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彩珍(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它被誉为“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压全唐”“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现代诗人闻一多更是称赞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认为“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这样的盛赞,恐怕有些人并不十分认同,但至少由此可见其艺术价值的珍贵和在诗海中地位的崇高。面对这样高的评价,教师在教学时也感到困难,如何让学生融入到张若虚所营造的唯美意境之中,如何把诗歌幽美的意境和情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领悟诗歌的哲理美,体会那哀怨悠长的情思,这些都成为了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对《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将这些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美好世界中,与诗人产生共鸣。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上课一开始,我先播放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伴随着古筝优雅的旋律,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你来到江边,在你面前是浩渺的江水,在你头上是一轮孤独的明月,在你耳畔拂过的是和煦的春风,在你的身边是月光笼罩下的梦幻般的花林。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我问:“大家步入春江花月夜了吗?”学生回答:“有些感觉了。”
这一环节,我借助音乐和想象,先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迎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做好了准备。
在赏析诗歌内容时,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感觉诗歌写得很优美,但美在哪里?怎么表现这种美?却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想,如果将新接触到的诗歌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歌来解释,“以诗释诗”,唤起学生已有的赏析体会,也许就能让学生将那些不可言传的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春江花月夜》第一部分“月之景”时,先让学生自由回答最喜欢哪一句,当说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时,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我便让他们思考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诗句,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两首诗有相同的意象“海”和“明月”,有了海的映衬,明月更加空灵、气势更为壮丽。而且学生还主动比较了两者的差别,《春江花月夜》的气势更为恢宏,因为这里的月是随着潮水一同涌现。借助想象,便可以领略到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另外,这两首诗里还有一个相同的动词是“生”,而不是“升”,“生”字体现出了月和海潮活泼的生命热情。因此,有了张九龄的这句诗,学生不但理解了《春江花月夜》中这句诗空灵壮丽的意境,而且通过比较不同点,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本句诗宏伟的气势。
在赏析《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月之感”时,我觉得首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共鸣,因为有些道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是诗人还是普通人,都是共通的,即面对自然界中永恒的东西,如明月、江水,人往往会引发哪些感慨?学生马上把苏轼的那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背了出来,有了这个共同的感情基础,即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后,为了让学生明白本诗感慨的独特之处,便于得出结论,我挑选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和曹植《送应氏》中的“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这两句诗来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相比较,思考两者在人生态度上有何区别?学生经过比较,发现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这句表现出了生命的传承,比前者多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少了颓废和绝望之情,由此读出本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部分“月之情”,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离愁别绪,因而能唤起学生共鸣的句子就更多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一部分我们关键是领悟诗人如何展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我让学生重点赏析思妇的思念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我问学生:“这是怎样的思念呢?我们有没有类似的诗句可以相映衬呢?”一个学生立刻想到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能够说出这句诗,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了。那是一种往复回环的思念,是一种诗意的痛苦,可谓“不思量,自难忘”,又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学生随之慢慢步入了这样一种感情氛围之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愁思,我还展示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不同的诗句,相似的愁思,让我们体会到了那种缠绵哀怨的诗境。但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诗情中如何体现这点呢?我抓住了“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一句,这又跳出了哀怨的范畴,让我们想到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像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哀而不伤,具有永恒的普遍性。最后,“落月摇情满江树”,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
通过以诗释诗,先把这首诗的感情普遍化,再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的独特之处,使其在领悟这首诗意境的同时,又深化了对此诗的理解,还可以把难以言说的感情用恰当的句子表达出来,这也是拓宽学生思路的一种好办法。
本节课最后的大环节是写作实践,它是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与检验。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由景到情或者由景到理,力求文句语言优美,有自己的见解。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并流畅表达出诗歌的意境,为了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把握程度,我让他们把自己设想成诗人张若虚,或是诗中的一个人物来写诗歌的意境,这样不仅写起来简单,而且角度新颖、容易出彩。还可以带入现代思想,进行比较,说一下古今的不同。
为了让学生明白我的目的,我还示范写作了一小段:月点春水,漾起阵阵涟漪;月洒花林,闪耀点点银光;月满江树,勾起缕缕情思。站在水边尽情欣赏,心情顿觉舒畅。抬头仰望月儿,它还是那样无私地奉献着,为黑夜增添光明,为人间营造宁静和谐。它孤独但快乐着。
有了抛砖引玉的段落,再让学生本着“孤句(孤段)压全篇”的精神,力争写出一些亮点,不用很多,但要有深度。写作压力小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比较高涨,也就会对这首诗作更为深入的思考,并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也写出了几个比较好的短文片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已经初步到位——有的习作意境阐释较好,有的习作引发的思考较好、角度较为新颖。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散文。尽管这次片段写作没有非常出色的文章,只是小的片段,但这样的尝试至少能让学生明白写文章的几点要求,一要语言优美,二要有思想。只要勤于练笔、乐于思考,我们身边有许多可以写作的东西,而且学生可以写得很好。另外,我觉得教师的示范朗读和下水作文对学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鼓励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