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进
古汉诗英译的文化模因研究
黄跃进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从模因理论原理出发,研究汉诗英译的文化模因特征,认为古诗翻译具有形神相似模因、形似神不似模因、形不似神似模因和形神不相似模因等,在诗歌翻译的文化传播过程中,译者要更多地采用形神相似或者形不似神似模因,避免形似神不似或形神不相似模因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外国读者。
文化模因;汉诗英译;形神相似模因
模因理论认为,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信息,都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在媒介传播过程中成为模因。[1][2]模因的形成、复制、传播、变异和发展乃至消亡再生新的模因的演变过程,都离不开人“宿主”(host)的主观能动机制。人脑通过心理联想事物间的相似意象模仿和复制形成模因,经过不断传染、突变和重生,从思想上升到行为传播社会文化信息。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诗歌翻译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模因传通过语言播到另一种文化模因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它是不同文化核心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结果,也是译者和读者之间再创造源语言诗歌文化意象,并产生相似心灵共鸣的感染力。诗歌翻译的模因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探索翻译领域的新视角,也拓展了模因研究轨迹。
文化模因其实即是宿主对文化意象信息的模仿、复制和传播。文化意象是民族群体文化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族观念、思维模式,甚至是文字等的积淀,并经过历史的发展、社会文化群体的反复运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成系统的带有丰富联想意义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3]我们知道诗歌语言不是日常语言,而是艺术语言。艺术语言赋予生命蕴含,能唤起读者形象感,而形象的艺术语言总是要不断创新,追求永恒的审美价值。诗歌的翻译则需要译者对文化意象的再创造过程,它是诗人以借物言情的方式再现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心理表征,在经验世界中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创造,能够唤起读者联想相似性的文化信息。
英汉语两种不同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相互融合,共同传播形成各自模因库,其中,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元素构成一个模因复合体,同样包罗万象的英语文化组成了另一个模因复合体,各个模因复合体是本文化的载体,传播着自身文化,具有相同模因的宿主,他们的头脑中储存着共同的模因,通过交流,世代相传。古汉诗英译即是把中国文化模因引入英语文化模因,原来固有的汉诗文化载体转换成英语诗歌文化,感染以英语为母语的宿主,实质上这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即东西文化交流,或者说,具有不同语言环境的宿主之间的文化融合,需要宿主对异质文化模因的认知识解、重新审视和搭混。其实,这个文化模因的融合过程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冲击。其一,从历时纵向的角度看,古诗翻译受到悠久的汉文化诗歌文化模因复合体的影响。在自身文化模因因子的遗传作用下,诗歌文化模因既要接受中华民族古代诗歌模因的精髓,又要把这些优秀诗歌文化宝库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其二,从共时横向的角度说,中国诗歌文化模因也受到外部世界文化模因复合体的冲击,不断吸收转化发生变异,形成兼收并蓄的文化模因复合体。因此,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中国文化模因势必发生变异才能进行复制传播。变异并不等于突变,或变得面目全非;基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种方式,其中,基因重组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文化传播中,模因的变异也主要由重组产生,即将新模因与人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的过程。虽然模因传播的速度要比基因快很多,且即使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复制的差错和变化也都在所难免,但模因的核心元素和特征还是能够完整保持和传播。[4]
