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参与群体特征研究

2012-01-30 05:36张廷安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参与者足球运动群体

赵 升 ,张廷安 ,周 毅

足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易于普及的集体性群众体育项目。足球发达国家经验启示我们:高水平竞技人才源于大量后备人才培养,而后备人才却植根于广大群众的沃土,群众足球作为青少年和高水平职业足球发展的黏合剂与催化剂,是足球项目系统工程发展源动力,对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足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1]。尤其针对当前我国足球发展面临困境与机遇挑战并存的背景,建立和完善其发展的完整体系尤为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参与群体为研究对象。

选取了我国17个重点足球城市为主要调查区域,主要以国内相关知名学者、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足协)和重点足球城市足球管理中心(地方足协)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群体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基层组织者及参与者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等查阅相关文献;并在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中国足协)及各地方体育局足管中心(地方足协)收集了大量足球业务资料等。

1.2.2调查访问法

(1)实地调查。先后走访了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中国足协)及北京、天津、青岛、大连、武汉、成都、广州等地方足管中心(地方足协)和观看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现场比赛。

(2)访谈调查。采用拟订访谈提纲进行非标准化访谈,分别对中国足协和17个重点足球城市地方足协及部分地方群体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相关体育理论界、足球界专家,基层社会资深组织者、参与者等进行了访谈。

(3)问卷调查。①问卷的设计:在专家访谈和前期调研基础上,据社会学要求和研究需要共设计了专家与参与者两份问卷。专家问卷主要针对参与群体特征内容选择及开发策略等内容进行设计;参与者问卷主要涉及该群体各项特征等具体问题。 ②问卷的检验:问卷设计完成后,在发放问卷前采用专家评定法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并采用小范围“重测法”进行了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符合社会学调查研究要求。③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基于研究的性质和条件,选取群众体育学和足球界专家为对象,共发放专家问卷30份。据我国重点足球城市区域分布、经济发展及群众足球发展情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基本按3∶1比例抽取了北京、武汉、广州、昆明、青岛五城市,在当地体育局、足管中心等协助下主要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发放参与者问卷。整体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基本能满足研究需要。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1.2.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获得的有效数据信息,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2 参与者群体特征状况及分析

2.1 参与者基本社会特征及分析

2.1.1参与者性别结构首先,突出地表现为以男性为主,女性参与者寥寥无几。据2000年第二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全国男性体育人口占62.5%、女性占37.5%,说明当前足球运动参与群体性别差异显著。调查发现,女性参与者也基本为具备一定训练经历的现役或退役女足队员的偶尔参与。访谈中中国足协温莉蓉、北京足协刘爱玲、刘英及河南足协范运杰等前女足国脚表示:我国女性参与足球运动在上世纪90年代形成一个高峰,大家认为与当时我国女足的社会影响力有关。近年来参与人数越来越少,可能主要基于人们的传统观念问题、足球项目对抗性等特点、缺乏组织等运动环境、家庭事务繁忙问题、中国女足衰落及社会影响力下降等原因的影响。

2.1.2参与者年龄结构26~35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34.72%;18~2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31.20%;35~46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6.25%(见图1)。此后随着年龄增长参与者迅速下降。可见,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18~45岁年龄段占总参与人数的92.17%,35~46岁年龄段也有较高比例,而45岁后人们则淡出足球运动行列。整体而言,足球运动对中青年具较大吸引力,但参与者中也不乏足球界元老。如较知名的全国足球元老精英赛自1991年开始举办,每年约16支队伍参加,截止2010年已连续举办了19届,参赛者均为踢过全国甲级联赛50岁以上的老运动员。

图1参与者年龄结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据多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整体上呈现“马鞍型”的“两头热、中间冷”的不良发展态势,即作为社会发展承上启下脊梁的中青年群体体育参与状况堪忧,他们的体育参与不足不仅是体育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的问题[2]。可见,从参与群体以中青年为主体特点看,群众足球发展利于改良我国体育人口结构。

2.1.3参与者受教育程度参与者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占75.50%,且随着学历层次降低,参与者所占比例下降。可见,足球运动参与群体比例与学历层次基本呈正相关,这与每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可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学历、思想相对活跃的群体率先投入了全民健身行列(见表2)。

表2 足球参与者学历结构情况

(4)参与者职业结构状况。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倾向于把“职业”看作是包涵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占有和使用及社会分层的标准[3]。因此,本文对参与者职业结构调查时参照了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关于现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职业划分的设计(见图2)。调查显示,参与者职业分布广泛,各职业阶层均有一定参与数量,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服务业员工、办事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也有部分私营企业主参与等,这与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国际发展趋势相符。可见,在我国足球运动已成为一项具较大文化包容性的社会体育项目。

