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01-29 08:17:50马晓东
职教通讯 2012年29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价值体系中华民族

马晓东,梁 枫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内涵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探索奋斗史、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充分证明,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是一致的。当前,面对国内外纷杂的形势和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更加需要用被历史证明为科学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正确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大程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就能凝聚人心,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动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人民愿望、顺应时代潮流,是凝聚力量的旗帜、激励创造的旗帜,能够使全社会把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利益紧紧相连,团结引领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拼搏奋斗。[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能使全国人民、全体中华儿女汇成振兴中华的滚滚洪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激励全体人民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

(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标准。近年来,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然而,更多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时代品格仍然是社会道德的主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变革,越要在全社会旗帜鲜明地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守法纪、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模式,要求在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将职业素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主题内容凸显出来。因此,在开展高职大学生素质提升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全过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两个文件都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至关重要;作为高职生一定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名合格学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2],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胡锦涛同志说:“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当代高职大学生是承载社会未来和希望的主体,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他们坚定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着力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明辨是非,自觉抵制社会上的错误思潮,为他们在理论上的成熟和政治上的坚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为主线,教育高职大学生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把共同理想的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3]从而有利于帮助广大高职大学生正确处理共同理与个人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性面对和妥善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冲突,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

(三)始终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大学生们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树立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态度,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锻炼成才,为自身的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同时,要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进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激发大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创造精神,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勇于开拓和创新的优秀品格和精神气质,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内容,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嵇友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方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30-31.

[2]高延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0-112.

[3]黄婉秀.构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18-19.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价值体系中华民族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党建(2017年4期)2017-04-18 22:58:03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考试周刊(2016年61期)2016-08-16 07:49: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人民论坛(2016年2期)2016-02-24 13: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