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华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云南 蒙自 661100)
泌尿外科专科生实施人性化临床教学
王雪华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云南 蒙自 661100)
目的探讨对泌尿外科专科护生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影响。方法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48名专科护生针对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探讨分析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否合理,是否更有成效性。结果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后,在学习环境上满意度达83.7%,教学内涵的满意度达87.6%,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达91.6%,语言沟通上的满意度达85.4%,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达77%。结论对泌尿外科专科护生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极大限度的调动了专科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提高了临床教学的质量,进一步的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护理教育;专科护生;临床教学;人性化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护理事业的日益进步,护理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理队伍学历层次成了护理教育的方向[1],还有专科、本科护理教育在现代护理教育发展中日趋显示出重要性[2],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但由于专科护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年龄上,在19~22岁,正处于思想成熟阶段,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及独特的个性;在学历上,都有正规受教育的过程,理论知识更为扎实;在人际上,为人处事更为成熟;他们承受压力的韧度和适应性较中专生更强。使其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的过高期望值存在落差的心理。另一方面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的原因及工作特殊性,既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又担任着临床教学工作,教学时间和精力分配不足。再者,由于护理专业的特点,专科护生的专业认可度低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对专科护生的临床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临床上教与学的不协调发展,均影响着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活的资源加以开发,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正视人的需求,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的个体价值[3]。其本质在于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引导人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4,5]。针对专科护生的特点,根据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到让老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本人将“人性化管理”这一理念应用于专科护生的临床教学中,探讨“人性化管理”运用在专科护生临床教学上的成效,是否能提高专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具有合理性。
2008至2010年48名在泌尿外科实习护理专科生,45名女生,3名男生,年龄19~22岁。
根据我院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实施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从学习环境、教学内涵、教学方式、语言沟通、人文关怀五个方面。入科教育及带教计划、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及营造轻松学习氛围方面(学习环境),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师生关系融洽度程度(教学内涵),指导理论联系实践程度、指导临床正规技能操作的程度、注重新理论新知识新业务传递的程度、鼓励性批评教育方式、作出科小结及反馈意见(教学方式),用语规范、交流沟通程度(语言沟通),尊重人格及维护自尊方面、了解思想及生活动态方面、关爱程度(人文关怀)等十四个项目进行实施。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48名专科护生对实施该种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问卷是根据泌尿外科实施人性化式的临床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自行设计。每个项目均采用1分~3分三级评分(1分为很差,2分为一般,3分为很好),得分越高,说明教学质量越好。满意度是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值与总分值相比求得。满意度<25%为满意度低,≥25%且<50%为较低,≥50%且<75%为高,≥75%且≤100%为较高。问卷的调查采用不记名填写形式,填写完毕随即收回。本次共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为93.75%。
将所有的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统计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见表1。
为护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少护生不良情绪的有效保证。护生入科时,由于环境的陌生,以及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不熟悉,往往表现出紧张、焦虑等不适应情绪。创造人性化环境,由护士长进行入科宣教如科室的工作环境、科室主要人员的介绍、物品位置的摆放、科室的规章制度以及带教计划和要求。减少因环境的陌生所带来的紧张和不适应情绪,使其更快的溶入新的工作环境中,消除不安心理。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使护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把见习、实习所需要掌握的内容落到实处。实施后,专科护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83.7%。
在师资力量上,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带教的质量。在选择护理带教老师方面,我科采取教师选拔人性化,即采取“主动报名,从优选择”的方式。挑选出热爱教育事业并且具备良好的教师风范,崇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的护理人员担当,以充分发挥带教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结合,使临床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理解更为深刻,从而达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更好结合。另外,针对每名专科护理实习生在入院前指派好一名导师,由有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护师以上的人员担任。导师应多关心专科护生,可以互留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交流,及时了解护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有问题时应及时协助解决。
