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2012-02-08 02:23刘次沅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天象月食宋史

刘次沅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陕西 临潼 710600)

1 《宋史·天文志》

《宋史》修于元末,全书帝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其编修过程、著作优缺点、版本流传和标点校勘情况,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前言“出版说明”有简述[1]。本文的工作,亦以此版本为准。

《宋史·天文志》(以下简称“《天文志》”)13卷。第1卷简述北极高度、二十八宿宿度、冬至日所在、圭表测冬至等天文学基本测量数据及其变化。记载张思训、韩显符的天文仪器,以及沈括的“浑仪”、“浮漏”、“景表”三篇论述天文仪器的文章。

第2卷“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第3、4卷“二十八舍”,按照传统的体系详细描述了全天恒星,包括每个星宿的命名、位置、包含的星数以及星占意义。这是自《晋书·天文志》(唐初李淳风所编)之后,官史天文志对全天恒星的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面记载。潘鼐对宋代恒星系统有全面的研究[2]。

第5卷叙述各种天体(日月行星、彗孛飞流)和天象(日月食、月五星凌犯、云气异象)的形貌和星占理论。

《宋史·天文志》第5卷的后半部直到第13卷,记宋代实时天象,自建隆元年(960)至德祐二年(1276),共计317年。其中第5卷记日食、月食、日月变和日月煇气;第6卷记月犯五纬及月犯列舍(神宗元丰以前);第7卷记月犯列舍(哲宗元祐以后);第8卷分别记载五纬犯列舍;第9卷分别记载岁星昼见、太白昼见、五纬相犯相合、老人星、景星、彗星、客星等天象;第10~13卷记载流陨;第13卷末记云气及其他天象。

作为“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订工程”的一部分[3],笔者对这些史书的帝纪和《天文志》中的全部天象记录作出了计算检验,错误记录的多数可以考出其原貌。考证的结果集于《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文所作天象记录统计,基于以上工作,并按照以下规则:

(1)天象记录的计数,以一个日期、一个天象为“一条”。一个日期下系两条各不相干的天象,计为两条。无日期不计,如“隆兴元年二月己巳,(月)入东井,是岁凡六”,只计二月己巳一条。一个彗星多日记录,各计一条。

(2)月掩犯记录,月星距离5°以内的算正确(大多数“掩犯”在1°以内)。行星掩犯在2°以内算正确。被犯恒星,误在同一星官(例如斗第二星误为斗第三星)算正确。一个错误引起多条记录错误的(例如年误,其下所有记录就都错了),只计一条错误。

2 日月食和煇气

2.1 日食

《宋史·天文志》卷5共记载日食142条,这些记录自太祖建隆至恭宗德祐,分布比较均匀。

自东汉开始,验算发现一些记录日食的当天确有日食,但中国不可见。这是不精确的预报或补算混入了记录。例如原记录有“阴云不见”、“当食不食”之类的说明,编纂或流传时遗失。可以推断,那些经过验证证实的日食记录,有些也并非实际所见。由此看来,日食记录在中国古代最受重视,但同时也是最不可靠的一类。《宋史》这些日食记录中,43条记有“阴云不见”、“当食不食”,在这一问题上,属于中国古代日食记录中最认真的一组。

错误的记录12条。其中6条属于有日食不可见,其余6条如下:

(1)“开宝三年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四月无辛酉。本纪、《文献通考》(以下简称“《通考》”)均作四月辛未。四月初一辛未(970.5.8)①意为公元970年5月8日。下同。日食可见。本纪、《通考》不误,《天文志》中辛未误为辛酉。

(2)“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既。”十一月初一丁亥(977.12.13)日食,开封日落时可见0.63,全食带在泰国至越南。“既”字衍。本纪同误。

(3)“乾兴元年七月甲子朔,日食几尽。”计算表明,七月初一己巳(1022.8.1)日食,中国不可见。疑似衍自上年(天禧五年)七月甲戌(1021.8.11)日食。该次日食,开封可见0.85,北京-青岛一线可见全食,合“日食几尽”。本纪无此条。

(4)“天圣四年十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计算表明,十月初一癸酉(1026.11.21)日食可见。见到日食属实,但错记了次日的日期。此类错记次日日期的记录,在宋代各类天象记录中屡见,或许与当时司天监的工作程序有关。