图2参与者职业分布状况

2.2 参与者足球运动基本条件及分析

2.2.1参与者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人们参与足球活动、满足个性需求的必要前提。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闲暇时间达每周19.16小时[4],且调查显示,参与者余暇时间平均每天为3.2小时,需说明的是,周末和节假日人们余暇时间远高于此数字,这为该群体参与足球运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必要条件。

2.2.2参与者经济状况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各类型城市家庭经济条件状况研究得出:收入是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它不仅决定着消费支出的数量,还决定着消费支出的结构[5]。体育运动参与是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其中决定因素之一是与主体收入水平有关。据国家统计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7.1%,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整体已步入小康生活水平[6]。消费结构也已由生存型向发展与享受型转变,人们开始追求文化、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调查显示(见图3):足球参与者月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及其他来源收入),占比例最多的是2 800元~3 900元的人群。总体而言,参与者月收入水平略高,这为其参与足球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图3参与者月总收入情况

2.3 参与者群体规模状况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球迷对足球运动理解的不断理性化,近年来大规模社会自发足球群体崛起,体育系统、单位、社区等活动踊跃,在诸多因素推动下,群众足球突显了新的蓬勃发展态势。首先,据多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显示,在人们参与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中,足球运动均位居前三。其次,典型访谈时中国足协负责人指出:“当前各种自发性质的足球活动很多,球迷参与热情很高,群众足球组织几乎遍布了全国各中等以上城市,全国性业余足球联赛亟待进一步发展”。访谈北京足协负责人得知:“在北京,尤其周末各足球场爆满,需提前好几天预定场地”;大连市足协负责人提到:“由一些骨干或热心群众自发组织的足球活动很多,但缺乏组织的规范化、权威性已成为当前制约群众足球发展的关键因素”。

2.4 参与者对足球运动认知状况

“认知”(源于英文Cognition),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与感情、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理性思维过程。一般用于表征人类个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及结果,包括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一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8],是人类产生行为动力及行为模式改变前置因素。

2.4.1参与者对足球运动的了解状况调查得知,对足球运动基本常识有“一般以上”了解的参与者占66.53%,但其中绝大部分仅为“一般了解”;表示“了解较少”和“很不了解”的也有一定比例。可见,参与者足球运动常识掌握情况较一般。

2.4.2参与者参与足球运动的动机动机是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把握参与者运动动机价值取向,利于有的放矢地普及群众足球。调查表明,参与者的动机表现为多元化趋向。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增强体力和身体健康,其余依次为:休闲娱乐、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散心解闷、消解工作生活压力,满足个性爱好及发展需要,增加和朋友、同伴交流,提高社会交际水平,和提高、展示自己的足球运动技能(见表3)。

表3 参与者足球运动动机情况

2.4.3参与者足球运动参与的认识误区调查显示:参与者对足球运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最典型的是:你不是天才,踢球干嘛?国家队都不行,还踢什么球等。在一些人意识中足球就是“精英足球、国家队、职业联赛”,足球就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种观念至今仍严重影响着人们对足球运动的参与。北京“万国群星俱乐部”创立者英国人Keith说:“我的想法是足球是一种娱乐,就是一个玩儿,在西方是一种文化象征和融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人们普遍认为:足球属于激烈身体对抗性竞技运动,不适合年龄略大的人群参与。但调查显示:越是足球发达地区,参与者年龄段越广泛,并且足球运动形式具较大灵活性和运动负荷可控性等。因此,人们亟待树立正确的足球运动观,提升足球运动参与群体广泛性。

2.5 参与者足球运动消费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消费作为消费结构第三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从无到有、从小变大。据统计,我国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17.15元,占总消费支出的2.3%,体育消费支出所占比例更小。但参与足球运动方面的月消费金额在31元~50元的群体占比例最高,为27.81%,50元以上占22.38%,10元以下仅为7.08%(见表4)。由此可见,参与足球运动者是个较积极的体育消费群体。

表7 参与者足球运动月消费情况 (单位:元)

2.6 足球运动参与者活动频率及组织状况

(1)表5显示,足球运动参与者每周进行三次或三次以上运动的占比例最高的是18~25岁群体,其他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个年龄段大部分群体还没有走出校门,没有生活和工作压力的缘故。而每周进行一次活动的群体,占比例最多的是36~45岁群体,此阶段人们虽感到了健康危机,但由于处于承上启下年龄段,余暇时间与运动次数有限。总体而言,参与者活动频率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多数群体均保持了至少每周一次运动的习惯。据调查,63.91%的参与者认为现在组织的足球赛不能满足其参与需要,有26.43%的人认为基本能满足,只有9.66%的感觉能满足运动需要。可见,单从参与足球运动需求而言,存在较大潜力。

表5 不同年龄段参与者每周足球活动的频次 (单位:%)

