元化,人的认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个人经验、不同的认识立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是多样化的,要允许人们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经验介绍多,理论探讨少;重复论证多,创新观点少;赞同补充多,质疑商榷少的现象;职业教育研究落后于教育实践。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急需加强反思意识,改变单一化的思维模式,脱离旧有观念和经验的束缚,促使职业教育各领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局面。
后现代主义强调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崇尚异质的平等观,即使用不同标准要求和评价不同的对象。主张摈弃一切歧视,“接受和接收一切差异”。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同一性的追求,反对世界的机械化、标准化。而现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被简单化了,目标是同一的,评价标准是同一的,过程被严格地规范化、科学化,受教育者的发展结果呈现单一模式化。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追求标准化和统一性,例如,统一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质量标准等。根据后现代主义反思职业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并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方式,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学生发展观上,应认识到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职业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的差异主要在于发展类型不同,而不是层次高低,职业校校学生在学术领域较弱,但并不表示他们的人生成就比普校生差,职业院校学生并不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缺乏成功成才的必要条件。
后现代主义视教育为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预定的、封闭的过程。根据后现代主义开放的观点,应该用全球的、接纳的、整体的观点处理学校各项工作,对职业学校进行一系列改革。如职业教育使命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应更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更注重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职业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材,有更广阔、更丰富、更便捷的来源渠道;应招聘取得教师资格的生产一线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不再局限于校内固定编制;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各种资源,不应再局限于本校的实习设备;教育的时空应不再限于校园内部,学生要越来越多地走出校园实习,接触社会生产实际;教育的渠道应不再限于课堂和实习车间的信息传播,网络等其他媒体要成为重要信息渠道;应吸收社区等组织参与到职业教育之中,利用社会一切资源,为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等等。
后现代主义反对终极性的价值理性,批判科学理性的权威,批判追求终极真理的哲学观;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确定的、有时效性的、不断更新的。在这种知识观下,教育不可能一次性终结,所有社会成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生存。
职业教育需要突出实用性,但是这里所说的“用”应包括当前就业用、以后转岗用和未来发展用。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人格、个人能力、经验与态度的各种阶段性变化,并依据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服务。学生是在发展变化中的个体,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应认识到学生在发展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要用符合其个性的方法教育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其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
后现代主义认为反对自我中心主义,主张用“主体间性”替代现代理性主义中的主体性,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职业教育应建立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关系。一般意义上的“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交流,是一个纯粹的语言概念,然而在教学中,“对话”所蕴含的却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这是因为处在对话状态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沟通的、交往的,是富于建构、生成价值的。
在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每一个学生应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彻底打破了教师的课堂权威地位,师生之间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同时探讨、反思、进步,和谐共进、教学相长。教师应积极地帮助学生实现其主体地位的落实,建立平等对话意识,教学中主动让位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表现在学生有权利参与对话,同时又有对话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对话。
通过后现代主义反思我们职业教育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近学生,与他们建立尊重、理解、信任与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与探索,教师的身份应从权威者走向“平等对话者”。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强调多元性、差异性以及创造性和开放性、动态性和平等性等,丰富了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对我们当今职业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周波.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变革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1,(01).
[2]李向东.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职业教育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3]闫智勇,毋丹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9,(04).
[4]关晶.职业教育在后现代主义中的立据、挑战与改革趋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9,(07).
[5]张长海,吴顺祥.后现代主义及其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