众所周知,诗歌的“形”与“神”即是诗歌语言的结构和意义,它是翻译研究的核心范畴之一,一直广受学界人士关注。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讨论古诗翻译的模因信息传播,归纳起来可以划分如下几种特征:
汉英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有些表示语言形式的结构与内容的结构或概念的结构相一致;也有些表示语言形式上的关系与语言意义上的关系相一致,即“形式相同表示意义相同;形式不同表示意义不同”。在语言模因库中,这类诗歌翻译模因具有“形式结构和语言意义表达相同”的特征,形式和意义对等的翻译模因主要对形式结构本身的模仿和对相应附加意义效果的复制与传播,因而它有助于实现 “形神皆似”的诗歌翻译效果。例如,Fainter, dimmer, 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a. 愈近黄昏,暗愈暗,静愈静,每刻每分,已入夜境。(郭沫若译)
b.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于是夜来临。(辜正坤译)
我们不难看出,在上例中,译文(a)尽管传递了原文的主要意义信息,但却因为采用了与原文不同的诗体形式,而使得原文由形式所传递的某些辅助意义丧失殆尽。相比而言,译文(b)既传递了原文的主要意义信息,又采用了与原文相似的诗体形式,因而能够向目的语读者传递等效的交际和修辞效果。[5]这种“形神相似”的模因核心在于语言的结构和意义的象似性,体现了人类语言思维的共性,容易为宿主理解和接受,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传播。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这种类型模因表现出源语言模因与目的语模因在结构和意义上的差异,出现文本结构相似,但译文意义不同。在一些由外国学者所翻译的汉诗英译本中较容易出现有这类型模因。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晨入古山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a. In the pure morning, near the old temple,
Where early sunlight points the tree-tops,
My path has wound, through a sheltered hollow
Of boughs and flowers, to a Buddhist retreat. (Bynner译)
这首译诗中,译者通过关系词给读者提供了知性指引。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直接摄入眼前景物的感应形态不见了。原诗中意象丰富的诗句,都变成了逻辑严密的理性话语。译诗所留给读者的感受,只是一个叙述者充满理性的描述,大大削弱了读者的意境体验。[6]再如,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它描写诗人在万籁俱寂的秋夜思乡的感受。
b.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1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1 think of home. (赵甄陶译)
对于这么一首通俗易懂而又平白如话的古诗,闲时咏来却令人心旷神怡,意境深遽。然而,译者想把诗人这般非凡神韵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绝非易事。中外译家对这首诗的译文不少,由于译者的对原诗语言上理解和语境审美情趣不尽相同,因而译法也就不尽不同。难怪闻一多曾认为这首诗形式上的稚丽许是可译的,气势上的浑琪可没法子译了。但是去掉了气势,又等于去掉了李太白。[7]从以上译文中我们知道,赵译显得节奏简洁明快,与原诗相匹,再现了唐诗绝句风格,做到了诗歌翻译模因的结构上的“形似”,而在诗的语境“神似”上欠缺。
从模因的角度看,译者通过片面模仿原诗歌语言的形式,强调对诗歌的客观描绘或结构韵律等相似,却未能在诗意或语境内涵上与原诗的文化核心模因相符,这类诗歌翻译模因属于“形似神不似模因”,只能让外国读者知道语言的表层含义,却不能真正传播原诗歌文化真谛。
这类型模因在语言形式结构上不同,但意义却相同,或者说译者处理文化核心模因信息达到异曲同工的境地。在异质文化模因融合作用下,译者对模因信息重新认知识解、审视和搭混,完整保持原诗歌模因的核心元素。例如,试比较李白的《静夜思》翁显良,Turner和Bynner的译文。
c.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y mind,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显良译)
d. As by my bed
(2)职业自我认同感(A2)是指对所从事职业和岗位的自我认知、认同以及接纳的能力,包括自信心(x4)、交往主动性(x5)、市场意识(x6)。
The moon did beam,
It seemed as if with frost the earth were
Spread.
