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素研究

2012-01-28 22:34
职教通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职业高职

顾 京

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素研究

顾 京

通过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分析,对优化专业群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等要素进行论述,探讨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高职;专业群;建设要素;课程体系

2006年以来,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反映出,高职教育是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应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让专业建设更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让学生就业更从容应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重点。而如何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需要,围绕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建设,仍然有待深入探讨。

一、专业群建设要素

专业群建设要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专业教学资源整合等软实力建设为重点,全面规划专业群结构,聚焦专业发展方向,锤炼专业师资队伍,构筑专业建设体系,凝练专业内涵特色。专业群建设涉及多方面因素,既与专业建设息息相关,又要重点考虑集群建设的特性,要从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入手,梳理出专业群建设的要素。要素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的性质。面向服务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力图发挥集群优势的专业群建设,其建设要素可分为核心要素和主要要素。

(一)核心要素

一所高职院所面向的产业及结构、针对的技术或服务领域以及原有专业建设的基础,决定了专业群的数量、专业的组合、核心专业。因此,专业群结构是建设的核心要素。

(二)主要要素

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是专业群建设中的主要要素。

二、依据产业结构,优化专业群结构

詹姆斯·杜德斯达在《21世纪的大学》指出,绝大多数专业教育都要求与专业实践领域建立密切的联系,专业学院趋于紧密迎合社会的需要。专业实践和服务通常也是人们所预期的学生和教师活动中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专业学院和实践联系紧密,这些学校会更快地反映社会的变化。

最近,教育部指出,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显然,高职院校设置专业的逻辑起点是经济、社会需要和产业需要,人才培养规格要考虑就业的需要,专业群的规划更要与产业结构相对应,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根据服务面向,规划专业群

在对区域经济社会、产业情况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要根据传统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业优先,以及学校现有专业基本情况来规划专业群。例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是一所服务江苏省和无锡市、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多学科发展的综合院校。首先,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处于从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产业化转型的历史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为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学院始终坚持围绕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机电类专业设置。其次,根据“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和“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及行动计划(2010-2015年)”,江苏省提出“举全省之力,聚焦无锡”建“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产业成为无锡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培养新兴产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再次,现代服务业是无锡市“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所以,学校共规划了五个专业群,重点建设的有:服务装备制造业升级、“两化融合”需要的机电技术类专业群;服务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物联网技术类专业群;服务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需要的服务贸易类专业群。

(二)以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确定专业群结构

每一专业群要进一步分析专业群的产业背景、服务面向,岗位工作项目要素有密切关联的主要职业岗位群[1],依据“以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这一国家宏观层面编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主要原则,结合现有专业基础条件分设专业,进而明确各专业的行业企业需求、主要就业岗位、技术或服务领域范围等。再选择建设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先进且具辐射性、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统筹整合核心专业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聚集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实现核心引领、全面发展,形成专业群结构优势。例如,无锡职院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群,面对物联网产业潜在的巨大市场,针对物联网产业结构中的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清晰的认识到,随着高新技术在物联网行业内所占比例逐渐加大,物联网企业需要能够解决一系列技术多样性、具体性和综合性问题的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希望他们能具有知识面更宽、能力更强,能胜任传感节点与智能网关产品工艺实施、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的能力。据此,物联网技术专业群确定了面向物联网新兴产业,针对物联网工程项目装调技术、嵌入式技术、软件设计技术、智能设备生产制造技术等涉及的职业岗位群。以原国家示范性高职重点建设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电子技术类专业为基础,规划布局了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群。

二、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抓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专业群更需要以顶岗实习为突破口,探索多种方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顶岗实习”为突破口,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课堂学习与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系统设计在企业的实习学习,让学生接受职业训练,得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专项培养,取得课堂中无法得到的工作经历,从而为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发展。[2]在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入学初设置“看企业、讲专业”认识实习,多接触行业企业中优秀校友,以促进学生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培育职业素养,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积累感性认识。中间阶段安排顶岗实习,学生一方面进入企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普通技工工作,另一方面,同步学习岗位生产工艺、企业质量管理等相关课程。最后一学期设置毕业设计与毕业实践项目,根据毕业实践岗位任务,结合毕业设计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工作岗位具体问题,以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预就业。三次实习与专业课程一起构成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递进台阶,让学生一年级时挖掘出职业乐趣,期待成为毕业生;二年级时建立职业认同感,渴望成为从业者;三年级时形成职业归属感,立志成为行业企业接班人。[3]

(二)深化学分制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依托专业群的资源优势,结合学分制改革,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及差异,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大众化人才培养、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即在专业群中进行大众化人才培养、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分类教育。在实施规范化教学,实现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同时,制定满足部分学生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训练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在核心专业中,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验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普遍性经验,着力于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与职业能力,将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培养拥有国际认可资格证书的创新性高端技能型人才,逐步形成一整套教育质量高、操作性强、特色鲜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方法和模式。

总之,要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共性与差异性,统筹规划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资源建设与配置等,形成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

三、统筹、协调、优化课程,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

基于产业结构的专业群,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集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具有明显优势,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克拉克·克尔在《大学之用》中提出,并不是所有大学都需要包罗一切领域的知识;确切地说,有些大学可能更集中于最需要的以及它们做得最好的方面……总的说来,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可见,科学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资源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工作。

(一)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首先,以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指导,继续应用被实践证明有效的调研、归纳、排序和重组的开发程序,初步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其次,深入分析专业群内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专业群课程组合的范围、方式、重点,分类建设平台课程、共享课程、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再次,根据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要求,调整各专业课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分类

1.统筹安排所有专业均需开设的公共类平台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对教学运行改革影响面广,有利于推进学分制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资源相对容易调配,要通过分级别课程班的分级教学,使各级别的学生都能够有效提高基本科学素养,达到专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文化素质类课程、思想政治类课程、心理健康体育类课程、公共艺术等类课程的统筹安排,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格、心理、身体等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允许通过选修课程进行特色培养。

2.协调多专业共享的课程。这类课程一般为基于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基础的专业群中多个专业共享,是奠定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往往也是教学难点较集中的课程。各专业群应着力于探索既满足专业主干课程需求、符合学科课程基本教学规律、又能有效化解教学难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共享课程的建设。

3.优化专业课程。在现有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首先,要着力探索专业群中服务各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独特性,确保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要着力探索专业群中各专业相近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共性和差异性,建设既满足各专业就业岗位需要、又可供学生按兴趣爱好培养职业迁移能力的开放性选修课程;再次,要着力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专业群的课程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尤其是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

总之,只有通过先梳理专业群中各专业课程体系,统筹、协调、优化各类平台、共享、专业课程,再对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才能获得基于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而结构合理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既能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使专业群在人才需求适应性、人才培养效益性、专业调整拓展性等方面显示集群优势。

当然,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也是专业群建设中的主要要素。实训基地建设应从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出发统筹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应将重点放在按专业群理念下的课程特征来组织教学团队上;数字化教学资源应从使用的视角开发和建设;教学管理要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专业群的管理与组织形式,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

专业群依托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外部生态环境中,其建设、成长则要紧扣主要要素进行自身建设,各项要素在专业群建设这个系统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需要认真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专业适应性,有效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

[1]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78-80.

[2]顾京.高职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高等职业教育,2010(2):44-47.

[3]范唯.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N].中国青年报,2012-02-27(11).

[4]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1):18-22.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教高函[2006]32号)

顾京,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专业教学。

G710

A

1674-7747(2012)11-0001-03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