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根丛草》注记

2012-02-08 02:23李兆华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素数方根例题

李兆华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素数,早期译为数根。数根一词始见于《数理精蕴》(1723)下编卷38。李善兰(1811~1882)、伟烈亚力(A.Wylie,1818~1887)译《几何原本》后九卷(1857)沿用数根一词,见该书卷7。中国传统数学没有给出素数的概念。晚清的数学家比较关注素数的研究并给出若干有意义的结果。其中,李善兰《考数根法》(1872)与方士①方士,字梅荪,湖北天门人,生卒年代不详。《数根丛草》卷首校算人名有门人周国柱等。李迪《中国算学书目汇编》载,“《南郡书院算学课艺》,(清)方梅荪阅定,周国柱编次”,光绪二十六年刊本,未见传本。南郡谓施南府,治今湖北恩施县。王同愈(1856~1941)《栩缘日记》卷2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记,“施南府县来电云:方山长士,有品无行,即复电。”王氏时任湖北学政。见顾廷龙编《王同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数根丛草》(1897)是晚清讨论素数判别法的两部主要著作。《考数根法》[1]是国人论述素数最早的工作。光绪二十二年(1896)夏,因门人请教《考数根法》,方士遂有《数根丛草》[2]之作。余经华为之补草。

《考数根法》的主要结论可表述如下。设N,a是正整数,(N,a)=1。求得最小正整数d②《考数根法》共给出十八个例题,所得d不都是最小的。例如“准根分级法”第四例,N=14209,a=2,求得d=6720。第五例,N=16637,a=2,求得d=8190。两例中的d均非最小。参见下文。使得

d称为“定次”。N为素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d整除N-1,且kp+1不整除N。其中,k,p是正整数,p整除d。[3]显然,该法的关键是求得d。《考数根法》给出四种求d的方法,即“屡乘求一法”、“天元求一法”、“小数回环法”及“准根分级法”。[4]①严敦杰“中算家的素数论”一文所引“准根分级法”术文有误。应据《中西闻见录》第4号原文改正。设(N,a)=1,N是素数,则aN-1≡1(modN)。此即费尔马小定理(1640)。李善兰上述结论的实质是,将费尔马小定理中的必要条件加强,使成为充分与必要条件。这一结论说明李善兰对费尔马小定理的深刻认识。至于求d四法,前二法较后二法为上。“小数回环法”,用的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长度d判别N是否素数,只是举例说明并未阐述理由。“准根分级法”,用“超乘补乘”求d,当不能求得d时又借助“天元求一法”另行计算,尚非完整的方法。《考数根法》具有重要价值,亦有不足之处。

《数根丛草》共给出20术,每术之后均有例题。术文与例题结合,说明判别N是否素数的方法。在这20术中,第6术、第10术与第11术的理论有误;第12术与13术实用价值不大;②第12术可表述为,设N>1是正整数,N为素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N-1)!≡-1(mod N)。第13术据此用对数计算。计算量非常大。设N是一个3位数,则(N-1)!+1超过100位数。见李文林主编《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第1术、第4术与第5术用最小素因数试除法,理由比较明显,③若N>1是合数,则N的最小素因数列出这些素因数逐一试除N。当N很大时,满足条件的素因数约为个。等等。除此之外,《数根丛草》比较重要的术文包括:第2术,第7至第9术,第14术,第17至第20术。此9术中,第14术与第19术,第18术分别是李善兰“小数回环法”与“准根分级法”的完善,其他6术是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运用。《数根丛草》的内容选择与文字表述不如《考数根法》精审,而初等数论的知识与方法超出《考数根法》者亦复不少。

