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虹 李冬梅 李可建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是影响该病致残率、病死率的关键。目前,具有益气作用的刺五加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并有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本课题组
2006年系统评价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之后便密切关注着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注意到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为使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证据更为充分,有必要对原有系统评价进行更新。
1.1 检索方法以“刺五加注射液and中风”为基本检索策略,在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MEDLINE、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及 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CTR)检索相关研究(省略具体检索策略,期限截至2011年12月)。
1.2 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者;符合全国第4届(或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中风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认缺血性中风,且病程在30 d以内者;试验措施为使用刺五加注射液者;判效标准明确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改善等评价中的一项者。(2)排除标准:随机分组概念描述不正确,如出现“随机设立”、“随机单盲法分组”、“随机选定”、“随机抽样分组”等字样者;半随机分组者;出现干扰或沾染者;相互对照者;外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等所致的脑血管疾病者。
1.3 纳入研究质量采用Jadad评分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3分为高质量研究。
1.4 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选取相对危险度(RR)及率差(R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计量资料选取加权均数差(WMD),均计算99%可信区间(99%CI)。采用异质性检验估计纳入研究是否来源于同一总体,并根据此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研究进行合并统计分析。另外,采用倒漏斗图估计发表偏倚。上述统计过程应用RevMan4.2.10实现。统计结果为阳性时,手工计算需治疗患者例数(NNT),手工计算失效安全数估计统计结果的稳定性。
2.1 纳入研究概述共检出相关研究307项,依据题目、摘要等题录信息筛除明显不合格的文献49篇,剩余文献中有4篇无法找到原文,纳入待评价研究,最后收集原文献共254篇。因设计方案为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不符、试验措施不符、相互对照、一稿两投等原因,筛除不合格研究238篇。最终16项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本系统评价[1-16]。
所有纳入研究均在国内进行,无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16项研究共纳入患者1209例,平均样本数为76例,患者年龄36~80岁,男性多于女性。所有纳入研究均有明确公认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中风,病程均在30 d以内。所有研究均未明确病例脱落与剔除标准。各纳入研究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均相同,试验组加用刺五加注射液。所有纳入试验均明确疗程,10~30 d。所有研究采用1995年 (或1986年)全国第4届(或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为判效标准。无基线状况不一致及脱落病例报道,无并发症及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评估报道。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2项研究介绍了随机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1,6],所有试验随机方案是否隐藏均不详;均未介绍是否采用盲法;所有试验是否进行长期疗效的追踪观察和随访均不详。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得分均小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
2.3 倒漏斗图见图1。以总有效率比较的RR值作倒漏斗图。
图1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比较的RR漏斗图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见表1。15项试验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的计数资料,以总有效率为效应指标作Meta分析。
2.4.2 2项研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2。
2.5 统计结果稳定性检验
2.5.1 敏感性分析 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中逐一排除某研究,重新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与未排除前的结果比较,临床及统计学意义均无质的改变。
2.5.2 失效安全数计算 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失效安全数为104.64。
2.6 不良反应纳入文献中6篇未报道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其余10项研究报道未出现不良反应;1项研究[15]报道试验组出现鼻衄2例,齿衄1例,对照组出现鼻衄1例,其PetoOR(99%CI)为 2.70(0.20,36.66);1 项研究[8]报道试验组出现头痛 2 例、皮肤瘙痒3例、皮肤潮红2例,对照组出现头痛3例、皮肤瘙痒2例、皮肤潮红 1 例,头痛 PetoOR(99%CI)为 0.52(0.05,5.46),皮肤瘙痒 PetoOR(99%CI)为 1.19(0.11,12.75),皮肤瘙痒 PetoOR(99%CI)为1.56(0.08,32.28)。 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或药物滴完后消失,未出现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病例。
表1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表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既有临床意义,又有统计学意义,且统计结果稳定性较好,提示刺五加注射液对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效。
有研究报道试验过程中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出现鼻衄、头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其PetoOR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其症状较为轻微,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或药物滴完后自行消退,提示刺五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纳入研究的Jadad评分均在3分以下,说明纳入临床试验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随机方法不明确,随机分配方案不隐藏,造成选择偏倚的可能性较大;未采用盲法,造成信息偏倚的可能性较大;患者依从性情况未介绍,脱落及剔除标准不明确,均可能降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另外,倒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可能性较大、潜在的临床异质性、失效安全数较低显示统计结果稳定性较弱、存在待评价研究等均可成为影响本研究统计结果的负面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现有临床证据提示刺五加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安全性较好。另外,潜在的临床异质性、纳入研究质量较低、待评价研究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上述结论。在今后评价中,尚需密切关注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研究动态,及时纳入、更新本系统评价,以便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本系统评价无利益冲突。
[1]杜贤兰,贾长海,秦绪,等.刺五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04,6(6):431-432.
[2]吴胡明,陆瑾如,鲍聪.刺五加合活脑灵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8):478.
[3]王志一.刺五加治疗32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97.
[4]邝先奎,张效功,韩建中.刺五加治疗脑血栓形成52例疗效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3):55-56.
[5]王岳屏,谌剑飞.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191-192.
[6]彭从健,钟培金,刘和强,等.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732-733.
[7]秦培森,朱维亮,刘克英,等.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成药,2001,23(7):500-502.
[8]吴映曼.刺五加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辅助治疗脑梗塞60例[J].海南医学,2002,13(11):37.
[9]于安红,吕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28例[J].中国药业,2002,11(8):70.
[10]叶丹妮.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3,24(10):封 3.
[11]龙明照,龙明智,江黎明.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37-38.
[12]肖长裕,彭从健,钟培金.刺五加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12):2024-2025.
[13]徐沛文,裴红民.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 56 例[J].中国药业,2003,12(5):66-67.
[14]李东晓,卢海燕,李惟国.降纤酶、刺五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37-38..
[15]姜克家,茆华武,潘怀富.西医常规疗法加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6):384.
[16]贺敬贤,张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疗效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1998,1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