在师生关系上,融洽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临床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临床教学的质量。以往由于上下级关系使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仅局限于临床知识之间的探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人性化管理强调“人本原理”[6],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科要求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而且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动态,需要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以往师生的上下级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达到师生间和谐共处。实施后,专科护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87.6%。
在教学上,传统的教学往往以临床老师教为中心,教学方法相对较刻板,不善变通,教学方式也是一层不变[7]。在临床教学中只突出学生机械性的做,而没有充分挖掘护生的理论知识,没有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科通过转变“以临床老师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行“以护生为中心”,尊重专科护生的人格和想法。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应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将护理程序作为最基本的方法传授给护生,以充分发挥专科护生的高理论水平的优势,同时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新理论、新业务、新知识以讲课的形式传授给护生,使其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操作技能上,要做到操作与临床相结合,言传身教,做好示范。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必须做到“两个到位”即讲解到位,示范到位[8]。示范前讲解一遍操作要领,示范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并强调关键动作,无菌操作及注意事项等。同时,鼓励护生大胆操作,实行鼓励性的批评教育,尽量创造给专科护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做到“放手不放眼”。指导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不时的进行口头提问,提高专科护生不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记忆深刻。在实习期间开展专科知识讲座,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发能力。采取多种临床带教形式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专科护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讨,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护生出科时,组织护生召开会议作出科小结,带教老师将护生在该科的见、实习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用委婉的语气及时反馈给护生,听取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并收集护生对该科见、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改进管理和带教方法,以促进教与学的进一步提高。实施后,专科护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91.6%。
由于环境的陌生和存在师生间的距离,专科护生往往表现沉默,寡言少语的现象,不敢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临床带教老师都由护理人员担任,但由于医院的护理人员的编制紧缩[9],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以及床位使用率的上升,使得临床带教老师既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又要担任临床教学任务。精力与时间的分配不足,导致临床带教老师很少有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且强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影响着带教老师的交流方式。我科要求带教老师在闲暇时(健康教育、大小夜班等)用诚恳、体贴、安慰、鼓励性的话语主动的与护生沟通,了解护生的性格、兴趣和思想动态等各方面的情况,拉近师生距离,让师生关系更为和谐的转为朋友关系。并针对个案,因“人”施教,真正做到“人本管理”[6],正视人的需求。在带教过程中,与护生交流时应做到语言清晰,态度温和,措辞准确,通俗易懂。在护生犯了错误时,带教老师应就场合,论轻重,尊重护生的人格,给予鼓励性的批评教育。专科护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85.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遵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尊重需要,当人们的低层次需要到高层次需要依次得到满足时,才会要求自我实现的需要[10]。作为一个人性化教学的老师,不应只是以规章制度去管理学生,而是更应注意情感上的互动。带教老师应关爱每一个专科临床护生,实行感情上多沟通,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帮助,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师生感情,减少隔膜,拉近心理距离,对学生持友好态度接纳,不应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心理。尊重专科护生的人格,维护其自尊。创造一个能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舒适的、和谐的临床学习人文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情。专科护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77%。
在临床教学管理中,无论是制度化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目的都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实行人性化管理,把人性化的理念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管理中,根据专科护生这个年龄层的思想动态和人文需要,实现了专科护生的需要和价值,突出了“人”的重要位置,体现出需求和价值的重要性,不仅极大限度的调动了专科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提高了临床教学的质量,进一步的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1]尤黎明,汪建平.对中国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41-742.
[2]满晶,李秋洁,周志娟.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的评价[;lJ].护理研究,2007,21(6):1444-1446.
[3]邓细香.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89-90.
[4]滕倩倩.人性化管理理念对护理管理工作的五种启示[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5):590-591.
[5]Enditem.Human Nature Management and M Theory[C].Managers J,1999,12(6):342-345.
[6]谭柏英.“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90-91.
[7]周俊宏,刘素珍.本科护生临床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10):957-958.
[8]沈香荣,杨丽峰.浅谈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3):37-38.
[9]崔久条.临床带教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71-472.
[10]张爱华,冯菊梅.人性化管理在护生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31(4):110-111.
R69
B
1671-8194(2012)09-02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