关于《数根丛草》的讨论并不多见,目前主要有“《数根丛草》研究”[5]一文。该文最早指出,第12术是威尔逊(J.Wilson,1741~1793)定理,④威尔逊定理:若p是素数,则(p-1)!≡-1(mod p)。方氏第12术是一个充分与必要条件。在初等数论中,这是两个定理。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称后者为威尔逊定理。见该书第2册第367~36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数根丛草》研究”一文的称谓同该书。本文沿用这一称谓。并认为方氏独立得到这一定理;并且指出,第10术、第11术误以为费尔马小定理的逆命题为真,重复了华蘅芳(1833~1902)的错误;同时就第6术等若干术文给出解释。这一工作使得《数根丛草》的内容引起关注。就术文的解释而言,该文尚有错误和遗漏。本文基于《数根丛草》与《考数根法》的联系,重点考察《数根丛草》第2术等9术的内容,就其中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运用、“小数回环法”与“准根分级法”的完善等两项工作的数学意义予以分析,补正以往解释的某些错漏,从而说明晚清数学家认识与运用素数判别法的水准。为叙述的方便,术文的顺序作了调整,原有序号一并标出。文中的例题除一例之外均选自《考数根法》与《数根丛草》。

1 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之运用

第7术:

先取略大于本数之一个平方积,与本数相减,为余实。乃以所取之平方根倍之加一,以加余实,视其能否成方积。不成,又加倍平方根加三。不成,又加倍平方根加五。于是屡加,至适成一个正方积而止。乃以所成之方根为半较,加本数开平方之根为半和,以和较相加减,即得大小乘数。如所加之数已近本数折半自乘之数,则不必求乘数,即知本数是数根。

记本数为N,取x使x2>N,x2-N为余实。依次计算

由初等数论知,设N是奇数,a>b,若

由式(1)求得x,y,即可求得因数a,b:

其中,x,y一奇一偶。若N是奇素数,则N能且仅能表为

故式(1)中x的取值范围是

在第7术中,因每步增加的值分别为2x+1,2(x+1)+1,2(x+2)+1,…,2(x+n-1)+1,故其演算采用以下两例的格式较为简便。

判别N=1891是否素数。

由x2-N=y2,即

可知,N=1891不是素数。

判别N=31是否素数。

由x2-N=y2,即由式(2),可知,N=31是素数。

第7术与费尔马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Fermat's factorization method)相同。[6]

第8术、第9术与第7术同义。第8术用

术文“如所加之平方根已大于本数,则知本数是数根。”所加之平方根即(2n)。由式(3),准确的表述当为“如所加之平方根已等于本数减一,则本数是数根。”第9术用

第6术:

置本数加一开平方。不尽,又加一个八开之。不尽,又加二个八开之。不尽,又加三个八开之。于是屡加,至开方适尽而止。乃以开得之数为半和,所加之平方根为半较,和较相加减,即得大小两乘数,则知本数必非数根。如果所加之平方根已与本数折半之数相近,而仍不能开平方,或开方之数等于本数加一折半之数,则知本数是数根。

本术有误。记本数为N。若N不是素数,依术当有

事实上,这个等式不一定成立。由式(1)可知,x,y一奇一偶,即y可奇可偶。若规定y=2n+1,则N+(2n+1)2不一定是完全平方数。例如,N=221=17×13。若

解得x=15,(2n+1)=2。但(2n+1)是奇数。矛盾。因而,第6术是错误术文。

[5]没有指出这一错误,反将第6术列为“独创的素数判别法”予以解释和肯定。

第20术:

置本数开平方,不尽,余负实。以开得之数为大方根。又以负实开方为小方根,余正实。倍大方根加一,以减正实,余负实。倍小方根,除之为第一数,加于倍小方根内,以乘第一数,与负实相加,余正实。倍大方根加三减之,余负实。倍小方根内加倍第一数,除之为第二数,相加,以第二数乘之,与负实相加,余正实。又倍大方根加五减之,余负实。如是屡减屡加,至余实恰尽而止。如大方根已至本数六[二]①原文六分之一,误。以第6术、第7术例此,当作二分之一,盖二与六行书字形相近而误。分之一而仍不尽,则知本数是数根。如能恰尽,则以所加之大方根为半和,所加之小方根为半较,半和较相加减,即得大小乘数,则知本数非数根。合问。

