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云 马民凯 陈彩莲
(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县 072350)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类既有遗传因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室、右室或双侧心室腔扩大为临床特征,心脏收缩功能降低。笔者比较观察了扩张型心肌病不同证型超声心动图的区别。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符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0例,男性139例,女性101例,每个证型各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对照组年龄31~68岁,平均(45.88±7.06)岁。 心气虚弱组年龄 32~69 岁,平均(46.83±7.25)岁;病程 6 个月至 7 年,平均(4.18±2.10)年;合并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4例。心肾阳虚组年龄 35~65岁,平均(46.42±7.51)岁;病程 3 个月至 10 年,平均(4.36±2.20)年;合并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3例。阳气虚脱组年龄30~66岁,平均(44.74±6.95)岁;病程 5 个月至 10 年,平均(4.18±2.10)年;合并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4例。气阴两虚组年龄35~65岁,平均(40.42±6.83)岁,病程 9 个月至 16 年,平均(6.36±4.20)年;合并高脂血症7例,糖尿病1例。痰浊痹阻组40例,年龄28~62岁,平均(43.83±6.11)岁,病程 5 个月至 9 年,平均(4.18±2.10)年;合并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2例。心血瘀阻组年龄35~65岁,平均(46.42±7.51)岁;病程 3 个月至 10 年,平均(4.36±2.20)年;合并高脂血症4例,糖尿病4例。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按照文献[1]执行。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文献[2],分为心气虚弱、心肾阳虚、阳气虚脱、气阴两虚、痰浊痹阻、心血瘀阻6证型。心气虚弱:心悸气短,动则加甚,乏力自汗,容易感冒,舌淡苔白,脉沉弱或沉细稍数。心肾阳虚:心悸气喘,动则尤甚,尿少浮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或数疾无力、或促、或结代。阳气虚脱:气促不能平卧,虚烦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微欲绝、或促、或结代、或怪乱无常。气阴两虚:心悸心慌,气短乏力或有心翳胸闷,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促或结代。痰浊痹阻:心悸气短,咳嗽喘息,痰多色白,胸闷纳呆,烦恶呕吐,舌淡苔腻,脉滑或弦。心血瘀阻: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胸胁胀闷不舒,或痛如针刺,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痛甚,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结代。
1.3 观察方法全部对象均采用美国惠普HP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由彩超室医师专人操作,利用仪器内部计算机自动设置,进行实时录象和拍照。探头频率2.0~4.0MHz。检查时患者取平卧或半侧卧位,先常规观察各心脏切面后,用彩色多普勒测算左心室内径(LV)、搏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1)LVD:心气虚弱组、心肾阳虚组、阳气虚脱组、气阴两虚组、痰浊痹阻组、心血瘀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与心气虚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肾阳虚组与心气虚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气虚脱与心肾阳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SV:心气虚弱组、心肾阳虚组、阳气虚脱组、气阴两虚组、痰浊痹阻组、心血瘀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与心气虚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肾阳虚与心气虚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气虚脱与心肾阳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LVEF:心气虚弱组、心肾阳虚组、阳气虚脱组、气阴两虚组、痰浊痹阻组、心血瘀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与心气虚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肾阳虚与心气虚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气虚脱与心肾阳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各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心气虚弱组比较,▲P<0.01,▲▲P<0.05;与心肾阳虚组比较,*P<0.01。
组 别 SV(mL) LVEF(%)心气虚弱组 69.38±10.56△ 39.03±5.58△n LVD(mm)40 58.60±2.48△心肾阳虚组 51.24±9.24△▲ 28.53±5.03△▲40 63.44±4.32△▲阳气虚脱组 40 72.53±5.61△* 40.68±7.29△* 20.49±5.39△*气阴两虚组 40 60.48±4.90△▲▲ 57.32±6.58△▲ 38.68±6.21△▲痰浊痹阻组 40 59.03±5.58△ 67.53±8.13△ 37.27±5.48△心血瘀阻组 40 57.54±5.46△ 66.37±7.04△ 36.46±5.77△对照组 40 45.50±3.50 85.62±7.21 74.62±6.21
扩张型心肌病属中医学 “心痹”、“心咳”、“心水”、“心胀”、“心脏衰弱”、“心衰”等范畴,其发病以正气虚弱为其先决条件和根本原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或察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正气内亏,致使卫气不能固护于外,营气失守于中、六淫邪毒则乘虚而入,传入于脉,内舍于心,由于失治、误治,邪毒久蕴于心,引起心脉瘀阻,血运不畅,渐致心体胀大。继而心气耗散,心阴受损,终致阳气虚衰,心脉瘀阻,水湿泛滥。对于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主要是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医师的经验,存在主观性较强,差异较大,缺乏客观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等不足,无法进行标准化治疗。因此,通过研究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不同证型的表现,对中医诊断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赵淑杰[3]研究表明,无论心气虚还是心阳虚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异常,即与正常人比较,心阳虚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LVEF明显下降。其升高与减弱程度与心阳虚的3个阶段呈正相关,即从心气虚到心阳虚到心阳脱,心功能损害逐渐加重。李越华等[4]研究发现,冠心病阳气虚衰证的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较心血瘀阻、痰浊壅塞证有明显下降;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证SV较痰浊壅塞型有所降低;同时阳气虚衰组射血分数(EF)较其它组降低,表明了心功能的不正常。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全身的血在心和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鼓动无力,难以推动血液在心脉内的运行,心气虚证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心力则出现舒张功能明显下降的改变,正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心气鼓动无力,血脉则运行不畅。扩张型心肌病辨证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心气心阳不足,在二尖瓣血流频谱的指标中心气虚组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尤为明显。由此可推测,左心室功能不全与心气虚、心肾阳虚、阳气虚脱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多普勒超声检查科作为扩张型心肌病不同证型之间鉴别的有效客观指标。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282.
[2]黄春林.心血管专科专病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1-312.
[3]赵淑杰,尹永杰,陈颖.心阳虚辨证规律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550-1551.
[4]李越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之间关系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9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