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昕阳
关于校企合作的“产业链”模式
□郦昕阳
提出并解析了“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模式,使高职学生在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同一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企业的多种职业技能,使学生不会因“订单企业”的产业转型而影响正常就业,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和在职业岗位上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质。
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特色产业;产业转型
“订单式”[1]培养有许多优点: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口度高,实践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强,学生节省了就业联系环节,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学习;企业有稳定的新员工,且新员工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但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生学习内容过于偏重单一企业的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当“订单企业”产业转型或学生更换就业岗位时,“订单学生”适应性相对较差,转岗能力相对较弱。这就给我们提出启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强调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应掌握同一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企业的多种职业技能,使学生不会因“订单企业”的产业转型而影响就业;同时,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产业转型的适应性和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质。因此,在“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
“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是指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引入地区特色产业中一条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合作的多家企业能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合作专业较好对接特色产业,教师以企业人视角施教,实训内容有产业特色,就业中体现定向和双向选择优势。因而构建该模式应由以下若干要素组成。
(一)多家合作企业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合作企业构成的产业链应是完整的。从学生就业能够满足和适应整条产业链上企业用工的需要出发,与学校合作的多家企业不但从事的业务应在一条产业链上,而且这多家企业还能构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掌握节点产业上的多种职业技能,并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完整的节点产业基础。
构成的产业链应是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因为只有特色产业,才具备产业的集群优势、技术优势、工艺优势和市场优势,产业的规模才会足够大且具较好发展前景,使形成特色产业的企业群每年有稳定的毕业生需求,使校企合作得以稳定、持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
(二)合作专业与产业链较好对接并具有较强培养实力。合作专业与产业链应能较好对接。这是职业教育定位决定的,是众多合作企业用工需求决定的,是学生就业目标决定的。因而对接后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与产业链中各产业节点的生产环节相吻合,使专业教学内容覆盖产业链上所有节点。这就为高职教学的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传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动态地增加实际产业中用到的知识与技能。如在纺织创意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纺织品图案的创意设计,还要增加纺织材料和生产工艺,纺织品印染材料和印染工艺,服装设计和服装销售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随着设计思路、使用材料、生产工艺的改进,不断刷新、完善教学内容,做到动态、即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生才能学到产业节点上多种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出现专业相同但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异的现象,正是地域不同、特色产业不同所造成的,有时候这种差异还比较明显,进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专业应具有较强实力。只有培养实力强,学校才会对企业有足够吸引力,也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企业开展合作培养,才能让合作培养的企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学校应在培养实力上下功夫,使更多的专业有实力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校企合作。
(三)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应是既具有高等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企业人视角的学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应是具有企业人视角的学校教师。有二个理由:一是企业专家不宜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因为企业专家往往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过于强调眼前的生产和效益,强调所在企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不太重视知识的衔接性和互为基础性,不太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成长,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示范操作,通过产品、市场、职业规范等方面的讲座,作为对专业教学的补充;二是学校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前首先应成为企业人,因为学校教师虽然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但是,他们对生产、产品、企业、市场不熟悉,教学中容易脱离生产实际,失去校企合作的意义,因而必须对教师进行产业内容的培训、实践、实习,使他们站在产业第一线,并以企业人的视角对学生施教。
(四)实训教学应能更好地体现产业特色。实训基地应设在校内,因为与多家企业合作,让所有学生到各合作企业去轮流实训不现实。将实训基地设在校内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这是许多企业愿意合作的重要原因;二是便于对学生在教学、生活上的统一管理,这对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效果有保障;三是便于实施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但是,将实训基地设在校内也存在着一大缺陷:容易使实训教学与产业脱节或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让学校教师成为企业人的同时使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充分体现产业特色。
