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银素 袁 冬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属中医学“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热力可使中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消肿利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本文观察中药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疗效及护理,现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患者,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5~55岁。本组全部病例均有明显腰腿痛,下肢放射痛。本组全部病例检查主要阳性体征为L3~L4、L4~L5、L5~S1棘突间及椎旁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背伸肌力减弱。
1.2 治疗方法
1.2.1 患者准备 先查对患者,评估疼痛部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取得合作。评估患者体质及心理状态等。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熏药部位,观察患者熏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并清洁局部皮肤。
1.2.2 熏蒸床及药液准备 准备MD-99C型电脑熏蒸床,打开药槽,将中药熏药药包(由生川乌、生草乌、川牛膝、千年健、徐长卿、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防风、苍术、红花等组成)放到药槽内,加水到指定刻度。打开电源开关,设置熏蒸温度于45~50℃,当药液达到预设温度时即可开始治疗。
1.2.3 操作方法 铺一次性床单于熏药床上,协助患者松解衣着,充分暴露熏药部位,协助患者摆合适体位于熏蒸床上,注意保暖,屏风遮挡,保护隐私。熏药过程中及时询问病患者温度是否适宜,有无不适。熏药时间一般为30 min,结束后,清洁局部皮肤并擦干。协助患者衣着,护送回病房。嘱患者勿剧烈活动。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及患者感觉,详细记录熏药后的疼痛情况。疗程一般为20 d,每日1次。
1.3 护理要点 操作前应正确评估患者,皮肤溃疡、局部皮肤感染、患有皮肤病的患者禁用;熏药床清洁消毒,治疗单一人一单,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注意保暖;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觉,温度过高易造成烫伤,温度过低起不到治疗作用,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老年患者感觉迟钝,温度不宜过高;治疗结束,扶患者起来,擦干治疗部位,休息片刻方可离开,防受凉感冒,防寒邪入侵加重病情。
治疗1 d疼痛明显减轻19例,3 d内肿胀疼痛明显减轻12例,治疗过程中疼痛减轻18例,有1例出现局部红痒,过敏现象,停药后症状消失,余未见不良。效果明显。
中医学认为“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医部全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疼痛主要是由于腰部劳损后,局部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水湿运化失常,瘀血阻络,瘀久化热,湿热郁结,凝聚而发。本疗法中所用中药为中医骨伤经典方[1],方中生川乌,生草乌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生牛膝有活血通经功效;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功效;苍术、徐长卿有祛风散寒功效;千年健、透骨草和五加皮有祛风湿,舒经活络,消肿止痛功效;伸筋草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经活络功效;红花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功效;乳香能调气活血,定痛,追毒;薄荷能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樟脑能通官窍,利滞气,辟秽浊;大黄能攻积滞,清湿热,具有凉血、祛瘀解毒作用[2]。中药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疼痛,通过药与热的协调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舒筋缓急。热能疏松腠理,加快药物吸收,提高疗效,同时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
[1] 张安桢.中医骨伤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
[2] 高学敏.中药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