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凤英
(濮阳县清河头乡卫生院,河南 濮阳 457170)
按摩与预见性穴位注射对缓解子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应
管凤英
(濮阳县清河头乡卫生院,河南 濮阳 457170)
目的 观察按摩与预见性穴位注射对缓解子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100例,按照术后化疗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情绪状态,并按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然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按摩和足三里、内关穴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预见性治疗。对照组则常规治疗并按照化疗方案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在化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给予心理疏导。两组均化疗2个后评定患者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对照组进行第2个疗程化疗后,则典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2个疗程结束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对照组化疗第2个疗程,中度焦虑患者例数无明显改变,但表现为重度焦虑的患者则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子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给予按摩与预见性穴位注射药物胃复安和安定,可有效地减轻或者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子宫颈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按摩;穴位注射;不良反应
子宫颈癌经手术治疗后,为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常常采用辅助化疗。但是,应用化疗药物的同时,也将导致化疗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据报道,47%的癌症患者有明显地心理应激反应和心理障碍,化疗本身也可以引起严重的生理、心理反应,如骨髓移植、胃肠道反应、脱发、焦虑、抑郁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由于不能忍受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不得不放弃或者中断化疗,影响治疗效果[1,2,3]。鉴于此,为了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子宫颈癌手术后需要辅助化疗的患者采用全身按摩与预见性的治疗,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身心痛苦起到了良好的影响作用。现报道如下。
本组研究对象100例,均为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年龄最小39岁,最大67岁,平均(49.3±5.6)岁。病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子宫颈癌行子宫全切加腹腔淋巴结清扫术;首次并愿意接受化学辅助治疗;制定统一化疗方案即环磷酰胺+注射用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注射液;预期生存期>1年;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并由本人或家属签名。
按照术后化疗的时间先后随机将上述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评价情绪状态,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4],以了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障碍的程度,并按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条目,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严重,最后的统计指标均为总分。然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按摩与预见性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控制或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则常规治疗并按照化疗方案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在化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给予心理疏导。
1.2.1 按摩
每日化疗前均由康复科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按摩。考虑到患者术后致体位受限,故重点按摩头部、四肢和足底,每次按摩45min,根据部位的不同采用揉、捏、推、拿、滚等手法,按摩的力度以患者能够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宜。
1.2.2 穴位注射
①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接7号针头,抽吸胃复安注射液10mg(1mL),足三里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垂直进针,得气后注入药物,每侧足三里穴位注入0.5mL。②采用同样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吸安定注射液10mg(2mL),内关穴局部皮肤消毒后,垂直进针,得气后注入药物,每侧内关穴注入1mL(5mg)。然后,静脉穿刺输入化疗药液。在化疗的过程中,如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剧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重复注射上述药物。
两组患者化疗7d为1疗程,间歇3d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化疗。化疗2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观察评定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
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按照评分标准分为正常<35分,轻度为35~49分,中度50~69分,重度≥70分。具体测评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表1示:观察组化疗的过程中,第1个疗程出现的典型的不良反应,第2个疗程除腹背痛不良反应例数增加外,其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第1个疗程典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进行第2个疗程的化疗,则典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提示对照组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发生则加重。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比较[n(%)]
