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1-28 07:16焦小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矿业资源企业

■ 袁 颖/焦小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资源经济与产业化研究中心,南京 210007)

1 海外资源开发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矿产资源。而资源的短缺日趋严重,不仅约束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矿业企业的快速成长。为了突破资源的约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投资于国外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面对变化莫测的国际矿产品市场及矿业资本市场,企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业全球化带来的转瞬即逝的机会,以增加企业的自身价值。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出现了衰退,国内外矿产品市场需求骤然下降,铁、铜、铝、铅、锌、镍等主要矿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暴跌,但却给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矿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十六大提出了“走出去”战略,提倡要在继续大力“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大胆地“走出去”,来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近年来,国家通过增加海外勘探基金预算、资本金注入、股权收购优惠贷款、税收抵免优惠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国内矿业企业从事海外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

在全球发达经济体需求微量增长、新兴经济体需求大幅上升尚需时日、政府的大力扶持的情势下,我国海外矿产勘查开发将有10至15年蓬勃发展期,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积极做好海外资源的开发运作。

2 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近几年,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获得资源、开拓市场、获取技术、品牌建设等动机的驱使下,诸多中国资源型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企业战略,并购的频次、范围不断扩大,金额不断增长,日益成为跨国并购中活跃的主角。

在全球经济阴霾不散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在全球并购市场独占鳌头,并购活跃度显著上升。投中集团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案例数量191起,同比上升38%;总披露交易金额71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从2011年出境并购案例数量来看,能源及矿业、制造业、IT产业居前三位,分别占比29%、14%、6%。从2011年出境并购交易规模来看,能源及矿业、化工、食品饮料分别占比70%、6%、4%。在近几年的海外并购中,能源及矿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11年依然延续了这个趋势。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达711.43亿美元,其中能源及矿业出境并购金额为499.62亿美元,占比约70%。

中国是资源紧缺型的国家,自然资源是实在的东西,金融资产是虚拟的,应该抓住资产价格较低的时候进行资源并购。但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据统计,近7成的海外并购是失败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着如企业规模偏小而致并购实力有限、政府管制过多、缺乏并购法律支持、企业并购融资渠道狭窄、缺乏有效的中介机构支持、东道国政治上的敌意和干扰以及熟悉海外并购业务的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3 我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矿业企业正加速进行海外投资,然而其海外资源开发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1)海外资源开发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缺乏对境外投资管理的统一信息平台。目前,我国企业获取海外资源开发信息渠道较少,除了年度国际矿业投资大会和各企业私人渠道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沟通交流和管理平台,同时也没有对我国鼓励海外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及各投资国的资源概况、投资环境、市场状况、投资程序、文化状况等有一个综合的信息支持平台,导致各企业各自为阵,单枪匹马闯市场,成功企业的经验难以传播,使得我国资源严重浪费、我国企业缺乏国际投资经验与国际竞争力、政府的支持政策落实力度不够等。

(2)缺乏对项目投资的科学理性评价。首先,许多企业盲目地投资海外资源项目,而不管投资开发海外资源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朝着其战略目标迈进。其次,对项目所在国的资源禀赋、政治法律环境、投资政策乃至劳工政策等总体情况调研分析较少,阻碍对投资项目的科学合理地评价。最后,缺乏对项目自身的资源品质、评估价值、外围的基础设施条件、销售市场条件等内容的评价,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的收益与未来经营的风险。

(3)国内企业间缺乏合作精神,甚至发生恶性竞争。近年来,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去”投资海外矿产资源项目,常常遇到几家企业同时竞标投资同一个海外项目,经常出现多家企业相互抬价争抢同一个项目,最终抢到了项目,但是投资成本很高,投资收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国内企业在与海外企业谈判时,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国内企业之间也缺乏合作精神,对于好的矿业项目,一家企业的投资成本较高,完全可以由多家企业共同合作投资该项目,另外,由于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对项目信息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国内企业之间能力和经验的不同,也需要进行合作共同投资开发项目,如投资机构、地质勘查机构、钢铁等下游制造业企业等可以通过合作来降低海外投资风险,而实际上国内企业合作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的案例相对较少,大都是独自投资海外项目。

