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王冬梅 刘二勇 刘飞鹰 姚嵩 许琳 徐吉英 吴卫东 周林
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率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不典型,常规的痰涂片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不能满足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结核病早期诊断的需要[1]。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可提高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结核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5]。WHO推荐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用于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6]。为探讨液体培养在我国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在安徽、河南、新疆、广西、云南5个省、自治区中HIV疫情较高的地市开展了分枝杆菌液体培养诊断试点工作。
1.研究地区:选取安徽等5个省、自治区中开展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10个地市,其中云南省2个地市数据因需要进一步确认未纳入分析,实际纳入8个地市。
2.样本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广西南宁第四人民医院,广西柳州龙潭医院,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同期可随访的15 199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162例标本纳入。
3.纳入标准:当年新发现和既往随访的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1)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咳嗽、咯痰2周或伴咯血、胸痛等;(2)X线胸片检查异常者,需要除外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3)涂阳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5)肺外结核患者;(6)其他临床上需要除外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患者。
4.仪器设备:美国Becton Dickinson(BD)公司BACTECTMMGITTM960操作系统,美国BD公司MGIT手动判读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 T/ALERT 3D微生物检测系统。
5.实验方法:液体培养是基于检测微生物代谢而判断是否有细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由分枝杆菌生长更快、更易检出的液体肉汤培养基组成。本次实验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行选择上述仪器设备中要求的3种仪器的一种,依照《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操作手册》[7]中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资料来源: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季度报表。
2.对比方法:使用常规方法(症状筛查、痰涂片、X线胸片检查等)对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诊断。
3.内容:(1)收集2011年实验组所在5个省、自治区的8个地市中,全部15 199例可随访的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通过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诊断出的结核病情况。(2)收集2011年全国开展了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工作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全部67 186例可随访的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通过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诊断出的结核病情况。
收集同期实验组所在8个地市及全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16个项目地区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结核病患者发现资料进行分析。
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125(矫正后)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期间,5个省、自治区的8个地市可随访的15 199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疑似患有结核病的患者)的2162例开展液体培养,其中结果为阳性的306例,总体阳性率14.2%(表1)。
表1 8个地市实验组液体培养情况
2011年,实验组所在5个省、自治区的8个地市可随访的15 199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通过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共诊断结核病793例,总体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结核病诊断率为5.2%(表2)。
表2 8个地市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结核病诊断情况
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的季度报表中,在2011年全国开展的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工作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有可随访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67 186例,通过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共诊断结核病患者1525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结核病诊断率为2.3%。
实验组样本阳性率14.2%(306/2162),明显高于同地区同期全部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的总体结核病诊断率5.2%(793/15 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9,P<0.0001);实验组阳性率与同地区总体结核病诊断率也都分别高于全国同期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诊断率(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0.7、393.8,P值均<0.0001)(表3)。
表3 不同组别双重感染液体培养与常规诊断方法的检出情况比较
液体培养较常规结核病诊断方法在检出率方面有较大优势。本研究发现,开展液体培养的实验组样本阳性率为14.2%(306/2162),明显高于全国同期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的结核病诊断率(2.3%,1525/67 186),也高于同地区同期总体结核病诊断率(5.2%,793/15 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液体培养与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等常规结核病检查方法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在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的结核病检出率。
液体培养阳性检出率高,而且能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仪器的需求相对灵活,如果采用手工判读的方法,还可以继续对阳性培养物做进一步液体药敏实验,缩短传统药敏周期,适合基层在开展HIV与Mtb双重感染筛查工作中选用[8]。
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随着国家AIDS治疗关怀力度加大,抗病毒治疗提前和机会性感染预防的扩展,临床表现不典型肺结核病例逐年增多,仅有胸部X线诊断结核患者占据了很高的比例[2]。推广液体培养阳性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于提高患者的发现率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虽然没有同时开展传统固体培养方法的比较,但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道,与传统的固体培养相比,液体培养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液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的阳性率在10%以上,同时较固体培养可缩短2~3周的诊断时间[1,9]。在成本方面,Mueller等[10]研究表明,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的总体费用大体相当。
本次研究期间,笔者也发现由于标本采集和操作处理不当等原因,部分地区出现了很高的样本污染率,提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系统培训、严格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各个环节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到实验前消毒,使用合格有效的试剂和前处理液,使用无菌实验器具等。每天应对仪器进行系统检测及维护,定时打印质量控制报告。同时,尽可能对污染的培养管做去污染处理,从而提高阳性率,降低污染率[7-8]。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技术指导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于兰,王黎明,唐志荣,等.HIV/AIDS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及方法探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4):377-382.
[3]Dowdy DW,Lourenço MC,Cavalcante SC,et al.Impact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culture fo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in HIV-infected Brazilian adults.PLoS One,2008,3(12):e4057.
[4]Getahun H,Kittikraisak W,Heilig CM,et al.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screening rule for tuberculosis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 resource-constrained settings: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PLoS Med,2011,8(1):e1000391.
[5]Getahun H,Harrington M,O’Brien R,et al.Diagnosis of smear-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people with HIV infection or AIDS in resource-constrained settings:informing urgent policy changes.Lancet,2007,369(9578):2042-2049.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艾滋病临床治疗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操作手册.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8]潘爱珍,柳正卫,张艳,等.手工判读MGIT法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评价.疾病监测,2011,26(11):911-913.
[9]蔡杏珊,谢敏娜,罗春明,等.MGIT及Bac T/Alert MP液体培养基检测分枝杆菌效果的评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469-2471.
[10]Mueller DH,Mwenge L,Muyoyeta M,et al.Cost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tuberculosis cultures using solid and liquid media in a developing country.Int J Tuberc Lung Dis,2008,12(10):119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