(5)“宝元元年正月戊戌朔,日有食之。”正月初一戊戌(1038.2.7),无日食。疑为宝元三年(即康定元年)正月丙辰(1040.2.15)日食之误(宝元三年误为元年,正月朔日干支后改)。本纪无此条。

(6)“庆历二年六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本纪、《通考》均作六月壬申。六月初一壬申(1042.6.20)日食可见。本纪、《通考》不误,《天文志》误记次日日期。

图1给出宋代日食(和月食)记录的时间分布。图中给出每20年的日食记录总数。涂黑的部分是其中“阴云不见”、“当食不食”的记录。

图1 宋代日月食分布

2.2 月食

中国古代对月食不很重视。系统的日食记录始自《春秋》,月五星掩犯、太阳黑子、彗星流星记录始自《汉书》,系统的月食记录到南北朝才有(《宋书》和《魏书》)。

《宋史·天文志》卷5共记载月食241条。其中“阴云不见”、“当食不食”72条,这在中国古代月食记录中尚属首见。这说明宋代时,月食也和日食一样,有了常规的预报,司天官吏届时等候它的出现,即使没有看到也加以记载。

宋代月食记录相当密集,和它实际发生的次数相近。日食记录自东汉以后就有这种特征[4]。这说明事先有常规的预报。相比之下,月五星掩犯记录以及宋以前的月食记录就只占实际发生数量的很少部分,说明记录出自天文学家的实际所见,并无事先的预报。

与前代记录相比的另一个特征是,宋代记录中有6条是半影月食。通常认为,半影月食是肉眼不可见的。加上另外5条“有月食但中国不可见”的记录,这11条记录也属于不精确的预报,流传中丢失了“当食不食”、“阴云不见”的说明。

另外,还有21条错误的记录。经考证,10条月份误,2条干支误一字,2条实际月食在次日。还有一些错误,考不出原貌了。《宋史》月食记录的时间分布见图1,图中给出每20年的月食记录总数。涂黑的部分是其中“阴云不见”、“当食不食”的记录。

2.3 日月变及煇气记录

《宋史.天文志》卷5记载“日变”51条。其中40条是太阳黑子。记载中常有“如枣”、“如鹅卵”、“如李”、“如栗”的形容。其他的“日变”,多是“日赤无光”之类。

“月变”题下只有一条记录:“天禧四年四月乙巳,西南方两月重见”。该日阴历初四,日落后西南方可见新月。“两月重见”或许是一种大气现象。

《宋史·天文志》卷5用较大篇幅记载大量“日煇气”。其中北宋、南宋的情况颇不相同。北宋“日煇气”记录多达12136条,但只是按照皇帝的年代分别种类计数,并未记载每条的具体日期。“日煇气”的种类近40种,数量较多的有冠气、珥、抱气、承气、晕、半晕、重晕、交晕、背气、戴气。南宋的“日煇气”记录123条,远没有北宋那么多,但南宋记录每条都有具体的日期,现象的描述也比北宋略为详细。

“月煇气”的情形与“日煇气”相仿。北宋的记录2619条,也是按皇帝分期,分类给出总数;南宋19条,有具体日期。月煇气所分种类,也和日煇气类似。

表1给出宋代日月煇气记录的分布。北宋的时间区间是宋志原文给定的,南宋则是笔者仿照北宋给出。从表中看出,不但北宋和南宋的日月煇气记录数量差距悬殊,北宋各皇帝之间也有很大不同。同时,北宋各帝的日煇气与月煇气记录分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表1 宋代日月煇气记录的时代分布

“日煇气”是太阳近旁的特殊形状的云,历代都有记载,但远没有北宋这么多。例如神宗在位19年,每年平均173个记录,密度之大令人惊异。从南宋的有日期的记录看,一个日期可能记录多种现象。《明实录》中有大量日旁云气记录,一天的记录往往包括晕、珥、背气、戟气、白虹等许多名目。像北宋这样分开统计,就显得记录条数特别多了。