表2示,化疗的第1个疗程,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化疗时间的而延长至第2个疗程结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至于对照组化疗第2个疗程,中度焦虑患者例数无明显改变,但表现为重度焦虑的患者则增加,可能与化疗的不良反应加重难以承受有关。
癌症是令患者最为恐惧的疾病之一。患病手术后身体状况日见下降,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夫妻感情等均会收到严重的而影响。除了担心生命收到威胁外,子宫颈癌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即子宫广泛切除术),严重破坏了女性生殖器官的完整性,使他们面临两种丧失。一种是躯体部分丧失和对生活丧失的恐惧,一种是女性性征的丧失。有时候这种女性特殊意义的丧失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更甚于疾病本身[5,6]。所以,患者的焦虑情绪与对生命的担忧以及对疾病的预后有顾虑正相关。该项研究结果提示(见表2):化疗的第1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无明显差异,但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化疗第2个疗程,中度焦虑患者例数无明显改变,但表现为重度焦虑的患者则增加,可能与化疗初期效果明显,患者对治疗具有一定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由于副作用的出现以及病情的变化或者发展,患者开始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紧张、痛苦甚至怀疑治疗的方法,且出现近期和远期的毒性反应,这些毒副作用又可以作为一种直接间接地心理应激反应的因素,使患者处于更加严重的焦虑状态。
观察组至第2个疗程结束,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则改善明显(见表2)。这是因为:化疗前的按摩以及预见性的治疗措施的实施,均不同程度地控制或者减轻了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传统医学认为,在人体内存在着与内脏相联结的12条经络,它控制着人体内的能量。其中6条是以手指为出发点的,分别为心经、肺经、三焦经、小肠经、大肠经和心包经。这些经络即是把内脏与手掌联结起来的“能量之泵”,又是传输信息的通路。所以,通过按摩对手掌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以提高内脏的功能。而脚则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的重要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各自的对应反射区,双脚的穴位达到66个。也有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通过。传统医学认为,脚是人体阴气最盛的地方,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循环不畅。足部按摩可通过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另外脚部有上千个神经末梢,按摩脚又可以缓解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感和僵硬感,促进腿部的血液流通,缓解脚部肌肉疲劳,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调节神经系统,疏通经络气血,调节和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使失调、病变的脏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复和调整,进而达到康复。特别是患者焦虑明显,指压中冲穴和少冲穴,这是抑制焦虑的2个特效穴。对手掌区域中的心穴、大陵、虎边及阳溪进行刺激效果也很好;当焦虑发生时,对脚底的心包区进行按揉,很快可以使患者情绪稳定下来[7]。总之,按摩全身起到的将不良反应“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穴位注射疗法的预见性实施,更是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首先,胃复安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止吐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功能失调引起的恶心、呕吐。可选择性抑制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反射性地抑制呕吐中枢,从而止吐。动物实验表明,胃复安是一种脑内多巴胺受体阻断剂,还具有氯丙嗓类药物的安定作用。安定注射液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骨骼肌松弛作用。主要抑制脊髓多突触传出通路和单突触传出通路。地西泮由于具有抑制性神经递质或阻断兴奋性突触传递而抑制多突触和单突触反射。那么随着全身骨骼肌的松弛,就表示患者能够处于良好的放松状态,疼痛、焦虑等症状就不同程度地减轻。把上述两种药物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预见性的实施,具有药物特异性作用、穴位特异性作用、药穴交互作用、穴位间交互作用、穴位注射的即时效应和慢效应及后作用。还具有较好的增效减副作用。许多研究均表明:选择适当的穴位注射,可避免口服或者静脉注射肝脏对要药物的首过清除效应,从而使药效放大。不仅高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甚至相当于静脉注射,并具有减毒减副作用。综上所述,可谓是按摩与穴位注射的疗效互补协同,珠联璧合,故对缓解子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干预效应
子宫颈癌经手术治疗后,为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采用辅助化疗的同时,给予按摩与预见性穴位注射药物胃复安和安定,可有效地减轻或者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6.
[2] 张宝宁,宣立学,王仲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4):243-245.
[3] 张惠兰,陈秀容.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237.
[5] K0h KB,Psychiatric care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Yonsei Med J,1999;40(5);496-505.
[6] 赵美玉.健康教育对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28-29.
[7] 蔡林海,孙树建,魏承生,等.按摩手足保健法[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6-58.
[8] 康志强.穴位注射作用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2):119-120.
R737.33
B
1671-8194(2012)16-0096-02
10.15912/j.cnki.gocm.2012.1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