记本数为N,x为大方根,-ri为余负实,y为小方根,+si为余正实,i=0,1,2,…,n。依次计算

其中,

由此可得

在式(4)中,若rn=0,则

在式(5)中,若sn=0,则

可知,N不是素数。

若rn≠0,当时,由式(4)必有

若sn≠0,当时,由式(5)必有

由式(2),可知,N是素数。

第20术与第7术同义,唯第7术的变元是x,而第20术则为x,y。术文“如大方根已至本数六[二]分之一而仍不能尽,则知本数是数根”,乃约略之言。大方根即(x+n)。由式(3),准确的表述当为“如大方根已至本数加一折半自乘,减本数开方适尽,则知本数是数根”。

参考文献[5]遗漏rn=0的情况。原文“已至本数六分之一”,于理不通,当校而未校,结论“若……已近而sk+1≠0,……知N为数根(素数)”随之而误。

第17术:

先取略近本数之一个方根。以除本数,得数与方根相减为根较。余负实若干置于下。任取一个奇数以加根较,①“根较”原文误作“方较”。上文作“根较”,据改。仍与奇数相乘,得数以减负实,视其恰尽否。不尽,又以奇数减方根为法,除本数,如前求之,至屡求恰尽而止。即以其法为小乘数。如法已为三,而仍不能尽,则知本数是数根。

本条术文稍嫌简略,须结合例题方可了解术意。记本数为N,取x1为偶数以x1除N求得正整数称为根较,ri称为余实,i=1,2,3,…,n+1。余实可正可负,术文以余负实为例。依次计算

判别N=7081是否素数。

原草如下。取x1=84,得y1=85,r1=-59。依次计算

可知,N=7081不是素数。

依术文所说,“任取一个奇数以加根较,仍与奇数相乘”,即上式7×[85-(84-7)]之中的奇数7为“任取”。例题演草所说,“任于七十七之内减一偶数四”,即上式4×[92-(77-4)]之中的偶数4为“任减”。奇数7与偶数4分别对应上述k1=4,k2=2。这种“任取”具有偶然性。例如,将奇数7代之以9,偶数4不变,即k1=5,k2=2,则不能得到分解7081=73×97。为了避免“任取”,可令k1=k2=k3=…=kn=1。虽计算次数增加,但不致出现遗漏。仍用上例,逐步计算,所得结果相同,具体演算从略。

事实上,令k1+k2+k3+…+kn=k,式(6)变为

或即

可知,N不是素数。若对任一k,[x1-(2k-1)]不整除rk+1,则N是素数。

在上例中,x1=84,y1=85,取k=6,得7081=73 ×97。

第2术:

记本数为N,①原文“巳”字对应英文字母p。此处记作N以求上下文符号一致。以为平方之限,依次求得余数即

若am=ak,则自am+1起不再计算。此时,

可知,N不是素数。

判别N=51是否素数。

余数49重复出现。此时

可知,51不是素数。

由初等数论知,设(N,a)=1,二次同余式

有解或无解。若式(8)有解,则a称为模N的平方剩余。若式(8)无解,则a称为模N的平方非剩余。当N是奇素数时,模N的简化剩余系中,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个数各为个。且个平方剩余分别与之中一数且仅与一数同余。[7]据此,将依次代入式(8),求得余数此时,,且

当N不是素数时,设N=N1N2,N1,N2>1 是奇素数。将x=1,2,3,…,(N-1)依次代入式(8),求得余数a1,a2,a3,…,aN-1,删去(N,ai)≠1 的各数,满足式(8)条件的余数共有

个。φ(N)是欧拉函数,表示模N简化剩余系中正整数的个数。由二次同余式解的定理知,此时式(8)有4个解。故式(8)的平方剩余只有

)个。又因

当N=N1N2N3…Nk时,Ni>1是奇素数,有类似的结论。

数N的平方剩余不会重复出现,反之亦然。故当平方剩余重复出现时,即可判定N不是素数。

若am=ak,则由

将N分解为乘积形式。

用上述结论检验原例N=51的分解过程如下。

等9个数时,a的值分别是

此时,(51,a)≠1,删去之,还有如下16 式

在以上16式中,余数a均满足条件(51,a)=1,余数的个数为

其中,平方剩余的个数为

每个平方剩余重复出现2次。分解N=51的方式共8种,分别是

由其中任一方式均可将N分解。例如,由(b)-(III)有

因而,只要平方剩余重复出现,即可据以分解N。以上例而言,只需式(a)出现即可,式(VII)以下无需计算。

该术运用平方剩余概念作因数分解以判别N是否素数,然而术文殊欠完整。“无相同之余数”的情形,该术未予说明。此外,计算亦欠严谨。原例所给10个余数中,余数9,36,30当删而未删。

