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八大抓手”

2012-01-28 22:34黄宏伟
职教通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内涵职业

黄宏伟

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八大抓手”

黄宏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都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如何通过自身内涵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社会吸引力,已成为重要课题。要提升内涵、突出办学特色、实现科学发展,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努力。

一抓发展定位。准确的发展定位,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前提,能帮助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少走弯路。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摸准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以社会需求引领专业课程的发展。积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方面的改革,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内涵”上做文章,在“质量”上下工夫,在“特色”上求突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优发展,从而实现特色立校、特色发展。

二抓专业调整。专业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建设和布局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决定着它的社会影响力。换言之,职业教育通过专业设置来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提高专业质量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对职业教育管理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专业建设必将实现螺旋式上升。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以职业岗位需求来及时、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建立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实行专业设置“有进有退”,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岗位转”。要利用现有一切资源和师资力量狠抓专业精品化建设和品牌化建设,做精做细,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的理念着力打造学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从而带动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水平提升;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专业口径宽和岗位领域宽的专业,应采用“大专业、模块化、弹性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整合知识与能力模块,调整专业培养方向。

三抓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关键,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要求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进一步对接,以职业岗位需求引领课程的科学设置。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调整理论知识内容,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按照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结合的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实践操作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改革要通过开发项目化课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把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精心挑选、分解,合理组织,对接职业标准、按照学生技能培养的规律组织课程内容并安排适当的时序,逐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系列。同时,通过编制易于实施的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抓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通过校企合作途径来实施。黄炎培指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合作育人的教学平台和管理平台,可以积极调动企业资源开展生产性实习和产学研合作,使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从学校延伸到企业,从模拟、仿真的实训场所延伸到真刀真枪的生产场地。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合作教育教学,这不仅使职业院校赢得了更多的办学资源、拓展了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实力,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五抓人才质量。目前,职业教育已进入以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培养学生就业与创新能力,这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让课堂进入社会,把市场带进课堂”,以生产任务为教学载体,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实训环境、真实的过程经历、真实的工作结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学业评价模式。职业院校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开展各种创新技术活动,培养有意愿、有能力的学生成为创业者,成为具备高技能的“小老板”,促进学生就业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学生文化基础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态度,增强职业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抓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也是“软肋”。职业教育需要一支优秀的职业化教师团队,要求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又要掌握职业教育规律。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使学生既可以学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学校教师到企业任职,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到学院任职的校企“交叉任职”制度。通过兼职聘请、企业实践、岗位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建成一支能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水平,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高素质教育教师队伍。

七抓内部管理。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有力武器是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投入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职业院校要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人性化的情怀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全校教职工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实现人生价值。要建立科学、高效、民主的评价机制,比如改革招考制度,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建立新型的考核考试制度,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等。学校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考试分数仅为参考,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指标应放在第一位。要加强教学运行的监管力度,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如建立起校系二级管理的督导制度和听课评课制度,引入企业要素实施教学评价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加强日常行政部门的服务机制创新,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八抓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元素,是师生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总合,是学校办学设施、管理制度、教师行为等内化后积淀出来影响师生思考和处理问题方式的气质品格。职业院校在教育改革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校园环境建设,要将与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引进企业精神文化,如人本文化、诚信文化、责任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进企业管理文化,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积淀具有自身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提升校园文化的软实力。

(作者系浙江贸易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内涵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挖掘习题的内涵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