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针灸——认识上的偏激

2012-01-25 04:26:52李瑞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2期
关键词:两法小腹灸法

李瑞金 陈 华

(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浙江 桐乡 314501)

针灸两法同时产生于很古的石器时代,它们的产生共同构成了祖国医学体系原始雏形的主体。在现代医学观点上,二者均可以纳入“物理疗法”的范畴,在应用上,相辅相成。然而两者之间毕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点。

1 针灸治疗的比较

从作用上看:针—适用于泻,灸—适用于补。从工具上看:针—金属,灸—艾叶。从刺激方式看:针—机械的,灸—温热的。从刺激深度看:针—组织深层,灸—皮肤表层。从术后现象看:针—小红点,灸—红晕或起泡。也正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这些特殊性矛盾,特别是作用上的矛盾,于是引起了历代医家和国外针灸学者对针于灸的作用产生了争执与认识上的偏激,有人以为针的作用大,有的认为灸的效果好,意见分歧,莫衷一是。

2 针灸治疗的“对立的统一”观

正确而全面的认识针灸,应该具有“对立的统一”观。一方面既要承认针与灸是各有所长的对立存在,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两者是相得益彰的统一整体。

2.1 临床应用——灸法

一妇人,年30余岁,患痛经多年,痛的时间多在经后痛,虽不甚剧,往往持续数天,缠绵难愈,痛时小腹喜按,平时患者自觉下肢和小腹特别畏冷,天气转冷时就要比别人多穿一条裤子。按以往治疗痛经多以针法取效,因此施术,竟全无效果。乃改用艾灸关元、中枢等穴,患者顿觉舒适异常,继续灸了一个多月后追踪随访,并无复发。

又一慢性哮喘患者,病十余年,平时喉间喘鸣,声如电锯,呼吸困难,行走尤甚,每遇气候骤变时发作,而发作时间多在晚上,呈现颜面苍白,呼吸极度困难,胸部窒闷异常,不能平卧。每次发作约持续数小时之久,过后精神倦怠。据此,以补土生金降气法,取足三里、丰隆、肺俞、气海、天突等穴针七八次,仅有微效,后改用艾灸(穴位不变)10余次后,患者食欲增加,体质渐盛,平时呼吸也不觉有什么困难了,甚至可以日行数千里。继续灸了十余次,病状基本消失,并未发作。

足生鸡眼病,用针治疗则毫不见效,而用灸患部则最多三次可愈,并无复发现象。

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事实。这些例子充分表现了灸法的特殊功效,在一定范围内确为针所不能及的。

2.2 临床应用——灸法

曾治一牙痛患者,因畏针,乃为灸颊车,下关、合谷等穴,灸后痛反增剧,结果还是用上穴针愈。

又如四肢末梢的疮疡症,在成脓时,患者每感剧痛不堪,在所患的同一经脉上下用灸就不能止痛,而用针则立奏奇功。

也不能否认针法也有它独到之处。

3 体 会

总之,针灸两法,即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双管齐下”。《黄帝内经》中针对不同病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 “针所无为,灸之所宜”(《灵枢·官针》)。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中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可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在于医者应灵机应变,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两法小腹灸法
蒸鱼两法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务问题探究
企业拖延整改应急部门“两法衔接”除隐患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6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6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6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保健与生活(2020年1期)2020-05-07 09:22:42
睡前的养生秘笈
养生月刊(2017年12期)2017-12-16 02:16:29
宣贯落实新“两法”,促进油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