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幽径悲剧》解读

2012-01-28 12:39:21潘玉生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藤萝幽径悲剧

■ 潘玉生(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

下文试用关键词分析法来赏析季羡林先生的优美散文《幽径悲剧》。

一、毁灭

毫无疑问,藤萝的悲剧在于它的毁灭。然而先生并未直接写藤萝,而是先写其生长环境——幽径的一切景致在大师的笔下拥有了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春天听群鸟啾啾,呼朋引伴;夏天看红荷映日,绿波潋滟,秋天赏苍松翠柏,遍山枫叶;冬天观白雪皑皑,松柏抖擞。但要说最美的,还是一株古藤萝。看季先生的描写:“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瞧,它隐匿于树丛中,给人们馥郁芬芳而不炫目;色、香、味俱全,寂寞地开着花、长着叶,用心装点着这个世界。但大师来不及高兴就开始悲痛了,这株古藤被莫名地虐杀了,“成了吊死鬼”,而尚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痛啊!花朵的微笑如刀割般在剜着大师的心!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恰是初春,藤萝初绽紫色小花,刚开始用微笑迎接阳光,就这样匆匆地被砍了,再也不会有新的花开出来。藤萝死了,悲剧发生了,张牙舞爪地露出了狰狞的面孔。那藤萝成了枯干的死枝,垂在半空,微风缓缓吹过,幽幽地摇晃着,摇晃着,好像随时能伸出手来扼住路人的喉咙,似怨恨又似悲鸣地控诉它的冤死!

二、孤独

大师是孤独的,面对美的毁灭,孤独无助,唯有哀愁;面对美的呵护,落寞无友,唯有坚守!

目睹藤萝被毁却无计可施,捶胸顿足后只剩下悲苦。这条给大师带来无穷快乐的幽径竟变成了一条令他无法释怀、毛骨悚然的地方,从“人生还不完全是荆棘丛”到“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的转变,仅是一刹那的工夫。每次经过幽径,他都仿佛听到古藤的哀怨和哭泣,经受着心灵的拷问、良知的折磨。藤萝早已不是一棵古树,而是大师情感的寄托,心灵的慰藉。

想起了《清塘荷韵》中的“季荷”,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叶竟跃出了水面,铺满了半个池塘。放眼望去,满目的绿荷红蕖,撩云逗雨,映日迷霞。在这里,大师已经将荷叶幻化成生命意象,和藤萝一样,被视作生活的挚友,在藤萝和荷叶面前,先生可以托付心灵、颤抖灵魂、舔舐伤口。只是两者命运不同,一个被毁,一个唯美。

现在,藤萝毁了,面对惨状,先生所能做的只有孤独地流泪,然后闭上眼睛,疾步而过,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先生的孤独还在于世人都醉了,他却独自醒着。

在先生眼中,藤萝已不仅是一棵古树,它成了历史和文化的负载和见证,它的最终被斫如同人们最终摒弃了自然,摒弃了历史与遥远的精神回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毁美的愚氓与被毁的藤萝又有何异?整天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却忘了最根本的东西,这可是人们的精神之魂和生存之根啊!

整个燕园目睹此树的只有大师一人,只有他一人在为这棵古树悲伤哀叹。是啊,人们要关注的事太多太多,谁又会在意一棵树的生与死呢?大师发出了“奈何,奈何!”的慨叹,“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苍凉的天宇下,一个老人寂寞地行走在追美护美的路上,踽踽独行的背影和深深浅浅的脚印正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最后成为一个点……

三、愚昧

别忘了,悲剧发生在燕园,发生在北大!

那是怎样的所在?那是近代中国思想运动的发祥地,多种思潮的传播地,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地,是莘莘学子朝思暮想的精神乐土!藤萝被毁的悲剧居然发生在这样的圣地,叫人怎能不扼腕叹息?人们以那愚昧的、丑陋的心灵和眼睛,无视美的存在,毁灭着这“无罪”的美丽。北大尚且如此,何况别处?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庸常的忙碌中,哪里有什么闲情逸致来关注身边的真、善、美?

藤萝之悲发生在九十年代初,但二十年后的今天,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弥漫的毒气、刺耳的噪声、浓厚的灰尘,让人不堪忍受;无休止的过度开发,使原本茂密的森林变成濯濯童山;钢铁森林喷吐出来的滚滚浓烟,遮天蔽日,使原本蔚蓝的天空混沌不清;川流不息、日夜排放的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江河湖泊游鱼不生。这一幕幕,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幽径悲剧”的再演!愚昧的人们啊,究竟要将世界变成什么模样?

季老一生埋首躬耕于古文字这片坚硬的土地,他偶尔到散文这片田地里散散步,便留下不少隽永的文字。幽径悲剧,道出了大师对古藤命运不幸的伤感,对人们热衷于自己的名利却缺少悲悯情怀的遗憾,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怜惜。三重悲剧的铺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志爱美、矢志护美的高尚灵魂。读过美文,唇齿留香、思绪飞扬,似乎听到了大师发自心灵的呐喊:行走的人们啊,请放缓前行的脚步,关注身边的美,带上它,一同前行!

猜你喜欢
藤萝幽径悲剧
伟大的悲剧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9:56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网师园的岛屿、深山与幽径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4
藤萝之歌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18
前行
藤萝架下的童年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20
一不留意(二)
登翠微峰
公家之藤萝
爱你(2017年13期)2017-11-15 01:21:51
昔日,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