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惠(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文化的教学”,它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引领学生亲近母语、增长言语智慧、获得心灵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教学智慧。
一个闷热的下午,我走进课堂准备讲《季氏将伐颛臾》这篇文言文时,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看着一脸倦容的学生,我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转而提出一个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和珅最初为什么会得到乾隆的赏识吗?”教室里顿时骚动起来,学生们脸上都写满了好奇与兴奋。接着,我请一个平时喜欢研究历史的男生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乾隆在一次外出途中,突然接到报告“缅甸要犯逃脱”,乾隆责问手下,当时无人能答,只有和珅反应灵敏,于是乾隆大喜之下马上将他升了职,至于具体的对话内容他就没有印象了。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他们的“对话”:
(乾隆责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和珅应声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
看着这两句文言对白,学生又议论开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突然有个学生恍然大悟:“这句话原来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看着学生兴奋的神情,我知道他们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课本上了。
应该说,这种“灵机一动”的收获是颇为丰富的,且不说课堂因此而活跃起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因此而更全面,单从课堂教学效果上来看,这样的方法既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打通了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而我也因为这样的经历,开始留心探究如何使语文课堂充满教学智慧。
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读书境界”,并使课本学习回归生活的本真,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从而使他们的心智获得滋养。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进入”和“回归”呢?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智慧所在了。不同的文本应该有不同的选择,而在这其中,抓住“文本细节”是极为有效的。教学中,细节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容小觑的。
课文《亡人逸事》中有一处细节:“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这处细节如能“深挖细掘”,必将很好地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心灵沟通。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要论方便,直接寄往自己家里,不是比寄往她娘家更方便么,你们怎么看?”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就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中的“旧式婚姻”“封建婚姻”“礼教观念”“夫妻情分”“幸福的笑容”等关键点上,从而对旧式家庭中尊卑长幼有序的礼教观念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同时也真切体会到孙犁的这一番考虑虽然微乎其微,却正因其细微而见出深情、见出对妻子设身处地的体谅;夫妻恩爱,对对方的体谅与关切远比外在的热烈表达更耐人寻味。可见,抓细节可以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
“勤老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过去“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线形结构是捆绑学生和教师课堂创新的绳索。叶圣陶有句名言:“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他认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因而,他主张在教师“导”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笔者认为,简约化、“板块式”的结构才是师生课堂对话、探究的平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编排结构,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现实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并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对于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相遇这一情节的分析,我们往往会通过几个连续的问题带动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1.周朴园在谈到三十年前的鲁侍萍时,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还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2.鲁侍萍为什么要否定周朴园的这种说法呢?3.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鲁侍萍“现在还活着”而“境况很不好”,并且问他“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4.鲁侍萍表明身份后,周朴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似乎在启发学生思考,可事实上恰恰替代了学生的探究式阅读。我尝试简化这些连环套式的问题,相对集中地安排了三个步骤:1.鉴赏:你认为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相关台词来加以品味,并把你阅读时的感想写在台词旁边的空白处。2.交流:找一个同学,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片段,然后谈谈你对此台词的解读。3.课后继续阅读《雷雨》全剧,然后写下你对周朴园的评价。
这样安排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独立地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其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化形象的感知为抽象的理性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又是问题的参与者,潜在的好胜心、表现欲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得以表现出来。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事实上,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也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课堂语言、正确处理学生在思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惑和发现,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
如果有的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能一下子就答到点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师应当妥善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给他们向前迈进的动力。当学生的回答精彩到位时,教师更应该充分加以肯定,因为教师的评价可以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是激励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有时,学生也会在课堂上生成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时,教师灵动的引导不仅能保护学生质疑的勇气,更能使“节外生出的小枝”开出绚丽的花朵,成为课堂上的新亮点。
一位教师在分析《鸿门宴》课文字词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与一生彘肩’的‘生’怎么解释?”他刚说完,周围的同学就笑了,有的就忍不住插嘴道:“‘生’就是生的,没烧过的。”那位同学脸涨得通红,辩解道:“生的怎么吃啊,也太野蛮了吧!”这时候学生们都议论开了,说什么的都有,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似乎被破坏了。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如果敷衍了事,就可能错失一个动态生成的亮点。于是教师启发道:“这个生彘肩是项羽赐给的吗?”细心的学生马上注意到了前后两句话的细微区别:项王吩咐“赐之彘肩”,捧上的却变成了“生彘肩”,据此类推,前面吩咐“赐之卮酒”,捧上的却变成了“斗卮酒”。一字之增,阴谋毕显。这一大杯烈酒,看你如何对付?这一条生猪腿,看你如何下咽?不饮不吃,岂非露了胆怯,而且有负项王?这分明是项羽的手下存心捉弄樊哙。不料,樊哙一一挫败了对手的阴谋。他咬碎钢牙,把生肉和仇恨一起吞下去。司马迁仅仅增了“斗”“生”二字,把紧张的暗斗、范增手下人的阴谋、樊哙的粗犷无畏充分展现出来,写活了一个场面,写出了几个人的性格。可见,只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课堂语言,善于随机应变、创造性地发挥,语文课堂定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样的变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教学中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让语文课堂充满教学智慧,这也是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