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问题探析

2012-01-29 00:16:28谢剑桥
职教通讯 2012年20期
关键词:人格院校高职

谢剑桥

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问题探析

谢剑桥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人格状况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社会、学生、学校和就业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面临的的挑战和不利环境,提出了政府、社会和学校都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正面宣传,提高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度与认可度,帮助高职学生的树立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

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面临的挑战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个体自身的身心相和谐、和他人的关系相协调、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相适应。[1]总体来说,当代高职学生大多数都具有国家和社会所期望的的健康人格特征。和普通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一般都比较务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观念;不好高骛远,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大趋势之下,高职学生对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感知也更加敏锐,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善于与人合作,等等。但由于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摸索与探讨阶段,政策和体制还不够完善,这就对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不利环境。

从社会观念来看,由于高职教育是一种相对特殊的高等教育,虽然国家也一再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中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仍然不高,仍抱有一定的偏见。在一些人的眼中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属于不正规、低层次的“另类”教育,有些人由于受传统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甚至认为“上高职的学生都是差等生、高职学生和农民工差不多,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等等。

从高职学生来看,部分高职学生感觉自己进入高职院校是“壮志未酬”,加之某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把自己学业受挫的自卑感归结到学校、社会和家庭,不仅不能安心学习,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经常怨天尤人,得过且过,甚至用极端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

从高职院校来看,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晚,许多高等职业学院都是从一些师范学校、中学和技校合并而成,而且成立的时间普遍比较短暂,学校的管理理念和体制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转型,学校的财力也比较紧张,对教育事业投入的经费有限,难以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职学校的教师也普遍年轻,教育经验不足,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都缺乏像本科院校的实力雄厚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2]

从就业形势来看,近几年,我国毕业的各类大学生比较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虽然现在社会的发展最需要实用人才,但很多单位特别是国家单位还是看重高学历和毕业学校的档次,与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相比明显具有劣势;加上高职院校本身的扩招,在校学生数急剧增加,高职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除此以外,还有中职技校生和农民工抢占蓝领市场,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以至许多学生对自己都产生了不自信和怀疑的感觉。

二、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途径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高职院校

从客观情况看,高职学生普遍都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很多学生是带着高考失利的失落感走进校门的,家长也是因为孩子上层次较高的大学无望后,出于尽快就业的考虑而让他们报考高职院校的。显然,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实际上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待职业院校的。因此,学校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要不断引导他们,使其明确认识到,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它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二者只有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这一点上,政府、社会和学校都应该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正面宣传,以提高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度与认可度,同时,也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经师易,做人师难”等名言警句,就是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风范和魅力,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就是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古往今来,凡是流芳百世的教育大师,无一不是德才双馨者。一线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在平时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教师的言行尽在学生眼底,如果学生发现教师有龌龊或卑劣的人格特征(如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唯利是图、不负责任或者虚荣浮夸的品质),即使这位教师讲课再生动,学生也难以在情感和思想上和老师相融共鸣,他们只会觉得教师的虚伪和庸俗。相反,如果教师自己做人堂堂正正、学识渊博、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实事求是、胸怀宽广、爱憎分明、淡泊名利、关爱学生、民主平等,毋庸置疑,学生会非常尊重他,并且这些人格品质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政治课教师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夯实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运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需要,不折不扣地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把教材上的理论和知识化成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和原则。

(四)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和认同企业文化,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可以使高职学生具备一般劳动者和普通本科毕业生所不具有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的优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受成功企业优秀文化中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感受企业成功人士的人格魅力与过人的魄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理性认识遵守纪律和制度的必要性和吃苦耐劳的价值性,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及紧迫感,从而端正态度,养成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良好习惯。

(五)高度重视对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卓有成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与关爱,才能觉得自己不是学生群体中的”边缘化人”,从而消除一些心理障碍和思想顾虑,使自己健康成长。(1)要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奖、助、贷、减、免”资助体系,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3](2)要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高职学生就业方面的困难,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岗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3)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咨询与疏导工作,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心理特征,掌握他们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以及坚强的意志。

总之,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线的重要后备军和主力军,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健康的优秀应用型人才,提高综合素质,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高职教育战线奋斗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这一神圣的职责。

[1]王琼.高职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08(23):182-183.

[2]葛志亮.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 297-299.

[3]郭伟.浅谈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8(8):52-53.

[责任编辑 李漪]

谢剑桥,男,永城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G715

A

1674-7747(2012)20-0054-02

猜你喜欢
人格院校高职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