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确统计科室平均住院日

2012-01-26 16:02王玉贵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住院日日数出院

◆王玉贵 朱 雪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责任编辑:姚 涛

平均住院日(Average Length of Stay,ALOS)指一定时期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1]。随着医保、新农合参保率的不断提升,许多医院都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为加快病床周转,各医院都把平均住院日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并与评先评优挂钩。为确保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顺利实施,切实降低平均住院日,有必要对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统计进行深入探讨。

1 现有科室住院日计算公式存在问题

目前,平均住院日的计算公式为: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总人数。该公式适用于某一时期医院整体平均住院日,但对科室进行绩效考核时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该公式没有把病人转科情况考虑进去。假如一个在外科住了较长时间的病人转入内科治疗后出院,内科就可能因住院日较长,导致该科室平均住院日超标[2],以致各科都愿意转出病人,而不愿意接收转科病人。有些科室甚至强制转科病人先办出院手续,然后再以入院病人身份入院。现行医保、新农合政策对新入院病人都有报销起付线,而这样做会让病人多支付一个自费额度,从而降低了医院信誉和病人满意度。另外,转科的危重病人会因此延误救治,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3]。

因此,有人提议对此公式进行改进:科室平均住院日=科室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科室出院总人数+转科人数)。但此公式仍然有局限。首先分子仍然包含病人转科前的住院天数,对于住院时间较长的转科病人,转入科室不愿意采纳;其次分母中加了转科人数,但并没有剔除重复转科人数,这样易造成科室反复进行转科操作,使科室平均住院日的指标统计失去意义。

2 病人转科情况分析

近几年,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跨科治疗、跨科协作也越来越多[4]。通过对某院2011年度出院病人分析,有7.5%的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了转科,4.19%的病人转科次数不小于2次。转科次数达到2次或2次以上时,有5种情况:一是病人转回原科;二是病人转到第三个科室;三是病人转回原科后又转出;四是病人在两个科室之间反复转科,如病情反复总是转向 ICU,病情稳定后又转回;五是假转科。假转科有3方面原因:(1)科室有时为了方便记帐,临时将病人转过来,记完帐后再转回去;(2)已转走的病人,因病历未完善临时转回,完善后再转出;(3)护士操作错误,在电脑上把不该转科的病人作了转科操作。假转科的共同特点就是把病人转出后又很快转回,一般不会过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转科行为具有客观性、随意性和反复性等特点。

3 科室平均住院日精确统计探讨

3.1 计算公式设计

综合考虑以上5种情况,提出如下计算公式:科室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在某科室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者中在某科室住院人数)。

出院者在某科室占用总床日数,即全院所有出院患者在某一科室所占用的床日数合计。不管患者是否从某科室出院,只要该患者在某科室实际住过院,则在该科室所占用的床日数就纳入计算。

同期出院者中在某科室住院人数,既包含从某科室出院的患者,也包含在该科室住过院后又转往其它科的人数。对于同一病人多次转入转出,所涉及科室均只计算一人,不重复计算,这样可有效避免假转科情况的干扰。

3.2 实现方法

该计算公式考虑了特殊情况,具有科学性,但在实现上确有困难,分子分母统计都比较繁琐。实际工作中,病人转入转出比较频繁,情况也比较复杂,若人工进行统计,确实很难实现,但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升级,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则较容易实现。

3.2.1 分子实现设计 出院者在某科室占用总床日数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够区分并统计出转科病人在各科室的实际住院天数,因统计时不可能逐个病人统计,所以需要找到批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中,无论患者怎么转科,每天晚上都只能在一个科室过夜,并且由过夜科室收取床位费,而床位费是由HIS系统自动生成,因此统计患者床位费即可,即患者占用总床日数。考虑到护士可以调整患者床位费或患者有包床或包房情况,在统计时只统计床位费大于零的记录,并以住院号、住院次数、发生日期、科室等为关键字段,用 Distinct函数进行重复过滤,确保患者床位费每天只有一笔。这样患者住院天数与床位费记录数便会一致。将某一时期内(如一个月)全院所有出院患者的床位费记录,以床位费执行科室为关键字段进行分类计算统计,即可得到出院者在各科室占用总床日数。

3.2.2 分母实现设计 同期出院者中在某科室住院人数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够统计出转科病人,并剔除重复转科和假转科现象。住院病人每天必定产生床位费,因此可以按是否在相应科室发生过床位费为条件,判断病人是否在此科室住过院。对3.2.1进行重复过滤后的床位费记录再利用,选择住院号、住院次数、科室3个字段,并以此为关键字段,用Distinct函数再进行重复过滤,就可得到出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所经历的科室的记录,这样便把假转科和重复转科的人次都剔除了。然后以科室为关键字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即可得到同期出院者中在某科室住院人数。

根据以上方法,及时在HIS系统中编写存储程序,设定执行日期,每月自动执行一次,即可实现科室平均住院日的自动精确统计。

4 讨论

由于住院病人转科现象不可避免,现实转科操作又具有随意性和反复性,增加了精确计算科室平均住院日的难度。新计算公式以收取床位费科室作为出院者占床日科室,把患者转科前住院天数计入原科室,转科后住院天数计入转入科室,切合实际,有效剔除了假转科和重复转科现象。

新公式与原有公式比较,对一部分科室如儿科、妇产科变化不大,对内科、外科、肿瘤、康复、中医科室影响较大,特别是中医、康复、肿瘤科平均住院日下降明显。这些科室住院病人转入多,转出少,转入病人中许多已在外科住了很长时间,若按原有公式计算,科室平均住院日很长。采用新公式计算,全院各科室普遍能够接受,病人也得到了正常治疗,理顺了业务流程。

此公式既适用于核算一个病区也就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也适用于包含有几个病区的临床科室。因该公式有效剔除了同一科室内多病区病人互转情况,也防止了同一科室内部“假转科”现象。

新计算公式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运用1年多来,得到了临床科室的支持与配合,使医院对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的考核落到实处,化解了矛盾,调动了广大临床人员主动降低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用此计算公式进行同一口径对比考核,使科室平均住院日下降的同时,医院整体平均住院日同比也降低了0.68天。

[1] 昆 瑜,范少真.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几点思考[J].中国病案,2011,12(8):43-44.

[2] 赵庆倩.转科影响科室平均住院日及病床周转次数评价的解决方案[J].统计与管理,2011(2):32 -33.

[3] 王爱民.转科不及时 延误诊疗遭赔偿[J].中国社区医师,2011(15):24.

[4] 郑心印.某院1999~2006年出院病人院内转科病例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7,14(3):217 -219.

猜你喜欢
住院日日数出院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1961—2016年汛期东天山北坡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心内科代表性病种入院及住院日无效性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