But soft I raise
My head,to gaze
At the fair moon. And now,
With head bent low,
Of home I dream.(John Turner译)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1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1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Witter Bynner译)
无论是翁译还是Turner译或者Bynner译,都不追求保留原诗的严谨格律,不落俗套,诗意盎然。翁译强调再现原作的意象和节奏,通过“a splash of white”、“hoarfrost”、“the same moon”等情景描绘“my heart aches For home.”游子对月思乡的凄苦;Turner译英诗地道诗行排列错落有致,其形富有参差美。译者借助对“moon”和“frost”等场景描写表达“gaze”和“dream”游子魂牵梦萦的思乡情怀;Bynner译不拘模仿章法字法,舍形取神,意足神完,能保持本色。译者通过“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和“1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把诗人对月乡愁的“疑”和“思”心理活动刻画出来,有触景生情之妙笔。这三种译文从译诗的形式看格律自由,但其意义却有各自得其所。翁译中“ache”勾画诗人乡思惆怅,Turner译用“dream”来突出游子梦萦魂绕的乡情,Bynner译中“already”和“suddenly”烘托了诗人对眼前明月突发的乡思。它们虽然译诗结构不拘一格,但是在该诗意境传神上传播,由于译者的视角和理解的深浅不尽相同,其审美情趣也各含“自我化”的特征,因而译法也就尽然不同,产生的读者反应亦然。[8]也就是说,译者对诗境能动模仿能力差异,导致对诗意的不同复制结果。这种译诗“形不似神似”的诗歌翻译模因也同样能够较好地对外传播汉诗歌文化模因。
在诗歌翻译中,出现译诗无论在形式结构还是语境意义上,都存在与原诗不同,从而产生译诗不像“诗”的现象。它大多出现诗歌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差异,这类型诗歌翻译模因属于不可译模因。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只有5个句子,28个字。诗篇中用了十个名词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作为诗的景物背景,而“夕阳西下”一句作为前面写景与后面抒情的过渡,把意境和情韵加以巧妙地组合,使各个分散的景点连接成完整的意境,构成一幅令人伤感的暮秋黄昏游行图。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勾勒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天傍晚景象。但是,诗人通过“断肠人在天涯”使秋天傍晚的物象和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凄凉情意产生共鸣,请看翁显良的英译文本:
Autumn
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 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9]
该译文(以下简称“翁译”)完全摆脱原作的语序和句法,正如译者所说“只要能再现原作的意象,不一定要模仿其章法。”如果把翁译文本回译的话,译文却变成“乌鸦在绕着枯腾地老树上盘旋,天色已晚。波光粼粼的小溪上有一座小桥,远处河岸边有一座小村落。这位旅行人还得继续沿着古道前行,西方呼啸着,瘦骨嶙峋的马也在嗥叫,迎着夕阳继续跋涉,离开家乡越来越远了。”由于新宿主采用解释性模因而不是选择性模因,而且意象动静不相似,译诗虽然能让读者理解内容意思,但是它未没能充分复制原诗中“游子思乡凄凉”的诗歌意象语言象似性,因此译文中存在不利于同化和传达的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不容易感染和传播原汉文化精髓。
综上所述,由于诗歌翻译实际上是不同文化核心信息的转换过程,也是译者(宿主)对异质文化核心模因的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在译诗文化模因传播中,要真正在文化模因形式与意义上复制原诗的核心部分,确实很难。因为译者要想在英汉各自文化模因库中达到形意完美融合,实属难事;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努力寻找复制形神相似或者形不似神似模因,尽量避免形似神不似或形神不相似模因的出现;不仅如此,由于诗歌是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为目标,译诗要向像诗,在这一点上,译诗要给人以传神,还要以其节奏韵律感染对方。因此译者还必须在“诗魂”和“诗形”的审美上下功夫,才能使译作达到“形美”与“意美”高度统一的境界。所以说,古汉诗英译文化模因的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诗歌翻译中形式与意义这一基本问题,探索汉语古诗词的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转换过程中的模因现象,这将有助于拓展模因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Blackmore, Susan.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
[2]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new ed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94.
[3] 蒋冰清.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J].长沙大学学报,2006(4):75.
[4] 杨 静.模因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研究———以《道德经》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1(4):142.
[5] 卢卫中.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外国语,2003(6):63-64.
[6] 李玉良,路玉坤.古诗英译的语言与视境问题[J].济南大学学报,2003,(5) :58
[7] 闻一多.荻歇伽亚谟之绝句[M].//《中国翻译》编辑部.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译出版公司,1987:40.
[8] 金春笙.李白《静夜思》的英译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7(7):91.
[9] 翁显良.古诗英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101-102.
A Study on Mem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ms into English
HUANG Yue-ji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The author will study on mem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ms into English from memetic perspective and holds that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ms possess memes of meaning and spiritual conformity, meaning conformity but spiritual inconformity, meaning inconformity but spiritual conformity, as well as meaning and spiritual inconformity. The translator should employ more memes of meaning and spiritual conformity or meaning inconformity but spiritual conformity, avoiding memes of meaning and spiritual inconformity or meaning conformity but spiritual inconformity in the course of poetry transl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be delivered to foreign readers to its full play.
Memes of culture;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ms into English; Memes of meaning and spiritual conformity
2012-10-14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古汉诗英译的语言模因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研究项目编号:JB11530S
黄跃进(1966—)男,福建漳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学等方面研究。
H315.9
A
1673-1417(2012)04-0039-05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