应使实训设备产业化。所谓使实训设备产业化是指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所用的设备基本一致,并且当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时,学校实训设备也同步更新。为了使毕业生能够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有的合作企业也愿意提供实训设备。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学校可以要求合作企业在更新生产设备时及时告之,或向学校提供新设备,或由学校自行购置。
实训内容应依据产业节点展开。这是“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的特征之一,它包括二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让学生完成产业链各节点企业所有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多种职业技能,了解多种职业岗位规范;另一层含义是当个别节点企业产业转型时,及时适应新的产业,了解新的生产过程,学会新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的实训内容能够动态地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五)就业方式应体现出定向优势和双向选择余地。体现定向就业优势。定向就业既是企业获得理想员工的重要保障,也是新生入学选择专业的关注要素,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出发点之一。但是,“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的定向就业有别于“订单式”培养的“一对一”模式,而是“一对多”模式,即学生面向整条产业链的多家合作企业就业,并以校企合作协议的形式予以保障,形成定向就业的必然性。
具有双向选择余地。由于毕业生定向的是整条产业链上的若干企业,因而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企业和职业岗位,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选择更加适合的毕业生,企业与毕业生之间有一定的双向选择余地。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高技能员工的职业迁移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拥有一份工作,而是追求职业的可成长性:职业视野越来越开阔、职业能力越来越强、职业位置越来越重要、职业薪酬越来越高。这些新特点使高职院校探索“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具有较高价值意义。
当本专业对接的节点产业发生转型或毕业生转变就业岗位时,毕业生能够依靠对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产业的了解,对其它节点产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在校期间培养的学习能力,可以从事其它产业节点上的职业岗位,实现正常就业,因而更好地防范了就业风险。
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但依据节点产业增减教学内容,还能跟踪产业发展,实现动态对接,使专业更加切合产业实际;在师资培养方面,强调高职教师成为企业人,能站在产业一线,以企业人的视角施教,方向更加明晰,要求更加具体,更具产业特征;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更加强调实训设备的产业特性,确保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一致,并与企业设备同步更新。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学生取得创新成果较难;二是创新成果难以产业化。主要原因是创新教育没有很好地与产业相结合。“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将创新教育与产业、专业、学生爱好、个性特长相结合,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创新的实践更加具体,因而容易形成创新成果,也容易将创新成果产业化。
至少有三条理由:一是通过对多家合作企业创业的案例分析 (本地区企业的创业过程在地域环境、产业特色、经济要素等方面与学生创业有相似性),容易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途径;二是由于学生对产业链上各节点产业都有一定了解,为创业奠定了更多产业基础,容易找到创业切入点;三是在校内创业可以得到多家合作企业在业务、资金、技术、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帮助。
主要是增加了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由于不同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各有侧重,有的强调职业规范,有的强调职业操守,有的强调员工之间团结合作,有的强调工作认真细致。“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养成学生多种职业素质,有利于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由于合作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实习岗位的数量也相对较多、种类较全,因而有条件让学生依据爱好或特长自行选择实习岗位,学生只有在自行选择的岗位上实习,才能更好地发挥个性特长,更好地培养个性特长。同时,在岗位上实习也是验证学生个性特长的过程,通过实习,能弄清楚特长达到什么程度,目前的实习岗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特长的发挥,是否还有更加适合特长发挥的职业岗位。
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局限于本专业的应用领域上。许多学生的爱好、特长不在本专业应用领域,而在其它领域,如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如果合作的是节能灯产业链,学生的特长可能不是节能灯的研制与生产,而是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由于有专业做基础,有兴趣和特长为前提,他们从事这些职业可能比从事本专业的职业领域更合适。
对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又没有形成良好思辨习惯但却长于动手的高职学生,应重点养成他们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学做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产业链”校企合作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一是产业链中多个产业节点、多种职业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多个锻炼平台;二是让学生始终在相对真实的产业环境中学习、实训、实习,做与学的结合贯彻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学生在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可以适应多种职业岗位,具备在各节点产业之间职业迁移的能力;其次,掌握了多种职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使毕业生比其他人更具成为技能精英的潜质;第三,多种职业素质的养成和个性化特长的发挥有助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业绩。这些都有利于毕业生的职业成长。
总之,“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块状化、特色化发展需要,降低产业转型对高职毕业生正常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毕业生职业迁移能力所践行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对“订单式”培养的补充与完善,该模式不但能使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更具针对性,还能使毕业生具有更好的职业成长潜质。
[1]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1-52.
[2]陶红林.依托校企合作实施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43-44.
郦昕阳(1962-),男,浙江诸暨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成效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y201018996;主持人:郦昕阳)阶段性研究成果。
G710
A
1001-7518(2012)17-0019-02
责任编辑 夏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