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明菊(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灵之光的折射,能够使读者获得阅读的快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为什么对批作文如此头痛?因为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视觉和听觉处于休眠自闭状态,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作文之前就翻阅大量的作文书、背范文,不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因而作文总是胡编乱造,远离真实,复述经典,材料类同。这样,很多学生作文没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没有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作文不能与现实生活对话,作文内容、思想情感远离真实,或者照抄别人的作文材料,或者复制他人的思想情感。因而写不出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好作文。
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脑有四个功能区。这就是直觉功能区、记忆功能区、判断功能区和想象功能区。写作就是调动这四种功能、运用语言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写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大致有这样几种: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几种能力贯穿于搜集材料、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修改文章等写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挥洒自己的心灵,语文老师就要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能力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心理能力。那么,我们应从哪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心理能力呢?
人脑的直觉功能区,主要通过对直观、感觉和知觉获得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感性认识,这种能力即观察力。观察力就是保证成功地进行观察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能动地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艺术家具有在平凡中发现美的能力,海涅称塞万提斯具有“魔力出奇”的眼睛。观察力不是天生的,它要靠不断地丰富知识(包括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和长期的观察训练而形成。我国传统的写作教学,也一向重视培养观察力。梁启超认为“观察要求其普遍而精密”,“未动笔之前,先要观察事实和事实的关系”;茅盾指出“故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诸问题(包括所谓‘炼字’在内),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工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叶圣陶也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
培养观察力,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有个形象的说法,叫“练眼”。艺术家对自然和社会的敏锐观察并非由于他们生了与众不同的“慧眼”,而恰恰是他们刻苦“练眼”的结果。所谓“练眼”,是一种以视觉观察和视觉记忆为主的训练。不仅绘画,写文章也一样要“练眼”。作家艾芜提出:“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种练眼,不仅初学写作者要做,就是许多老作家也一直不间断地在做。十月革命前高尔基流亡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时,已经是知名的作家了,但他还和另外两个俄国作家一起玩锻炼观察力的游戏。他说:“我是一个文学工作者。这个职业逼着我注意琐细的事情,这个义务已经变成习惯了,有时候是一种讨厌的习惯。”把作家的观察力训练经验与我们的学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学生埋怨自己缺乏生活材料、作文无内容可写,就是不会观察,没有练好眼,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在观察的基础上,需要对得来的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判断,再根据作者的生活经验和哲学、艺术观点,加以提炼、集中和概括……这种在作者头脑中进行的复杂而艰苦的劳动,就是思考。写作过程中这一阶段极为重要,如果说观察是基础,思考就是关键,它往往决定了作品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第一流的文学家、艺术家,往往用脑子想比动手干的时间要多得多。达·芬奇说:“让劳作跑在思考之前的,一定是个拙劣的画家。”作家杜鹏程在他的《日记》中也说,写作的过程就是认识加深的过程,要使认识加深一层很不容易,因而写作也就很不轻松。
如果说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起点,那么思维则是写作的重心、写作的关键。观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动的、丰富的感性材料,然而这些材料还不能算成品。从观察生活到写出文章,中间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而思维则是其间必经的通道和桥梁。文章立意高下有别,甚至相差悬殊。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在于作者思想水平各异,在思维上下的工夫不同。
感觉和知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是人类认识过程中最初向世界伸出的触手。但是人们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感知觉阶段,要完全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还必须经过思维。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有些人把零碎经验当做最高认识,不懂得零碎经验还有待于我们用思维来加工整理,这种人好像蚂蚁一样,只知道采集,不知道把采集得来的东西加以制造。另外有些人则完全不顾实际经验,单用自己的主观思想构成一套空中楼阁,这种人好像蜘蛛一样,只知道从自己嘴里吐丝布网。”培根认为真正的认识应该像蜜蜂一样,既能从外面采集,又能将采集来的东西酿制成蜜,而不再是花。这样一个意思,郭沫若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也曾连用四个比喻加以表达:“蚕食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牛吃草而出奶,树吸壤而生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毫无价值的生活材料的堆砌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生活缺乏思考,不会通过思维对生活材料进行重组、提炼、升华,像蚂蚁一样,搬来食物放在洞里不加以制造。
可见,真正称得上是文章的东西,不应是感觉材料的任意堆砌,它凝结着作者思考的汗水,闪耀着作者思辨的光辉。一篇文章的写作,很像酿造美酒。通过观察从生活中摄取的物象,通过阅读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通过时间的流逝沉淀下来的生活哲理,都是“酿酒”的原料。这些原料在人的头脑中混合、发酵,到一定时机,酝酿成熟了,沁人心脾的美酒自然流出,一篇文章就这样诞生了。这酿酒的发酵过程,正是写文章的思维过程。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创造过去未曾遇到过的、或将来才可能出现的形象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说,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组而建立新的表象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表象,就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当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感知某种外在事物之后,这种事物的形象会印在人的头脑中,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还会重新浮现并组合。想象实际上就是表象的运动过程。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的神经环路分为四个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想象区(包括联想)。人生下来以后,不是所有的神经环路都能自然发挥思考作用,而要靠经常使用。那些不经常进行思考的神经环路称为空白环路。儿童富于想象,就是由于对想象区使用频率比较高,空白环路比较少,长大以后,使用频率降低,想象力就减弱。一般成年人对于前三区的神经环路使用频率较高,而对想象区使用频率较低。一般只用了想象能力的15%。想象力的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由于这个区使用频率较低,开关“生锈”,常常造成“短路”现象,因而想象能力较差,不但不能产生灵感,就连正常思路也会因此中断。作文教学领域的情况正是如此,多年来,我们比较重视写作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想象力训练长期排不上号。学生缺乏想象力,也难怪文章写得死板老套、枯燥无味了。
当然,写作心理能力除了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还包括记忆力,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记忆力使用过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学生面对作文为什么无话可说、叫苦连天,只能凑满字数、勉强应付,或者复述经典、材料类同?就因为他们不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描写生活,提炼生活,更缺乏想象能力。可见,作为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心理能力是多么重要。于漪老师说:“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个性人格才能得以发展,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好作文。
参考资料: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吴思敬《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北京出版社。
3.于漪《中学作文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4.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