3 月亮行星的掩犯合聚

3.1 月犯列舍

月掩犯恒星(列舍),是数量最大的一类天象记录,《宋史·天文志》用了第6、7几乎两个整卷来加以记载。月犯恒星记录共计2682条,其中错误的217条。

月亮运动快(一昼夜13°),记录日期差一天就会完全不合,因此计算检验是比较敏锐的,加之数量巨大,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宋志被掩犯的恒星,一般只记录星官名,记录具体星名的比较少。但神宗时期(1068~1085)、英宗绍圣至徽宗崇宁时期(1094~1106),星名记录明显详细得多。

宋志的天象,一般按时间逐条记录。但自南宋绍兴七年(1137)始,月犯列舍记录常常将同一年内的同一星官加以集中,打乱了时序。例如“绍兴七年六月丁巳,(月)犯井,七月甲申又犯,九月己卯又犯,十月丁未,闰十月甲戌,十二月己巳,皆犯井。”自绍兴十八年起,更是将同一年多次犯同一星官加以归并,例如“绍兴十八年三月壬午,(月)入羽林军,是岁凡八。”被省略日期的记录共142次,不计入我们的统计中。

尽管中国古代以子夜为日期分界,但后半夜的天象通常还是记前一天的日期[5]。从宋志月犯列舍和月犯五纬记录则可以看出,比较多的凌晨天象,记当天的日期。此外,有33条月掩犯记录,当天不合次日合,11条当天不合前一日合。这种日期相差一天的天象记录,历代皆有,但唯独宋志(以及帝纪)最多。这可能与宋代司天监的工作程序有关。在我们的统计中,这种差一天的记录,算作正确。

“犯”的含义,是“侵犯”到1°范围[6]。但考虑到古人观测能力有限,1.5°都应看作正确。这一点,绝大多数记录都能满足。但也有极少数记录更远。我们将月犯5°以内,行星犯2°以内,都计为正确。这是观测者的误差而非流传中的错误。比较有趣的是,崇宁年间(1102~1106),这种大误差的记录特别明显,似乎显示当时司天监的混乱。

宋志月犯列舍错误率仅8.1%,但太平兴国(976~983)年间却错误特别多。总共22条记录,就有12条错误,另外2条似乎正确但所犯恒星的表达方式可疑。更有甚者,太平兴国七、八两年的8条记录全部错误。笔者计算检验了25史天文志所有可检验的天象记录,大多数错误的记录都可以考出原貌。但这些错误记录,似乎完全考不出。

3.2 月犯五纬

《宋史·天文志》卷6记“月犯五纬”,北宋共145条,其中错误21条;南宋共41条,其中错误7条。错误率15%,显然比月犯列舍高。

3.3 五纬犯列舍

《宋史·天文志》卷8记“五纬犯列舍”共1970条,数量仅次于“月犯列舍”。其中错误237条,错误率12%。

宋志五纬犯列舍、五纬相合的记录,按照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的顺序分别列出,在每条记录中该主体即被省略。值得一提的是,在“五纬犯列舍”的“太白”题下,有些实际上是月犯列舍的记录混入。其中包括咸平元年、二年的连续6条,咸平四年、五年的连续7条,天禧四年的连续8条。查“月犯列舍”中,这些记录俱缺。天文志天象记录的来源可能是“实录”一类的编年体文献,在将其中天象摘出归类的过程中发生“张冠李戴”的错误,历代皆有零星发生。但这样连续集中的情况,别处未见。

与前文“月犯列舍”分析中提到的情况一致,“五纬犯列舍”记录中,崇宁、大观年间的大误差情况,也很明显。

3.4 五纬相犯

《宋史·天文志》卷9所载“五纬相犯”记录,北宋111条,其中错误15条;南宋42条,其中错误2条。错误率11%。

3.5 五纬相合

在现代天文学中,“合”表示两个运动天体(日月行星)黄经或赤经相等。古代天象记录中多用于三个以上行星相互接近。《宋史·天文志》第一次将两星相“合”作为一个天象类别列出(其中也有少量三星相合)。这里行星相合同时记载合于某宿,例如:

庆元元年四月辛酉,(岁星)与太白合于井。

计算表明,该日(1195.5.16)金星在井16°,木星在井1°,相距甚远,这里的两星相合,只是“同宿”的意思。由于这样的定义宽泛,天象并不少见,与历代天象记录不太一致。

《宋史·天文志》卷9“五纬相合”记录275条,其中北宋20条,南宋255条。计算检验显示,26条错误。这样南宋多、北宋少的分布,与宋代其他天象的情况大相径庭。计算检验表明,南宋将大量五纬相犯的天象记作相合。