(2)参与者群体组织化程度状况。据调查,当前全国多数中等以上城市都有以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球队,参加以球队联盟名义性质举办的群众性足球活动,体现了当前群众足球社会自发力量的崛起。但由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鼓励和维系这些社会自发性草根足球组织发展的社会机制尚未形成,加之政府、行业对这种“体制外”组织监管与社会监督不足,我国草根体育向“高度组织化”发展还有很漫长的过程要经历,“由热心群众自发组织的比赛很多,但由于缺乏规范与权威性管理措施,常出现足球暴力等问题,大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自生自灭状态”。可见,如何引导社会自发足球群体建设已成为当前群众足球普及最关键的问题。

3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参与群体发展对策

(1)从业务主管部门角度而言,应提升群众足球认识,加大对足球运动的投入力度以引领发展。建议中国足协:强化管理体制建设,设置专职业务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增加投入、健全制度保障;建立组织各层次赛事和开展足球龙头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以地方足协为入手点,发挥足协影响及导向意义引领群众足球规范化普及;争取体育系统群体部门的配合与投入,全面推动群众足球的发展。建议各地方足协:应积极响应上级指示,优化管理指导水平,联合地方群体部门力量,以业余球队为组织基点,以组织赛事规模规范化发展为目标方向,树立球队及赛事品牌典范,因地制宜地推进群众足球的普及。

(2)针对参与群体规模大、组织化程度低及多元化价值动机取向的现状,建议应以培育组织骨干为基点切入,以足球运动为核心凝聚力,丰富足球运动健身休闲文化的包容性。首先,加快足球运动的组织化建设。针对单个球队建设而言,组织骨干的作用无疑至关重要,主管部门应强化社会组织骨干培养,提升基层球队及赛事组织根基建设;其次,裁判员也是影响普及水平的重要组织因素,可考虑在中国足协官网完善裁判员业务信息交流功能模块,优化不同层次裁判员队伍建设,提高其执法指导水平;再者,针对参与群体多元化需求,应以足球运动为核心凝聚力,丰富群体组织休闲文化活动包容性,最大程度满足参与者个性需求,提升组织活力、凝聚力与吸引力。

(3)针对参与群体体育运动消费特点,应强化培育市场化开发机制,以推进群众足球普及。第一,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机遇下,针对实际需求尽快健全体育中介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尽快颁布体育中介市场资格认证、行为标准及监管等制度,预防乱收费及服务标准混乱等不良现象,提升群众足球运动服务市场化开发水平。第二,正确定位与明确体育主管部门职责,防止出现其对体育市场开发资源开放度不足、垄断体育市场资源、多头管理与管理缺位并存等不良现象,为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力量提供必要的环境。

(4)针对单个球队而言,俱乐部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必然取向。俱乐部化建设是足球发达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社会自发球队组织都冠以某某俱乐部,效仿其较成功的俱乐部化建设,这符合发展需要。如在足球并不盛行的山西,太原市“启元俱乐部”已成立十年,大家以足球运动为核心凝聚力,逐步探索形成了俱乐部发展宗旨及理念追求,健全了基本组织框架及制度建设,依托网络建立了球队主页及QQ群等通讯平台和渠道,创立了地方品牌联赛,开展了丰富休闲活动,还组织了向贫困山区学校捐赠书籍等公益活动,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成员的文化生活质量,也使“启元俱乐部”成为地方俱乐部建设的典范之一。

(5)针对参与群体的运动愿望,以需求为导向,尽快构建地方及全国不同层次水平的赛事网络化体系。首先,在中国足协层面,应发挥宏观导向及引领意义,构建全国龙头品牌赛事平台及效应,并以地方足协为基点,提升群众足球活动的组织规范及规模化水平。其次,在地方足协层面,应以培育社会足球骨干,以组织群众满意度为基点依托,以公益性、民间草根自发性“小群体”发展模式为源动力,强化基层队伍、赛事品牌典范建设,活跃、优化群众足球根基建设。在赛事开展上,应以灵活性开发为法宝提升活力,如利用集中大赛与分散小赛、不同赛制、不同场地环境相结合等方式全面优化赛事体系,充分利用大型优质足球场馆效应普及群众足球,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及规模化、规范化层次水平。

(6)提升媒体环境“助动”效应,构建良好的整体社会足球文化氛围。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媒体作为群众足球开展的催化剂,应充分发挥其媒体传播、舆论导向及教育功能效应,树立正确的足球观,提升足球良好社会形象及影响力;丰富、优化球迷获取、沟通足球专业化信息平台水平;树立、发挥品牌赛事及球队典范效应。利用媒体平台效应,以群众足球规模规范化发展效应为契机,提升其商业开发的社会价值。

[1] 薛涌.炫耀的中国足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3] 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 秦椿林.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 易达黎.小康中国痛.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 Abraham 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载《心理学研究》Psychological Revive,vol.50.

[7] 余子义.十堰市城区足球比赛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8]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9] 席恒.共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猜你喜欢
参与者足球运动群体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