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玲 陈晶晶
补肝汤加味治疗肝血不足筋痹型膝关节痛
廖小玲 陈晶晶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膝者,筋之府也。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以及“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肝藏血、肝在体合筋”等理论启发,用《医宗金鉴》的补肝汤加味治疗肝血不足的筋痹型膝关节痛,取得满意效果。
膝关节痛;筋痹;肝血虚证;补肝汤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膝关节痛的患者,尤其是上下楼梯、蹲下及起身时出现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的现象往往是与关节周围组织病变相关联,而X线拍片显示骨性改变不明显。中医骨伤科教材明确指出:“筋主要是指筋膜、肌腱、韧带,还包括皮下组织、部分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膝关节的僵硬、屈伸不利往往是由于经筋的粘连、挛缩引起;也就是中医常说的筋挛缩,属于痹症中的筋痹型。笔者用《医宗金鉴》补肝汤加牛膝、桑寄生治疗肝血不足的筋痹型膝关节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1一般资料62例观察对象均全部来自本院门诊,为2008年2月~2012年2月。其中女性54例,男性8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5岁;年龄25~40岁10例,40~70岁52例;病史在2个月至15年不等;半年内3例,半年~1年22例,1年~10年35例,10年以上2例。
1.2诊断标准
1.2.1诊断要点膝关节的掣痛、筋急拘挛、屈伸不利。
1.2.2肝血虚表现参照《中医证候辨治规范》[1]主症:眩晕,视物昏花,或雀盲,肢体麻木,筋脉拘挛,面色淡白少华。次症:胁肋绵绵作痛,筋惕肉膶,爪甲枯脆,口唇指甲淡白,耳鸣,月经量少而色淡。脉舌:舌质淡,脉细。
1.3治疗方法以《医宗金鉴》补肝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木瓜、酸枣仁、炙甘草)加桑寄生、牛膝为基础,临症时依患者体质阴阳偏盛衰的不同、病邪性质而随症加减。如兼有风寒湿加独活;兼有湿加薏苡仁;兼有热加秦艽;兼有气滞血瘀加郁金或鸡血藤;痛甚加乳香、没药;活动受限严重者加透骨草、伸筋草;下肢肿加五加皮、桑枝等等。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连服7剂为1疗程,一般治疗为2~4个疗程。
2.1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
2.2治疗结果62例患者,治愈 50例,好转 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7%。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筋痹的病因较为复杂,外因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筋脉,或外伤劳损;内因为禀赋不足,素体阴虚血少,筋脉失养;也有内外合犯致使筋脉不利,而成筋痹。而肝血不足的筋痹型膝关节痛起病较缓,悠悠难解。由于肝血虚,对筋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不足,有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润动表现。在不活动时膝关节隐隐作痛,活动时抽掣疼痛,韧带有拉紧样感觉,屈伸不利。可伴有面白无华、头晕、视物模糊、爪甲薄而脆等肝血虚的表现。部分患者尚有耳鸣、腰膝酸软等肾虚表现。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可见筋病在于肝,肝血充足,筋膜得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故《素问•五藏生成》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又根据《景岳全书》所说:“凡阴虚血少之辈,不能营养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凡此之资,总属阴虚之症,盖精血不亏,则虽有邪干,亦断无筋脉拘挛之症。”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能生津,酸甘化阴,肝“体阴”不足时,用酸味药能助其肝阴,补其不足,即所谓“补用酸”。
补肝汤源自《医宗金鉴》,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酸枣仁、木瓜、炙甘草组成。有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作用;主治虚劳属肝血虚者;以头晕,目干畏光,视物不明,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舌淡,脉细为辨证的要点。本方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柔肝;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合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之功[3];且木瓜具有舒筋活络之效,并善走下肢。因肝肾水木同源,同居下焦,水能涵木,根据虚则补其母的治则,加用补肝肾的牛膝,味苦、酸,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牛膝既能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又能引药到下肢(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为治腰膝下肢病症常用药。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补血通脉的功效,对肝肾不足的痹症尤为适宜。因此用补肝汤加牛膝、桑寄生治疗肝血虚的筋痹型膝关节痛时,只要是辨证准确,定能疗效好。
[1]冷方献.中医证候辨治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54-5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28.
[3]冯泳,彭雪红,杨卫平.临床常用方剂手册[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424.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科,广东广州 5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