3.6 五纬俱见

行星会聚,是古人重视的天象。五星会聚则因其极为罕见而被赋予特殊的星占意义。然而《宋史·天文志》卷9中“五纬俱见”的天象分类却是前所未有,且含义不清。总共12条记录可分为三类:

(1)五星会聚3条。乾德五年三月,五星聚于奎娄21°,晨见东方;靖康元年六月,四星聚16°,夕见西方。所记俱不误。“庆历三年十一月壬辰,五星皆见东方。”则水、金、火、土四星见东方,木星见于西南方向,大致不误。

(2)五星皆伏3条。五颗行星同时因接近太阳而不可见,这样的天象记录前代未见。所记为景德四年七月五星当聚鹑火而近太阳同时伏、淳熙十三年闰七月五星皆伏、八月乙亥七曜俱聚于轸。3条记录俱不误。

(3)五星俱见6条。这样的说法含义不清。它们集中于同一句话:

乾道四年二月壬子、六月辛丑、八月己亥、六年五月乙亥、十月庚申、八年十月癸卯,五星俱见。

检视这6个日期,既非五星会聚,也非五星同时不可见(这两者都是罕见的现象),甚至也不是同时可见(比较常见)。五大行星在天空运行,金、木、火、土都是见多伏少,唯独水星由于接近太阳而伏多见少。仔细研究,发现在这些日期,水星的可见情况都很好。再注意其他行星,都在“见”的期间。可见《宋史·天文志》的这6条“五星俱见”,是指五大行星在同一夜(从日落到日出)分别见到。

这样一个常见的天象,历代天文志不见记载,《宋史·天文志》中也只是集中在这一句的几年之中,不知有何背景。

4 其他天象

4.1 流陨

《宋史·天文志》卷10~13共有流星记录1453条。虽然条数没有月犯列舍、五纬犯舍多,篇幅却是最大(据搜索,月犯列舍2.49万字,五纬犯舍2.16万字,流星4.06万字)。这是因为,一条流星记录的内容,比月行星掩犯要复杂得多(月行星犯舍,平均每条记录10.0个字;流星,平均每条28.0个字)。流星记录通常会记流星出现、消失的位置,运动方向,颜色,大小,是否分裂,有无尾迹等特征。例如:

元祐二年九月甲寅,星出天市垣中山北,如太白,向西急流,至天纪西没,赤黄,有尾迹,照地明。

4.2 彗孛

《宋史·天文志五》指出,彗星尾巴或长或短,“其体无光,傅日而为光,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孛星彗属”,无尾,芒气四出。一颗彗星出现的时间可以从几天到几个月,在星空中快速运行,形状变化也很大。所以同一颗彗星,有时会有多次记录。《宋史·天文志》卷9“彗孛”题下有62条彗星记录,可以大致判断属于30颗彗星。

三次以上的精确位置记录,便可计算出彗星轨道。庄威凤对此类记录进行了归纳[7]。

彗星的形状变化极大,古人难以掌握,常常把它们归于客星、妖星甚至云气。

4.3 景星、客星、妖星、星变

《宋史·天文志五》说,景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大而中空,有色黄、似彗、状如炎火等等类型和各种名称。《天文志》卷9记载景星28条,全在宋初1065年以前。从描述看,有“周伯”星似是新星爆发;“含誉”似是彗星;但大多数只是说“奇星”,无从猜测。

《宋史·天文志五》将“客星”分为周伯(大而黄)、老子(明大纯白)、王蓬絮(状如粉絮)、国皇(大而黄白有芒角)、温星(色白状如风动摇常出四隅)5种。《天文志》卷9“客星”名下记录28条,从文中描述看,大多是彗星,也有一些难以判断。其中一条“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则是大名鼎鼎的1054超新星记录。

“妖星”的定义,大约可以判断就是各种各样的彗星。《天文志》卷13载“妖星”9条,6条可能是流星,3条可能是彗星。与《天文志》卷5的定义竟无关系!

