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笋燕,黄凯斌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100)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男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男性乳腺发育,约占90%以上[1]。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高频超声检查的123例男性乳腺疾病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的诊断价值。
12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2~84岁,平均49岁,其中8例有慢性肝病史,2例为老年男性伴有前列腺增生,曾用雌激素进行治疗,其余病史不详,患者主要是以乳房增大,部分胀痛,或自觉乳房有肿块就诊。
东芝SSA-660A,美国GE-V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0 MHz。
采用直接探查法,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乳房,乳房上涂以耦合剂,探头轻触乳房,避免挤压乳房,以乳头为中心作扇形及纵横扫查,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质地及活动度。并与健侧乳房作对比探查及扫查双侧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
本院高频彩超检查的123例男性乳腺疾病中,男性乳腺发育103例,实质性肿块16例,4例超声检查阴性;16例实质性肿块患者中,手术8例,术后病理证实:男性乳腺癌2例,乳腺脂肪瘤2例,囊性增生1例,纤维增生3例。随访证实67例男性乳腺发育经药物保守治疗后增生乳腺组织明显缩小或消失。
男性乳腺发育的声像图特点:病灶位于乳头下方或乳晕周围居多,高频二维超声显示:可见乳头下方或乳晕周围增厚的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乳腺腺体或斑片状低强回声,部分内部可见扩张的乳腺导管或囊性暗区,质地较软,部分在乳晕深部可探及低回声结节,质地稍硬,病灶与前方的皮下脂肪层和后方的胸大肌界限清楚,无包膜,CDFI显示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或见零星的点状细小血流信号(图1)。
乳腺脂肪瘤超声声像图特点:高频二维超声显示为椭圆形稍高或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无包膜(图2),质地较软,挤压后易变形,CDFI显示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点:以一侧乳房外上象限多见,高频二维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内部可见沙粒样钙化强回声光点,边缘毛糙,呈蟹足样浸润,肿块纵横比失调,病灶与前方的皮下脂肪层和后方的胸大肌界限不清(图3),活动度差,后方回声衰减,CDFI显示内部见穿支血流,部分周边见血流信号绕行(图4),ARI>0.7。腋窝扫查可探及富血流的肿大淋巴结。
男性乳腺疾病中以男性乳腺发育多见,主要是由于生理及病理原因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导致乳腺组织异常发育增殖的一种疾病。生理性好发于青春期男性,一般双侧乳腺发育居多,大小可不等,6月左右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原因如用雌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以及有激素灭活障碍的肝病患者等[2]。本文123例病例中8例有慢性肝病史,2例为老年男性伴有前列腺增生,曾用雌激素进行治疗,后经停用雌激素及药物治疗后明显好转,异常发育增生的乳腺组织缩小或消退。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发病率低,预后较差,多为导管浸润癌,本文2例男性乳腺癌经病理证实均为导管浸润癌,其中1例有皮肤的破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病人的治愈率以及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尤为重要,高频二维超声检查能较直观的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内部的回声、病灶是否浸润皮下脂肪及胸壁胸大肌,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3],二者的结合应用,对男性乳腺疾病的良恶性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房献平,王先明.男性乳腺增生病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1994,2(3):120.
[2]赵伟华,梁世军.彩超在男性乳腺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7):523-524.
[3]彭玉兰.乳腺高频超声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