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晋
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构建
□黄 晋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高校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外语之外,还应努力提高第二外语水平。传统的日语二外教学因课程设置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存在着诸多弊端。我们应从科学与实际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及扩充,构建一套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专业知识+外语专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掌握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掌握一门外语向掌握“双语”、“多语”方向发展。在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外语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第二外语的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日语二外属于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级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多数为零起点学习,各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学分要求即可。由于二外学习的特殊性,日语二外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问题,如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刻板等,这些都阻碍了日语二外课程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向全体通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单一的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这给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日语二外课程改革带来了扩展的空间。
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旨在从科学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更扎实的外语知识功底、更广泛的知识面、更敏锐的文化意识,从而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或在商务活动中学以致用,发挥人才优势。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日语二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我们需构建一套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日语二外的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大多只有一门日语二外必修课,主攻日语语法基础知识,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实用性及实践性,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和扩展性。据调查,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主要由内部兴趣(文化兴趣和语言兴趣)、个人发展、出国动机、成就动机、外部要求和社会责任等8个因素构成。动机目的的不同使得他们各自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是要求让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面、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必不可少。我们可在原先的日语二外基础课程(必修)外,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商务日语、日本贸易会话、日语表达技能训练等,以建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弥补了基础课程课时较少、无法在课堂上扩展充实内容的缺憾,又可以针对学生各自学习目的、兴趣的不同,让学生各取所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需求,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多样化。
目前,各高校由于日语二外课程的单一性、基础性,一般来说并未建立完整的师资队伍,而仅由一、两名教师担任日语二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所授内容多数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得不到有效的扩充和发展,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一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师本身难以得到进步和提高。日语二外的任课教师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师资队伍。虽然队伍中的教师成员除参加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外,必然也会担任其他的教学任务,但从整个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来说,队伍中的教师成员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职称结构来说,团队教师成员应从教授到讲师、助教都有参与;从年龄结构来说,从资深教师到青年教师都应涵盖其中。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资深教师一般来说教学经验丰富,能向青年教师传授成功的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青年教师一般来说更能接受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在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体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老、中、青年教师形成梯队结构,相形益彰,互补不足,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适应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特点,师资队伍中教师专业领域也应多样化,不再像传统二外课程设置那样仅偏向单一的日语语法,而是向日本文化、经济、应用能力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建立,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每学期的授课时间为64课时左右。同时,由于较多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不高、学生不重视二外学习、课后自主学习资料缺乏等因素,多数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时间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课后很少花时间学习日语二外,其结果必然无法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为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构建自己所授科目的内容,如,增加创建课程信息、课程文档、布置课外作业、实现在线测试,并能通过讨论板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制作内容、创建和布置作业和加强协作,使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特别是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不愿开口,或者羞于开口说外语,较多学生出现“哑巴英语”“哑巴日语”的现象,这大大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培养面向全球通用商科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如学校可为日语二外学生创造条件,增加与日本高校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直接与日本学生进行交流或到日本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也可创办日语角之类的活动,邀请日本留学生参加,增加学生与日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与日语相关的社会实习,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的日语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后期学习的针对性。总之,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理论基础知识,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有助于培养该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首先,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只是一门单纯的科目,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单一的课堂教学已较难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趋势。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相关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能改变以往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单一、内容过于单调的局面,同时通过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方向等方面的优化配置,能改善之前教师分工不够明确、高级职称中担任日语二外课程较少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合理建设教师队伍,能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二外教学中,传统的 “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依然在沿用,教学模式也显得被动单一。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了名副其实的“聋”、“哑”学生。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课堂上课时不足、课后无法自主学习、缺乏与任课教师联系等弊端,而且通过向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加强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日语二外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优化师资梯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1]黄建娜.高校二外日语教育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苗迎春.大学生日语二外学习动机初探[J].职业时空,2010(3).
[3]黄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日语听力》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1(1).
黄晋(1979—),江西九江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语教育研究、日语语言学。
G715
A
1001-7518(2012)17-0055-02
责任编辑 何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