《天文志》卷13载“星变”5条,指几颗恒星光芒变化。

这几类记录的真实归属,较难判断。主要是古人关注“异星”的形状,而对它的动态(是否在恒星间移动及移动的快慢)不够重视,以至于有的记录连流星和彗星都难以分辨。

4.4 老人星

“老人星”,又称“寿星”,是中国古代唯一被长期系统记载的恒星天象。恒星的现隐,有着明显的规律。“老人星现”之所以成为一种异象,是因为对于中国早期的首都(西安、洛阳、南京),老人星处于隐约可见的位置。历代都有每年在老人星初见时进行宫廷祭祀的习俗,也留下不少记录。“老人星见”是吉祥的征兆。《宋史·天文志四》记老人星“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候之南郊,春分之夕没于丁。”

《天文志》卷9记载老人星见163条,几乎全部在北宋时期(仅一例在南宋高宗),尤以徽宗时期最为密集(48条)。这些记录都是“老人星出于丙”,日期多在阴历正、二月和七、八月,分别对应夕见和晨见。《天文志》北宋老人星记录,缺仁宗朝,可在《文献通考》中找到。南宋缺少老人星记录,可能因为在首都杭州,老人星已是常见的现象了。

4.5 星昼见

“太白昼见”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天象记录。帝纪天象记录中,除日食最齐全外,“太白昼见”比较多,可见其较受重视。除太白外,“岁星昼见”也偶有记录。

金星亮度常在-4等以上,木星常在-2等以上,是天空中除日、月外最亮的常见天体(彗星、流星、新星有时会更亮)。金星距太阳较远时,日出落前后,只要天气较好,总是能够看到的。比较特殊的,是“太白昼见经天”,也就是金星在中天时被看到。金星距离太阳不超过50°,金星中天时必在中午前后。这样的记录比较清楚,这样的天象也比较少见。总的说来,金星、木星的“昼见”,反映的主要是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

《宋史·天文志》卷9共记载太白昼见197条,其中北宋91,南宋106。这些记录中有30条是“经天”,北宋1条,南宋29条。此外,《天文志》记载岁星昼见6条,全都在北宋。

4.6 云气

《宋史·天文志》的“云气”脱离日月煇气而单独记录,是比较特殊的。云气记录共188条,其中北宋138,南宋50。所记之物常称苍黑云、苍白云、赤气、白气、黑气等,大多应是大气现象。但其中记载连续出现多日并移动位置者,当为彗星,例如:

景祐元年八月壬戌,青黄白气如彗,长七尺余,出张、翼之上,凡三十三日不见。

某些夜间出现的云气,有可能是北极光。《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8]将上述云气中的40余条,归为极光。例如:

宣和元年六月辛巳夜,赤气起北方,半天如火。

5 宋代天象记录的其他来源

宋代天象记录,集中载于《宋史·天文志》。其他来源,笔者作了简单的查索。

5.1 《宋史》的其他部分

《宋史》本纪。与天文志相比,本纪日食、太白昼见、彗星齐备。日变、白虹贯日、日旁五色云、荧惑入宿等也有一些。某些记录,尤其是彗星,与天文志偶有不同;个别记录天文志所无,例如“大中祥符九年夏四月庚辰周伯星见”。南宋若干日食,天文志记“阴云不见”或“当食不食”,本纪只记日食。其中既有中国可见的,也有不可见的。理宗至宋末,本纪天象记录特别多。经对比,与天文志所记基本相同。

《宋史·五行志》。“五行一下”有虹的记录15条,其中“白虹贯日”5条。“白虹贯日”显然不是天文现象,但历代往往记载于天文志中,特此附记。此外,该卷末尾还有三条陨石记录。“五行二下”有约40条“赤气”记录。其中一些夜间出现的赤气,很可能是极光。“五行四”有约70条“白气”记录,“五行五”有“黄白气”记录。其中一些可能是彗星和极光。

《宋史·律历志》第14、15两卷,详细记录南宋时期朝廷关于历法的讨论。其中有不少日月食计算与观测结果的比对、月亮五星位置的计算和观测。这样详细的观测记录,在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中是十分少见的。例如:

(三月十一日)臣等验得五更三点,土星在赤道虚宿六度弱;五更五点,木星在赤道室宿十四度。

这些计算和观测的记录,对于重建当时历法、研究当时观测精度,都是难得的资料。

5.2 《元史·历志》

《元史·历二》“授时历议”记《春秋》日食37例及三国至元代的日食31例、南北朝至元代的月食22例,用以检验比较《大明历》和《授时历》的计算精度。其中17例宋代日食、7例宋代月食均有时刻记录,而这些信息是《宋史·天文志》中所没有的。

