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妹妹
(南平市第一医院供应室,福建 南平 353000)
再生医疗器械上常附着体液、血液及分泌物等有机物,如果得不到彻底清除,会阻断灭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降低甚或抵消灭菌因子作用,造成灭菌失败。而且还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危害人们的健康。为提高清洗质量,减少院内感染,保证灭菌效果[1]。从2010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无泡多酶清洗剂+弱碱性清洁剂清洗回收的医疗器械,效果满意。
1.2.1 清洗方法
将回收科室的医疗器械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有锈迹的器械先行除锈,将器械的轴节全部打开均匀摆放于清洗篮筐内。对照组用低泡多酶清洗剂按1∶600配比,放入半自动超声清洗机内清洗,连续3d,随机抽取每天第1、第3、第5篮筐内的器械进行效果观察。仍用相同清洗机,将清洗槽用水反复冲洗,一星期之后,直至循环水及清洗槽内完全没有泡沫为止,再放入试验组医疗器械用无泡多酶清洗剂+弱碱性清洁剂各按1∶500比例配比进行清洗,也连续3d,随机抽取每天第1、第3、第5篮筐内的器械进行效果观察。均经冲洗、洗涤、漂洗、上油、烘干程序。
1.2.2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1为有显著差异。
1.3.1 检测方法
专人对清洗后的器械先采用目测法紧接用镜检法进行清洗质量效果检测。目测法:指不借助任何仪器对器械进行的裸视检查。镜检法:用放大15倍带光源的放大镜对器械进行检查。
1.3.2 清洗效果判定标准
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光洁、无血渍、污渍和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2]。否则为不合格。
对606件污染医疗器械采用两种清洗方法。
从清洗效果来看,以无泡多酶清洗剂+弱碱性清洁剂的试验组清洗效果较好。两种清洗质量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种清洗方法效果比较
再生医疗器械应用无泡多酶清洗剂+弱碱性清洁剂提高了清洗质量。多酶清洗剂含有蛋白酶、脂肪酶、糖酶和淀粉酶等,能快速彻底分解附着在医疗器械表面的血渍、脂肪、粘液和组织蛋白等多种有机物[3]。弱碱性清洁剂对各种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现象[4]。二者联合应用,更有效地提高清洁效果。清洗后医疗器械光洁度高,符合金属器械类的清洗要求。传统有泡酶清洗剂产生的泡沫会阻隔酶与器械上的污物直接接触,使附着的有机物不能彻底清除[5],清洗后的器械不爽滑,有的甚至造成器械腐蚀而产生锈斑或锈蚀[6];而且清洗机排水管易被泡沫堵塞或无法排尽,进水时发生报警;清洗时泡沫还阻挡视线,看不清水面下的器械,使清洗人员被刺伤、割伤等危险机率大大增加;且遗漏于篮筐下的细小器械(如小螺丝、微细器械等),可造成术中器械不全的难堪局面;还有漂浮在空气中的泡沫易带出污染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危及清洗人员的健康;终末漂洗时需用大量的纯水方可将泡沫冲洗干净,造成纯水浪费。使用无泡酶清洗剂+弱碱性清洁剂清洗器械可避免以上不足,使清洗后的器械光亮如初,保证了清洗质量,为消毒灭菌提供了保障,有效地减轻了清洗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5],防止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王华生,孙雪莹,梁树森,等.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33-5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WS]310.2-2009:3[S].2009.
[3]索继江,蒋礼恒,魏华,等.医疗器械酶洗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27-10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WS]310.1-2009:4[S].2009.
[5]洪玉琴.无泡多酶清洗剂在供应室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2):187-188.
[6]黄靖雄.清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