参考文献[5]称该术“利用了这样的事实:模p的简化剩余系中,平方剩余与非平方剩余的个数各为由以上所述可见,该术只论N不是素数的情形,并未利用所指的事实。引文亦须说明,模p为奇素数。否则,命题不真。此外,参考文献[5]取x0“使其是相同数之剩余数,这样就必有t2=x0,…”,似有误文。

2 “小数回环法”与“准根分级法”之完善

第19术:

将本数之各倍一一列于右,另以一与本数之各倍两两相加,视其得若干次复变为一。乃以其次数约本数,是否余一。否,则本数非数根。是,则即以其奇数倍之为递加数,加一,除本数。不尽,又加一个递加数,除之。如是屡加至得数小于法,仍不尽,则知本数是数根。

记本数为N,依次计算

其中,ki N是本数的各倍数,1≤ki≤9是正整数,Ai=ai1ai2ai3…aij是个位数aij≠0的正整数,i,j=1,2,3,…。当Am=1 时,计算过程结束。此时,d=d1+d2+d3+ … +dm为所求的次数即定次。据此,用李善兰的结论判别N是否素数。

事实上,由上列各式可得,

又Am=1,故

因而,d=d1+d2+d3+…+dm为所求的定次。

求其第一个循环节的除法计算过程。例如,

由此除法算式逆推可得

故d=1+1+1+5=8。第19术即这一计算过程的一般表述。化为纯循环小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N,10)=1。只有N满足这一条件必能化为纯循环小数,从而得d。当N是奇素数时的循环节长度等于N-1,或m,且m整除N-1。因而,可以借助循环节长度以判别N是否素数。

第14术:

置本数减一,以十约之。不尽,加若干个本数约之为第一数,又将第一数以十约之。不尽,内加若干本数约之为第二数,如是屡约,至第几数始为一,或等于本数减一。乃计所约若干次。如末数为一,则将次数倍之为方指数。如末数为本数减一,即以次数为方指数。于是,以方指数为递加数,加一除本数。不尽,又加一个方指数除之。依此屡加除之,视其能尽者,则本数非数根。不尽者,本数是数根。记本数为N,(N,10)=1。①术文未明确这一条件。例题满足之。依次计算

据此,用李善兰的结论判别N是否素数。①当d=2α时,只用即可判别N是否素数。参见原书例题其中,

α =α1+α2+… +αm,1≤ki≤9 是正整数,αi=0,1,2,…,i=1,2,3,…,m。事实上,若

由此可知,该术给出满足条件

的d的一种算法。其中表为纯循环小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另一表述是,其循环节长度d满足式(9)。

以上两术是李善兰“小数回环法”的进一步完善。李氏以具体的例题说明循环节长度d可用除法求得。而后,以d判别N是否素数。其术缺少一般性的表述及必要的理由。②李氏原术谓“其回环数有正负相间者,有有正无负者”,意义不明。华蘅芳《算草丛存》之七“循环小数考”称“惟言回环数有正负相间者尚未考得。”兹仍存疑。比较之下,《数根丛草》第19术与第14术方法更为完整。

第18术:

置本数减一折半为方准。视其内有若干乘数,先取最大之一个乘数为约法之次数。乃置本数加一,以二约之,得数,又以二约之。不受约,又加一个本数约之。如是屡约,至适满所定之次数而止。查其余数是否为一。是,则即以其次数为递加数,以除本数。不尽者,是数根。否,则再以次大数减一,乘最大数为约法之次数。如前法约之。至所约之次数已满方准,仍不余一,则知其数非数根。若未满次数以前能得余数为一,则其数亦非数根。

