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海霞, 刘小冬, 张辉, 包瀛春
军事体育(以下简称“军体”)是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战争和非战争行动的重要途径。军体课是锻炼学生基础体能、教授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课堂,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主要途径。通过数年的军体教学发现: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越来越低;运动能力越来越差;畏难情绪越来越高。通过对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的观察和访谈,了解到影响军体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运动兴趣越来越低。运动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教学。因此,分析学生运动兴趣降低的原因已成为提高军校军体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
1.1 训练内容枯燥
军体训练内容来源于战争的实践,一切以提高战斗力为出发点,是官兵完成各项遂行任务的基础。它所追求的提高运动能力,是满足战争的实际需要。例如武装越野、负重跑、带防毒面具跑、着装游泳、武装泅渡、水上救护等。由于军体教学特殊的定位和所赋予的特殊任务,所以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像地方高校那样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因此造成了教学中只能重复实施军体教学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自身的爱好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展示和学习时,容易产生强烈的腻烦心理,导致运动兴趣降低。
1.2 训练项目危险
由于军人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实际战争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实战及模拟各种环境进行军体适能和技能的训练,因此部分训练项目的危险性极高。例如400 m障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素质,在跑动中还要具备良好的攀爬、跨越、匍匐前进等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所以在训练中容易发生从高空跌落、擦伤、撞伤等伤害事故,致使部分学生对军体教学和训练产生惧怕心理。通过调查,80%以上的学生对障碍教学和耐力训练存在畏惧心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1.3 实施过程强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实施训练计划的承载者,所以学生对教学的准备状态以及对教学、训练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军体教学是军队学生必训的课目,且必须达到规定的考核标准。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不以受训者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执行,是军人作风纪律养成的重要教育手段,也是我军官兵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不存在愿不愿意。在训练过程中,每个学生必须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投身于军体教学、训练中。由于训练过程的强制性,导致了部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较低。
积极主动的锻炼意识是高质量完成教学的前提。所以,在军体教学中,我们应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厌烦的训练转为积极、主动地要求训练,从“我讨厌上军体课”转变为“我要上军体课”。
2.1 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学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锻炼意识、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基地,所以应灌输学生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促进教学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更好地完成军体教学奠定基础。军队医学生虽然有其特殊的培养任务,但是在教育的理念上也应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作为军队高校,教育的理念也应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和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2.2 应用多变的教学方法
军体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仪表仪态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的优点和个性得到适度的展示、学生合理的建议和设想被采纳,激发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2.1 对体型特殊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教学方法任何的教学活动都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教学行为,体育教育自然也是如此[1]。对体型特殊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主要是指针对肥胖学生的减体训练。肥胖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肥胖普遍存在,美国大约有1/3的人肥胖,更多的人超重,在青少年阶段多达15%~20%的超重或者肥胖。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连续18年体质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心肺功能和肺活量较差,主要因肥胖导致,青少年肥胖逐年上升,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青少年肥胖率达到12%,一些地方甚至突破了15%[2]。青少年是军队的后备力量,是军队兵员的主要来源,所以青少年的体型状况直接影响到军队院校的招生以及人才的引进。肥胖的学生运动能力普遍较差,运动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不高,要解决肥胖学生的消极状况和运动的瓶颈问题,就应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体型问题。针对肥胖学生进行特殊训练,如模拟热环境下进行有氧运动减肥的模式,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踏步机、跑步机等器械的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练习。利用热环境减肥,使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加大,大量出汗,营养素随着汗液排除,导致食欲下降,同时在热环境中训练,可以促使脂肪的氧化,能有效加速减肥的效果[3]。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基础体能的水平,增强了学生运动的能力和自信心。
2.2.2 课内、外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军体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和心理水平的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采用课内、外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上,根据军体教学内容及考核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和训练;课外,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采用“合作学习”的锻炼模式,按照学生的基础体能状况进行分小组的补差训练,让学生从心理上解决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基础体能不同而导致的学生厌烦军体课情绪,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骨干的带兵意识和组训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2.3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结合当前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在军体课上体现,我们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展示和提高。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渴望进行自主选择,通过选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改变学生对军体课的厌烦情绪,缓解学生军体课的压力,提高他们的体能和技能水平,让学生的优点和个性在选修课上充分的展现。每个运动技能都有它的锻炼价值,只有学生乐于使用某一或某些运动技能进行锻炼,就会发挥锻炼的价值[5]。比如,通过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协调性得到提高,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创新的思维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得到培养;通过瑜伽选修课教学,使学生的柔韧性得到提高,为更好地完成各种军体技能项目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体型和军人气质,可以有效地缓解日常学习压力。
2.2.4 以军标达标运动会形式进行考核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考核方式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和极度的厌烦情绪,通过军标达标运动会的形式进行考核,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为团队的荣誉而“战”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斗志,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训练、考核的枯燥性。根据大学生的好胜心理特征,紧紧围绕体育教学的任务,巧妙地安排、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竞赛活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所以,以达标运动会的形式,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从心理上摆脱考核的阴影;让学生在完成考核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胜利的渴望、为集体争夺荣誉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忘记“自我”,忘记考核项目的危险性,从而调动他们的全部智慧和体能。
教育与其他职业的不同在于,它的主客体都是鲜活的、有思想的人,情感是连接他们的纽带,也决定着教育的功效[7]。有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内在动机越强,就越能坚持锻炼[8]。所以在军体教学中,师生关系不仅要建立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还要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以及他们的运动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运动动机,让教、学主体各自发挥其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冯明荣.论创新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角色实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88-90.
[2] 王洁、陈红新、周琪.从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谈科学饮食下有氧运动减肥[J].山东师范大学报,2008,23(1):155-156.
[3] 祁海霞,刘小冬,包瀛春,等.冬季模拟热环境下有氧运动对减轻体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1):15-17.
[4] 于佳祥,徐英微.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动处方教学理念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30(3):105-108.
[5] 季浏.论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62-65.
[6] 何春林.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上海海洋学院学报,2005,(29):33.
[7] 张意忠.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0,30(5):56-61.
[8]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等.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