(4)海外投资风险较大,国内企业控制风险能力弱。我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资源风险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成败,对方提供资料不真实,地质勘探程度不够,我方专家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不仔细,未按程序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评估,没有进行矿产验证等都可能导致资源风险超出预计。政治风险目前已成为我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项目所在国各派政治势力角力、蓄意勒索、政权更替以及对我国怀有敌意等原因,项目所在国会对特定项目设置特别障碍,造成投资项目难以实施下去。市场风险包括矿山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矿山建设成本的变化,也包括汇率、利率等波动。市场风险对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产生较大的影响,是投资并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若市场风险控制不好,将给投资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进而造成投资的失败。此外,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投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方在与我国企业合作或者交易过程中存在着缺乏诚信的表现,如隐瞒项目实情、暗中与第三方再进行合作、无合理理由单方面取消交易等造成我国企业蒙受损失。

4 我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分析

综合来看,我国矿业企业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三大主体,即政府、行业和企业,具体涉及到国家政策、体制、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等各方面。

4.1 政府方面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我国商务部应加强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审查和监管,对企业海外并购加强引导,对损害我国相关产业和利益的并购要严格禁止。国外企业间的并购对我国重大经济利益产生不利影响时,要将其纳入我国反垄断法的审查范围。国家应把对外商务、外交、金融等政策与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结合起来,形成一致对外的局面。政府和驻外机构可利用各种资源,为国内企业寻求境外合作伙伴搭建统一的信息交流指导和资金运作平台,提供各国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投资机会等,允许拟“走出去”的企业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组织专家组对境外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对切实可行的项目,落实购置矿业权及开发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经费。

4.2 行业方面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和行业指导体系。积极培育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规范的中介服务。同时要组织相关的国际资源运作专家来研究海外开发的诸多模式并给出适合“走出去”的最佳时机,以实现整个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行业运作。

培育规模大实力强的骨干企业“走出去”。在与多领域企业广泛联合共同发展的同时,要积极调整优化涉外经营的主体结构,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战略。对有实力有条件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对在外经业务上业绩突出、技术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走出去”积极性高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创造良好的内外经营环境,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4.3 企业方面

一方面,加强“走出去”的前期调研,对项目自身价值和项目所在地区的政策法律环境做深入的分析与判断,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另一方面,针对“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可采用多种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资源情况等综合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同时,在投资市场、投资领域、投资主体等方面实行多元化,采取独资开发、与其他国外矿业公司或国际财团合资经营的方式。在筹、融资上采取多种形式多方融资,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在项目规模上,做到大中小项目并举,推行资源合作开发、联合探矿、联合采矿、共担风险,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此外,企业也应重视对各类金融风险的防范,目前国内企业海外资源类投资多以国家政策银行贷款,海外的矿山收益大多以美元结算,其中的汇率风险也是较大的。企业要在国内外各级政府以及行业组织的指导下,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选择适合自身特性的开发模式来增强企业海外运作的价值。

5 结束语

我国矿业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走出国门,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矿产资源的供应,但是,国内相当部分矿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和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除了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硬”差距外,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各国对资源的竞争与控制等都对国内矿业企业 “走出去”构成了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我国矿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运作模式,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外矿产资源。

[1]郭朝先.中国企业“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64):9-18.

[2]罗涛.海外资源开发阔步前行[J].中国有色金属,2007(8):21-23.

[3]廖运凤,金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与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7(4):35-37.

[4]王斌,程运才,陈建宏.关于中国矿业发展海外投资的研究[J].采矿技术,2007,7(1):97-99,102.

[5]王文创.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模式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4):73-76.

[6]钟朋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五种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6(10):3-8.

[7]刘义圣,吴倩倩.福建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探讨与对策建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48-151.

猜你喜欢
矿业资源企业
企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企业
企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