记本数为N,

中的d。若等于d,即d整除方准,此时称d“适满所定(约法)之次数,余数为一”。由此可知,N可能是素数,因d整除N-1。若“所约之次数已满方准,仍不余一”,即的任一个素因数或其相乘积均不等于d,依术可得除的素因数或其相乘积之外的满足上述条件的d,即d不整除方准,此时称d“未满(所定约法之)次数,余数为一”。由此可知,N不是素数,因d不整除N-1。

为求得满足条件的d且使的素因数或其相乘积不致遗漏,计算以约法之次数为序分段进行,直至约得结果等于1或N-1为止,①术文“查其余数是否为一”包括等于1或N-1两种情形。参见该书第3术及其例题。即得所求的d。

据此,用李善兰的结论判别N是否素数。②当时 d=2α,只用即可判别N是否素数。参见后例其中,

该术求d的方法与第14术相同。以下举例说明其应用。

判别N=37是否素数。①本例不在《考数根法》与《数根丛草》之中。

第1段,以p1=3为约法之次数,依次计算

1+2=3=p1,余数不得 1。

第2段,以p1(p2-1)=6为约法之次数,依次计算

1+2+3=6=p1(p2-1),余数不得1。

第3段,以p1p2(p3-1)=9为约法之次数,依次计算

1+3+5×1=9=p1p2(p3-1),余数得N-1。

整除方准,N=37可能是素数。且,得数5已小于除数7。N=37是素数。

判别N=341是否素数。

第1段,以p1=17为约法之次数,依次计算

1+9=10=5 ×2=p2p3,余数得1。

d=p2p3=5×2,整除方准,N=341可能是素数。但不是素数。

判别N=91是否素数。

第1段,以p1=5为约法之次数,依次计算

2+1+2=5=p1,余数不得 1。

第2段,以p1(p2-1)=10为约法之次数,依次计算

7不满约法之次数p1(p2-1)=10,余数得1。

d=p1+7=5+7=12=3×2×2,不整除方准,N=91不是素数。

该术是李善兰“准根分级法”的进一步完善。李善兰用“超乘补乘”求d,此处改用“累加累除”求d。当N是多位数时,用超乘补乘虽较简便,但下列两点亦属明显的不足。其一,求得

时,虽可判别N不是素数,但因未能求得d而无法给出N的因数分解。为了分解N,李善兰借助“天元求一法”另行求d。其二,虽可避免遗漏整除方准的d,但可能遗漏不整除方准的d。因而“准根分级法”不是一个完整的方法。李善兰就其法给出五5个例题。第5例是判别N=16637是否素数。李氏给出

用超乘补乘求得

从而

显然,4159×2=p1p2,已满所定之次数,而余数不得1。据此,仅能判别N=16637不是素数,而不能给出N的因数分解。“欲知本数之根,当以大衍术入之。”李氏另用天元求一法解

得x=4636,即

再以4636为乘法,求得

由式(11)得

由式(12)得

由式(13)、(14)得

由式(10)、(15)得

由此可得

最后,取d分解

方氏第18术的关键是以“累加累除”求得d。方准之设以及分段计算只为避免遗漏整除方准的d。不设方准亦不用分段,连续运用“累加累除”即可求得d。仍以N=16637为例:①本题共迭代455次,计算由研究生刘轶明完成。

取d=910=13×7×5×2,分解N的结果同前。李善兰用“超乘补乘”计算,因而遗漏了不整除方准的d=910。其所得d=8190=910×9,显非最小。比较之下,方氏第十八术虽计算次数较多,但确是一个完整的方法。参考文献[5]遗漏了约得结果等于N-1的情形。若遗漏这种情形,则需要继续“累加累除”方可求得1,从而使得计算次数成倍的增加。参见上述N=37的情形。

3 《数根丛草》两项工作的简短分析

如前所述,《数根丛草》的内容选择与文字表达均存在不足。然而,在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应用、李善兰“小数回环法”与“准根分级法”的完善等两方面给出较为深刻的工作。其中可以第7术、第17术、第19术及第18术为代表。

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设N=ab,a>b。当a-b较小时,用第7术较为简便。当a-b较大时,用第17术较为简便。兹以第7术为例说明之。

