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金玉(湖北省襄阳市宜城龙头中学)
在精心备课的前提下,如何使精心备好的课落到实处并取得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这里所说的“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动脑思维,动口表达,动手写、做,动眼观察,动心听讲,动情感受。
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动”中,才能获取真知、提高能力。以“说”为例,只有让学生先说,教师才能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只有让学生再说,且反复,错误才能得到改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时,“说”又关联到其他能力,说与读,只有读得懂,才能说得对;说与写,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明;说与思,说把无形的思维表层化,把杂乱的思维条理化,把学生对知识的朦胧认识准确化(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一“动”牵动多“动”,学生在不断的思、读、说、写、做、观察、感受中,知识得到巩固与落实,思维得到锻炼,技巧得以形成,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总之,多“动”出真知、出能力。
那么,如何使学生“动”起来呢?
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能积极主动学习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是在外部监督下进行学习的。这种差异便是学习动机的差异所致,教师应该诱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成就动机是其中的主要动机。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课堂学习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以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为目标的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通过学习赢得相应的地位和自尊的内驱力,属于外部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目标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和认可,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是以内部动机为主,就能学得更自觉、更深入、更能抗干扰。这当然是我们所期盼的。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为外部学习动机,这种动机也成为一种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让他们自信,让他们敢“动”。
课堂中,学生的说有时声音过小,有时吞吞吐吐,有时甚至语无伦次。这时,教师切不可鄙视他们、怒斥他们,切不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弱的一点自尊心降到零点,应该尊重他们的说,耐心地听他们说完,要充分抓住他们的长处,变换角度赞扬他们,有针对性地肯定他们说得有条理,只是声音小了点;说得正确,只是有点紧张;意思明白,只是欠条理……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有自信并且有意识地克服短处,逐步敢说。
要让学生敢说,必须让学生有机会说。教师要善于制造机会,采取多种形式,由小组讨论到个别发言,由台下说到台上说,由有准备说到无准备说,由短时说到长时说……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兴趣一旦激发起来,便会主动求知,学习效果倍增。教师要善设情境、巧制导语、妙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关注点、集郁点(想说而没有机会说)、成功点、兴奋点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他们乐意动。笔者在教授《伤仲永》时,问学生:方仲永少时表现出超常的才气,而最终“泯然众人矣”,原因何在(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有的认为原因在其父母“不使学”;有的认为原因在于社会“宾客其父”“以钱币乞之”;有的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他自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果也明显改善。
在学生“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动”前,要使学生明白要求;“动”中,教师要相机点拨、个别指导;“动”后,教师要及时小结。这样,在理性指导—感性认识—理性上升的过程中,使学生“动”得有质量,在动中获取知识,在动中提高能力。
当然,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并不是无节制地滥动,而是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动”,注意宏观的调控和微观的把握,注意脑、口、手、眼、耳等协调运用。若上节课是考测(动脑、动手),那么,下节课就应该发挥学生的口、耳或眼的功能,这就像一台成功的晚会,小品、相声、歌舞等交叉安排。只有这样的“动”,才能保障课堂的高效率,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