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事件中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建议

2012-01-23 20:56樊晓斌董惠娟王永岭安琳汤宁孟宇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灾害医护人员救援

樊晓斌,董惠娟,王永岭,安琳,汤宁,孟宇

灾害事件中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建议

樊晓斌,董惠娟,王永岭,安琳,汤宁,孟宇

灾害事件;应急救援;心理伤害

R 129

为了研究“5·12”汶川地震给应急救援医护人员造成的心理创伤,随机选取某医院参加抗震救灾应急救援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1]。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分析应急救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对方式,探讨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1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显示[1]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心理症状各因子中躯体化、焦虑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恐怖和人际关系敏感与中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强迫、敌对、偏执、抑郁和精神病性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

应急救援工作任务具有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危险等特点。地震灾害发生突然,预警性不强,应急救援医护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火速赶往灾区,并展开救援工作。有大批量的伤病员需要救治,医疗救援力量往往严重不足,而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救援任务极其繁重。另外,灾区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公共设施系统无法运行。缺电少水、食品药品严重不足,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加上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种种因素累积,造成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普遍存在头痛、过度疲劳、肌肉酸痛、睡眠质量下降、恶心或胃部不适等躯体化症状[2]。应急救援医护人员中焦虑的主要表现为游离不定的焦灼及惊恐发作,难以控制的担心,坐立不安或感觉紧张,容易疲倦,睡眠障碍,烦躁,神经过敏,常常是由应激情境所致[3]。在灾害事件的特殊环境中,应急救援医护人员不仅面临不确定的余震,缺乏医疗救援力量和医疗基本条件,而且还担心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以及非常难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情绪,连续工作导致身体无法支撑,再加上对亲属的担忧等,造成了心理负面影响。

2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问卷测试结果显示[1],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对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躲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说明受试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常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和“幻想”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充分说明,应急救援医护人员有一定经验和阅历的积淀,一般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有计划地针对问题采取直接行动或求助他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应对困境。

3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相关性[1]: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症状各因子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除躯体化、恐怖外,SCL-90各因子与求助呈负相关;与幻想、自责呈显著正相关;SCL-90各因子与退避呈正相关,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伤害程度。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多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个体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或者混合型的应对方式[4]。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与心理症状各因子呈负相关,说明在应对应激情境时,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能缓解压力,维持心理健康。求助也和大部分心理症状呈负相关,表明求助也是一种减轻心理损伤的应对方式[5]。证明采用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的个体会采取积极健康的策略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保持信心并且付诸行动,善于利用周围有效资源以应对当前应激情境,从而有效避免不良因素对自身造成的影响。自责、幻想和退避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各因子呈正相关,说明面对应激情境,使用这些方式不能有效地缓解压力、维护心理健康。证明采用不成熟型(退避—自责)应对方式的个体无法有效应对环境。此类个体倾向于回避问题,否认问题的存在,或者意识到问题但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企图躲避问题带来的危害,认为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过失、欠缺归咎于自身能力不足,沉溺失败难以自拔,过分自责。

总之,合理化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不明显,在面对应激情境时,采取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虽然不至于造成心理健康状况恶化,但是也不能有效缓解当前压力,因为它只是权宜之计,客观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4 提高应急救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4.1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在救援前的心理准备应激反应是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在救援时常见的心理反应,出现应激反应的医护人员往往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时间处在应激状态,不仅会影响救援部队的救援能力,对应急救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应尽可能了解如何应对这些应激反应,对救援性质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救援模拟训练,这是缓解救援压力的主要措施。平时在最为逼真的灾害事件环境下进行训练,在有控制的条件下经历恐慌症状,对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心理进行循序渐进的刺激,使其反复想象灾害境况的复杂性和艰苦性,使其心理承受一定压力,并将紧张度控制在心理活动的最佳状态。充分了解在灾害现场可能的身心反应,做好充足的心理预防[6]。

4.2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在救援中的心理调适灾害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医护人员经常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不停地抢救伤员,身心处于极度透支的状态。有条件的医疗院所,尽量配备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在开展灾害救援的现场进行心理辅导。在完成救灾任务暂时告一段落后,有专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给予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帮助和指导,以便缓解压力,为救援工作提供持续的动力。应急救援医护人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危机应对系统,简称“社会支持系统”。应急救援医护人员要和工作伙伴在一起,以提供亲情、物质和信息上的支持,经常分享救援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4.3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救援后的心理康复训练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人格特质。这样有助于在遇到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保持乐观、积极正确的应激反应状态。适当加强自身学习,储备丰富知识,增加各种生活阅历,可以提高自身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以便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从容实施自救和他救,减少心理伤害。加强引导医护人员的荣誉感和价值观。在抗震救灾中要大力宣扬救灾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激励应急救援医护人员战胜困难的决心。通过对医护人员价值观的教育培养,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练就坚强的意志,为他们坚守岗位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撑。

应急救援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分析和建议,不断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改善不良心理状况,增强适应在灾害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1]谢明,王贵林,董惠娟,等.地震灾害对应急救援军队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6):55-57.

[2]姜丽萍,王玉玲.不同人群在灾害事件中的心理行为反映及干预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0):691-693.

[3]安飞,王家同.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17(2):241-242.

[4]高存友,甘景梨,赵兰民,等.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11):1022-1024.

[5]刘大唯.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1,1(2):18-22.

[6]李君,丁艳玲,董冰媛,等.地震灾害心理救援工作模式总结[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1):31-32.

063000河北唐山,解放军255医院灾害心理救援中心(樊晓斌,董惠娟,王永岭,安琳,汤宁,孟宇)

医护人员对突发灾害事件的急救处理比普通人员接触得更多,了解得更多,尤其是为预防突发灾害事件的发生,各部队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各医疗院所对大批医护人员进行过系统的培训,所以,经历过应急救援或培训的医护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医护人员强。另外,参加应急救援医护人员本身的士气、凝聚力以及岗位价值感、归属感等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受试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并未出现明显症状。

2012-07-25)

猜你喜欢
灾害医护人员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3D打印大救援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