李善兰“准根分级法”第4例N=13447,给出

取d=6720=168×40,判别知N=13447=119×113,不是素数。由方氏第18术可得

取d=168,判别结果同前。“累加累除”所得d值为“超乘补乘”所得d值的,而计算次数则为74次。若改用方氏第7术则极为简单。

判别N=13447是否素数。

由x2-N=y2,即

可知,N=13447不是素数。

又如,上述李善兰“准根分级法”第5例N=16637,给出

取d=8190=910×9,判别知N=16637=131×127,不是素数。由方氏第18术可得

取d=910,判别结果同前。“累加累除”所得d值为“超乘补乘”所得d值的,而计算次

数则为455次。若改用方氏第7术则极为简单。

判别N=16637是否素数。

由x2-N=y2,即

可知,N=16637不是素数。

以上两例均为两个因数之差a-b较小的情形。若N的两个因数差较大,或N为素数,则因数分解法的计算次数随之增加。

以李善兰的结论判别N是否素数,须先求得d。求d的方法不同,所得d值大小亦即计算次数可能有明显的差别。

例如,李善兰“屡乘求一法”第1例N=31,给出

取d=5,判别知N=31是素数。若改用“小数回环法”可得

或即

取d=15=5×3,判别结果同前。计算次数相差明显。

再如,李善兰“小数回环法”第1例N=271,给出

或即

取d=5,判别知N=271是素数。若改用“天元求一法”可得

取d=135=5×27,判别结果同前。计算次数相差明显。

又如,李善兰“天元求一法”第2例N=63973,给出

取d=18,判别知N=63973=9139×7,不是素数。若改用方氏第18术可得

取d=36=18×2,判别结果同前。计算次数相差明显。

此外,上述李善兰“准根分级法”第5例N=16637,用“累加累除”与“超乘补乘”分别求得

亦属此类情形。

以上4例可以说明,不同的求d方法各有所用,不可偏废。然而,对于给定的N,选择何种方法求得d,事先难以预知。试算是不可缺少的工作。《考数根法》求d四法之下所设各例当是试算之后的安排。因而,以李善兰的结论判别N是否素数,建立完整、简便的求d方法至为关键。“小数回环法”与“准根分级法”的完善,其意义即在于此。

《考数根法》与《数根丛草》涉及的初等数论早期内容主要有下列各点:费尔马小定理,费尔马小定理的逆命题,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长度与素数的关系,费尔马因数分解法,合数的最小素因子,威尔逊定理,平方剩余的概念等。以上内容在中国传统数学中并无研究基础。费尔马小定理的逆命题曾被认为成立。1819年,萨吕斯(F.Sarrus)举出反例,即2340≡1(mod 341),但341=31×11,341不是素数。李善兰亦曾认为费尔马小定理的逆命题成立。[8]《考数根法》改正了这一错误,反例341亦出现在其中。华蘅芳、方士亦以该逆命题为真。此一现象中外颇为相似。《数根丛草》自序称,

该书光绪二十三年余经华序称,“去冬石印其《合数术》于沪”。以是知方士著有《合数术》一书。①华蘅芳、傅兰雅译《合数术》11卷(1887),未刊,今传稿本,是书有林绍清节本《合数述》二卷,光绪十四年序刊,其内容源于Oliver Byrne,Dual Arithmetic:A New Art,London,1863。其内容与初等数论无关。对于探讨《考数根法》与《数根丛草》内容与方法之来源,是书当有重要意义。无奈迄今未见传本,不得其详。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待新的史料发现。

参考文献

1 李善兰.考数根法[J].中西闻见录.第2~4号,1872.

3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28~329.

4 严敦杰.中算家的素数论[J].数学通报,1954(4):6~10;1954(5):12~15.

5 张祖贵.《数根丛草》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1(2).

6 Ore O.Number Theory and Its History[M].New York:Dover Pub.Inc,1976.57 ~58.

7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78.

8 韩琦.李善兰“中国定理”之由来及其反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18(1).

猜你喜欢
素数方根例题
两个素数平方、四个素数立方和2的整数幂
有关殆素数的二元丢番图不等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关于素数简化剩余系构造的几个问题
我们爱把马鲛鱼叫鰆鯃
均方根嵌入式容积粒子PHD 多目标跟踪方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素数与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魔术——神奇的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