5.3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24门,348卷,元初马端临编著,记上古到南宋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其《象纬考》记录了大量天象,包括日食2卷、日变1卷、月食月变1卷、孛彗1卷、月五星凌犯4卷、流星星陨3卷、星昼见和五星聚舍1卷、瑞星客星云气1卷。尽管这些天象记录始自上古,但主要内容在宋代。《文献通考》收录大量宋代天象记录,其编纂出版又早于《宋史》,所以该书格外值得注意。

《文献通考》的日食(卷283)、月食(卷285)记录齐全,与《天文志》几乎一一对应(《通考》不涵盖南宋末),但《通考》常有一些《天文志》所没有的细节,如时刻、食分、观测状况。例如《天文志》记“绍圣元年三月壬申朔,日有食之”,《通考》记为:

元祐九年(即绍圣元年)三月壬申朔,太史言日当食。阴云不见初亏,至未时三刻,云间见西南已食一分余,六刻食甚至七分,有云不见复圆。

日变、日煇气、月煇气、彗星记录,《通考》和《天文志》也是几乎完全相同,连本文表1显示的那些日月煇气的统计数据也相同,只是《通考》记录中偶插有占验之词。

在《通考》卷289、290中,《天文志》的“月犯五纬”、“月犯列舍”、“五纬相犯”、“五纬犯列舍”等类别,合并成“月五星凌犯”一类(其中有一小段“月犯五纬”插入两宋之间),数量远少于《天文志》。

流星(《通考》卷291、292),初时两书几乎一一对应。至仁宗以后,《文献通考》所记越来越少,例如元符元年、二年,《天文志》有流星记录39条,《通考》就只有4条了。除占验之辞外,《通考》时有“大如杯”、“如二升器”等《天文志》所缺的有用信息。

《通考》卷293所记“星昼见”,与《天文志》概念颇不同。除太白昼见、岁星昼见之外,白昼可见的明亮流星也归入此类。所记太白昼见记录也不及《天文志》多。

《通考》卷293“五星聚舍”题下所记,太祖至真宗期间与《天文志》“五纬相合”一致;仁宗至北宋末,则与《天文志》“五纬相犯”一致;南宋时期又与“五纬相合”一致,但比《天文志》数量少。《通考》有少许细节是《天文志》所没有的,如两星之间的距离。

《文献通考》卷294“瑞星”题下,记“寿星见”和少许“景星”一类的天象。寿星记录与《宋史·天文志九》老人星一一对应,但多出仁宗朝15条,乃《天文志》所缺。

《通考》卷294“客星”、“云气”题下所记,与《天文志》卷9、卷13所记基本上一一对应。

此外,《通考》的纪年风格奇特:改元的第一年,《通考》常常沿用原来的年号。例如《天文志》记乾德元年二月丙午有星如桃,《通考》则记建隆四年;甚至将开宝二年记为乾德六年。

总而言之,《文献通考》记载了大量宋代天象记录,但总量不及《天文志》,《天文志》所没有的条目很少。但《通考》天象记录在细节方面,往往有超出《天文志》者。此外,《天文志》没有占验之词,《通考》常有。这在历史事件的考证上,或许有用。在传抄错误方面,《通考》多于《天文志》。两书的内容、措辞相当类似,又各有长短(《天文志》数量多,《通考》内容细),很像是抄于同一本书。

5.4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原稿2200余卷,由宋代历朝会要馆编纂,内容辑自实录、日历及朝廷内外各种档案,据称元代据以编纂《宋史》诸志,至明末已大半亡佚。今本《宋会要辑稿》分200册,凌乱残缺,其中“瑞异”卷中有天象记录。

《宋会要辑稿》中最多的是“寿星”,即老人星记录,有一些是《宋史·天文志》所没有的。该书还集中记录了一批“当食不见”以及实际食分小于预计的日食,以为吉兆。其中也有少许《天文志》所缺的细节。

此外只有极少数其他类似“吉兆”的天象。例如著名的1054年超新星记录,《天文志》只有“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宋会要辑稿》则有更多信息:

至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守将作监致仕杨惟德言,伏睹客星出现,其星上微有光彩黄色。

