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 伟 王 梁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个体农民在信息获取、规则制定和市场博弈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的脆弱性使其在进入市场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鉴于此,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合作社道路成为当务之急。
新时期赋予供销合作社系统新的任务与使命。供销合作社成立60多年来,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基本方向,是一个自下而上联合合作的合作经济组织。上世纪末以来,供销合作社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全面改革和资源整合,承担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任。国发40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利用供销合作社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来自基层,实践经验丰富,但在经营方法、管理技术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匮乏,这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从业者的能力。在合作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必须积极参与,发挥自身的合作经济优势,制定行业规范,培训大量满足合作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于专业合作社培训需求,在2012年7月下旬在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培训班上,对培训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学员中既有各地供销合作社的基层干部,又有专业合作社的从业者。
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当前培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卷的填写结果,得到排名前6位的问题,包括培训内容偏重理论,联系供销合作社业务较少;培训时间不足,权威性有待提高;政策法规的讲解不深刻;专业合作社品牌塑造与营销管理不足;专业合作社成功案例的讲解与探讨欠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有待提高。第二部分是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中,最缺乏哪方面的知识。经归纳总结,调查对象的知识困境主要体现在贷款融资渠道匮乏,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资金匮乏的困扰;从业者欠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对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和成功案例有很强的学习需求;现代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知识亟待加强;财政支持项目的申报程序不甚清楚。
综合问卷结果来看,当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做强。课程设计围绕做强这一主题展开,从经营思路、管理规范、资金筹集等方面着手。具体来说,对专业合作社培训提出以下5点建议。
一是建议开设短期的专题性培训,把专业合作社的实务操作、政策法规讲解、品牌塑造与营销管理、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成功案例、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破解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难题等6门课程纳入培训计划并作为专项研究课题。
二是为切实提升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建议开设系统性的主题培训。培训主题分为合作社组织建设与合作社经营能力两种类型课程。
合作社组织建设培训课程侧重于提升专业合作社的正规性和规范性,推广标准的专业合作社管理规范,引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业合作社经营者管理素质提升、沟通能力提升等课程。合作社经营能力培训课程围绕营销专题展开,开设农产品营销策划、农产品包装与销售技巧、农产品销售渠道开拓、网络时代的农产品营销等营销类专项课程。
三是加强对 “新网工程”项目申报程序和 “新网工程”优秀运作案例的讲解。 “新网工程”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作为总社举办的惠民工程,在专业合作社培训中应详细介绍 “新网工程”项目的申报程序和优秀运作单位,这样一方面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明确申报程序,另一方面能够对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
四是由于我国地域和农业产业差别比较大,专业合作社种类非常多,在培训组织形式上,建议送教上门,减少专业合作社从业者的培训成本,同时根据地区属性与行业类别,在培训中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增强此课程的竞争力与适应性。
五是为确保培训效果,建议培训与结业考试相结合,实施合作经济管理师(专业合作社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提高学员的重视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