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颖(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一元的,而是多维的、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教学意外?能否将“山重水复”的尴尬转变为“柳暗花明”的惊喜呢?笔者结合课例,对如何有效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意外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阐述。
开放的课堂,教与学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相融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中,体现在自由民主的师生对话中。而对话过程中,教师巧用追问,敲打出智慧的火花,能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认知在碰撞中汇聚和融合,这样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是新知生成和建构的前提,这样的融合,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为了共享和创造。新的视野会在这样的对话中徐徐展开,新的观点会在交流中重组与生成,新的价值会在共享中意义倍增。
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我指导学生从人物语言的字里行间发掘潜含的言外之意,一位同学突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丁举人家的东西就偷不得呢?”这个问题本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但是思考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还没有开始回答,学生们已经讨论开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丁举人是鲁镇有权有势的人,偷他家的东西不会有好结果。这个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理解得不够深入。为了引领学生挖掘出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我发出了这样的追问:“很有道理,孔乙己不就为此被打折了腿吗?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孔乙己真的就不知道偷丁举人这样有权有势的人家是有风险的吗?”学生们回答:“他可能会知道。”我接着问:“那他为什么还要偷呢?”学生们认为,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也有可能是心理不平衡,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凭什么丁举人有权有势,而自己却一无所有。我借机指导:“哦,原来这里‘偷’还是一种抗争。”
师生对话到此,文章内在的思想性、隐含的深意都已被挖掘出来。文本挖掘得深,教学就显得有力度、厚重,主体间的有效对话促使学生进行深度解读。在相融相生的对话中,在教师巧妙的追问中,学生的生成也就不会只停留在肤浅的表层。长此以往,从语言中品悟,在阅读中思考,便会形成一种自觉习惯。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们的智慧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在巧妙一“拨”下熊熊燃烧,尽显其个性、灵性,从而带动整个课堂“灵动”起来。
在教授《口技》一课时,正当我讲解到口技表演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发生火灾、救火的场面时,一位学生马上提出了他的疑问:“老师,我觉得这个情节不是真实的,肯定是虚构的,哪有人这么神通广大,能一个人发出这么多种声音?”他一说完,马上就有别的学生附和。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变了这堂课的设计模式,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开展下去。我问学生,你认为口技人有没有这么高超的本领呢?说出你的理由。这一问不要紧,有很多学生举手发言。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是真的,因为课文开头就说‘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个‘善’,就说明这个人的功夫不一般,所以他能发出很多种声音并不奇怪。”另一位学生马上起来反驳:“老师,我认为他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一个人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一齐发出这么多声音;另外,小说本来可以虚构,我认为作者在这里夸大了这个口技人的本领。”他一说完,学生们都点头默认。我马上提问:“你们赞同哪种说法呢?”这时,我们班上的语文课代表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因为这个口技人确实技艺不一般,如果技艺普通,也就没必要记载下来。但是不是真的有课文中说的这么出神入化,却有待考证。老师,您不是经常说,文学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作者也有可能对一些情节进行了虚构,像课文中救火的场面,有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的想象,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堂课虽然没有按照我预设的流程完成,但是顺着学生的问题层层追问,一样达到了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布卢姆曾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意外,处理这些“意外”时,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学会随机应变,为学生让出空间、时间,给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偶有“意外生成”,也会被风吹雨打,或者冷冻处理。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努力营造出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为意外生成的产生提供了沃土,但是身处灵动课堂环境的教师更应该依据学生情况,准确把握情势,巧妙地“导学”,将课堂出现的意外问题巧妙地与教学目标相互结合,有机实现“顺学”与“导学”的相融合,这样的处理思路才是值得追求的。
曾看到过教学《狼》一课的一则案例,其中一个细节让人不禁拍手叫好。教师提问:“你想对文中的狼说些什么?”一个学生的回答显然有悖文本思想:“你太聪明了,我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看出狼很有智谋。”马上就有不少学生在底下议论。教师先是一愣,接着问:“从这里你看出了狼的聪明,让我们留心文中句子,看看这只狼在哪里打洞,这个洞通向何处?”学生回答:“在柴草堆打洞,想从后面袭击屠户。结果身子进去一半,便被屠户‘断股毙命’了。”教师进一步问:“这个洞是它自掘的,它通向哪?”学生齐答:“死亡。”教师借机点拨:“自掘坟墓,正如《红楼梦》中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位同学,你现在还认为狼聪明吗?”
教师机智的点拨,使学生领会到文中的情感倾向,控制了错误认识的生成。这个案例的可贵之处是巧妙地“导学”,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奉送“真理”,也不听之任之,而是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探究因素,追问暗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一群孩子在课堂的“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新的活动不断生成,课堂里除了教师没有一个大人,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教师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去,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教授《天上的街市》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看第一节,‘天上的明星现了’,我现在把‘现了’换成‘亮了’,行不行?”一个学生用天文学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做了回答,认为只能用“现了”而不能用“亮了”。面对这一意外生成,洪老师没有放任学生继续从天文学角度展开讨论,而是对课堂生成作了转化和提升——洪老师高兴地说:“好,能将科学知识用于语文。因为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而且既然称为‘明星’,本来就是亮的嘛,这儿用‘亮了’是重复。”接着,他又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处理使得语文课堂坚守了语文阵地,也散发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管教师预设时有多么周到的考虑,都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可能的变化。教师凭借教育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机智生成,适切调整,一方面要立足学科特点,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可通过随机评价的手段适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只有这样的过程才是活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而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不仅需要教学机智,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