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宋会要辑稿》还有一节并非“吉兆”的彗星记录。虽然数量不及《天文志》,但往往比较详细,尤其是朝廷关于彗星的应对。

5.5 其他书籍

70年代,众多学者参加了整理古代天象记录的工作,遍查文献,尤其着力搜索了各地地方志。其部分结果集于《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8]。该书收录了部分类型的天象记录(不包括数量最多的月五星犯舍和五星互犯),可以看出,其他书籍中独立的(即《天文志》及上述讨论的文献以外的)宋代的天象记录极为稀少。

后世类书(如《古今图书集成》)和地方志中虽有大量天象记录,但宋元以前基本上是引自历代天文志,即使有所差别,多不难判断为传抄错误或画蛇添足(例如据日期不难判断日食所在星宿,从而归于当地的分野)。《金陵新志》编纂于元代,所记治平三年、大观四年彗星,与《宋史》志、纪颇有不同。

沈括《梦溪笔谈·神奇》记治平元年常州陨石甚详细,可惜这样详细的记录唯此一例。

至于同时期《辽史》、《金史》记载的天象,就属于另一个朝代和系统了。

6 小结

本文分类统计了《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可以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加以检验的,和不可检验的。表2是《宋史·天文志》可检验天象记录统计,分别类型给出总数和错误数,以及该类型在《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总数中所占比例。由“共计”一栏的数字,可知宋代可检验天象记录的错误率为10.0%。

表2 《宋史·天文志》可检验天象记录统计

错误的记录,多数可以用天文计算和他书对校的方法考出其原貌。笔者对二十五史天文志和本纪所载天象记录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和考证[9],将“可考记录”的注释集为一书:《诸史天象记录考证》,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注释形式如本文2.1节所举日食例。该书共有《宋史·天文志》的注释438条,帝纪注释37条。除了传抄造成的形似、音似字误,编纂造成的年月误、天体误,实际不可能看到的不准确日月食预报,也有少量其他注释。

表3是宋代不可检验天象记录统计。由于每个月29或30天,干支有60种,如果传抄中日期(年、月、干、支中的某一个字)发生错误,就可能出现“该月无该干支”的情况,简称“干支误”。如果日期错误是随机发生的,按照概率,会有一半错误呈现“干支错误”。与表2一样,最后一行给出该类型在宋代天象记录总数中所占比例。

表3 《宋史·天文志》不可检验天象记录统计

由表2、3可知,《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总计7991条,其中70.8%是可以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检验的。检验结果,错误率10%。错误主要发生于文献的编纂、传抄过程,但也有观测者认错星、用错术语(例如“合”记为“犯”)、将日食预报混入观测报告之类问题。

图2是《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的时间分布。图中给出每10年天象记录的总数(涂黑部分是可检验的记录)。下边横坐标是公元年数,上边横坐标是各个皇帝的统治期间。

图2 《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的时间分布

图2可见,天象记录的频度与各个皇帝的统治期间高度相关。由于每10年一值,互相有所混淆,因此制成表4,同时加入表1的无具体日期的日月煇气,每个皇帝期间分别算出每年的平均天象记录数。由图2和表4可以看出,每个皇帝期间的天象记录数量相差很大:北宋比南宋多;英宗、神宗、哲宗时期天象记录最为密集;真宗、仁宗、高宗、孝宗时期较多;其他时期记录较少。造成这种不平衡,最大的可能是编纂各自实录时的取舍标准不同。

表4 宋代天象记录的年平均

表2、3和图2的统计不包括北宋的12136条无具体日期的日月煇气记录(参见表1)和南宋被省略日期的142条月犯列舍记录。

1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办公室.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刘次沅.中国古代常规日食记录的整理分析[J].时间频率学报,2006,(2):151.

5 江涛.论我国史籍中记录下半夜观测时所用的日期[J].天文学报,1980,(4):323.

6 刘次沅.中国古代月掩犯资料的统计分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4):298.

7 庄威凤.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与应用[M].第五章.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 庄威凤,王立兴.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9 刘次沅,马莉萍.二十五史点校本修订工程与历代天象记录的全面检校[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4):501.

猜你喜欢
天象月食宋史
天狗食月
天象奇观
日食和月食
南北半球天象
奇异的天象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美妙的天象——金木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