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2012-01-29 00:41周志莉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生词生字词语

■ 周志莉(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小学)

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好“预习”这把刀,将事半功倍。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着力抓“预习”这一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预习的步骤

1.读。借助拼音反复读生字和生词,特别是多读容易读错的字音。如平翘舌音、前后音、边音、鼻音等,然后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通过反复读来记住生字的读音。

2.划。在这个环节中,要求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2)划出生字词语;(3)划出重点句子,如“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标划过程中,注意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用下划线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用“△”标明,描写优美的句子用“……”,不懂的地方打上“?”。这样形成习惯,到上课时,就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

3.查。凡是要求掌握的生字和词语都应该了解它的意思。有的可以结合课文句子理解,有的可以借助图画理解,但更多的还得借助字典、词典理解。因此,对于生字词语,应该多查字典,了解它们的意思,看看某个生字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

4.想。在预习完生字词的音、形、义以后,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然后结合课后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画下来。最后再想想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有什么疑问并在书上做上记号,以便上课认真听讲或询问老师。这样所学的知识更牢,留下的印象更深。

5.抄。知识积累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知识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预习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二、预习的收效

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

2.加强了自我探索,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强化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对学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

3.及早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样,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平均用力及主观主义的倾向。

4.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学习素质提高。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学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主动思考。学生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如何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也相应提高了。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有的可以通过教学解决,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青少年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由此可见,“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因此,磨好“预习”这把刀,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生词生字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读儿歌识生字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找词语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生字变身
一枚词语一门静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