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2012-01-29 00:41:54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活动课探究语文

■ 刘 颖(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现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

《学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古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思,可谓善喻矣。”“道”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路线,启发学生思维活动走向正轨;“强”就是激励学生长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压抑学生;“开”即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锻炼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不生硬灌输答案。施教得法,贵在引导;求学主动,妙在开窍,点燃学生渴望学习的热情。

我在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为本,具体做法如下:

一、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边讲边悟”口语常规训练

1.自我介绍的方法,以学号为序,其他学生在倾听后,针对所写的内容、构思、语言诸方面进行评析。2.讲成语故事,每个学生有一个成语故事积累本,一天一人,成语及解释通过幻灯片显示,每个成语讲述后,请两三位学生造句,将一周的成语连在一起让学生自己编故事。3.以“我喜欢的一句名言”为主题,进行课前演讲,学生自己评选演讲明星。4.读感想日记,让学生聆听一首歌,一篇优美的诗文,欣赏一段flash动画,MTV画面,一幅名画……边欣赏边感悟,即兴作文。当然,课前的训练形式很多,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自我创造欲望,训练他们的语言组织、分析、归纳、评判、表达等能力。

二、让学生做主角,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独立性与自主性,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1.学做小老师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教师的讲授方式也是可以影响学生的,自读课让学生去尝试做小老师,进行探究式学习。如讲授《斑羚飞渡》一文时,让学生从网上、工具书中搜索资料,分组设计讨论题,制定本课的学案,再由同学推选小老师讲课,大家畅所欲言,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在学习新闻时,学生学做小记者、小编辑进行答记者问活动,设计手抄报……

2.课堂上的小辩论刺激了思辨能力。语文教学一方面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而后者更为重要。教师应适当启疑激思,让学生在辩论中求得真解。如教授《猫》一文时,对于主题思想的认识有两种看法,正反双方分组进行辩论,让学生从文中找证据,在辩论中启思,使学生明确阅读同一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吸收更多的思想和营养。

3.语文活动课激发了表演和创造才能。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语文活动课使全体学生都能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激发学习兴趣。诗歌配乐配画朗读,古诗词诵读与赏析,成语接龙比赛,填对联谜语,编辑手抄报,表演课本剧……都非常适合中学生。

学习戏剧单元后排演课本剧,将所学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改编成戏剧表演,学生经过讨论与探究,对角色的把握很到位,根据剧中人物的特点,融入技能情感等因素,将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便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又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及写法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得也很丰满,学生自己组织的评判小组对演员进行评判,使他们的表现欲与创造欲有了施展的机会。

语文活动课为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三、用摘抄的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

初学书法需要描红、临摹,学习写作亦如此。古人谓学问有三偷:浅学者偷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让学生摘抄名篇佳句,积累词汇,进而变成自己的写作本领,达到“妙得规摹变化之境,自成化腐为新之功”的境界。

在丰富学生文学语言的基础上,让他们写自己的感悟与见解,使其对所读文本能够阐发、评价、质疑。由于其知识底蕴、生命体验、学习方法不同,思维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也迥然不同。

刘国正先生说过:“脱离生活,写作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与生活结合,则读有噱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摘抄名言警句,美文佳篇,是间接地感受生活。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人、事、景,细致地描摹他们的行、色、味,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自由练笔,张扬个性。

秋云的变换,秋风的摇曳,秋雨的缠绵,秋霜的多情……再利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缘物生情等写法,只要是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学生的笔下都有一个独特的秋之世界。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变为感性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学习资料,也将作文、周记制作成网页的形式,相互交流评改。学习诗歌单元时,让学生配音配画面,进行诵读比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其自觉学习能力,更需要借助课堂、网络等多种媒体。

理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不断探索、积累、总结、创新的过程,也只有如此执著,才会真正达到叶老所讲的“四能”(即: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境界。

猜你喜欢
活动课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5:26
活动课
孩子(2019年3期)2019-03-12 22:36:46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4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