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发强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744000)
中西医结合理论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制,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把中医理论的气、血、脾胃、肝和肾的生理功能与组织学和胚胎学中与之相关联的理论结合起来,探讨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有机结合点,以获得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认识。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气具有防御作用,如果防御功能减弱,外邪则侵入机体而致病。肺主一身之气,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气者皆属于肺。”又如《温热论》曰:“肺主气属卫。”指卫气通于肺。《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以上表明,肺卫与气的防御功能最为密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免疫系统。气管与支气管管壁的固有层的浆细胞能合成IgA,当IgA 通过黏膜上皮时,与黏膜上皮产生的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型IgA(SIgA),释放在鼻、咽、气管等上皮表面,能破坏或抑制外来抗原,以增加局部的免疫功能。SIgA 分泌量因人而异,缺少这种免疫球蛋白而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1]。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 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此外,肺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之一,有活跃的吞噬能力,对机体有重要的防御功能[1]。所以,可认为SIgA 和肺巨噬细胞是肺主卫外的物质基础之一。
肺主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纳气,故气又与肺、脾、肾3 脏的关系密切,且肺、脾、肾之间又有母子相生的关系;所以,3 脏功能异常,均会影响气的卫外功能。补肾助阳益精中药可使免疫活性细胞增加,脾气虚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四君子汤等健脾药可使脾虚症状减轻或复健[1]。药理研究[2]证实:贞芪扶正颗粒(含黄芪、女贞子)具有提高淋巴细胞功能,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保护肾上腺皮质、骨髓和肝脏功能作用,因此,贞芪扶正颗粒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中医之虚证,如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由此可见,补气中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佐证了气具有防御功能。
《黄帝内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简言之就是“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生血的功能亦弱,甚至导致血虚。中医学对防治血虚证的实验研究[1]采用气血注射液(含黄芪、当归、人参等)及白首乌甾体酯苷,观察其对血虚证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结果证明:两种药物均可使血虚动物产生的各项虚损指征得到基本纠正。黄芪能改善患者细胞膜的微环境,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相对延长[3],党参、黄芪可与脾脏某些成分共同作用,增加促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而有类似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4]。以上研究说明,气能生血,所以临床上常在补血的同时应用补气药。
《灵枢·玉版》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底腺壁细胞所合成的盐酸,将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转化成胃蛋白酶,而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成胨,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统吸收[1],正与中医的“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理论相吻合。壁细胞能分泌内因子,它可与维生素B12(抗恶性贫血因子)结合成复合物,使维生素B12不被水解酶消化。该复合物到达回肠时,可与该处上皮的特殊受体结合,促使回肠吸收维生素B12,而维生素B12是骨髓合成红细胞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不足,则回肠不能吸收足量的维生素B12,从而影响骨髓红细胞的成熟过程,临床上产生恶性贫血[1]。以上论述印证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表明肝经上联于目系,眼睛的视力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营养,故说“肝开窍于目”。在眼球视网膜视杆细胞的膜盘内有视紫红质颗粒,它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在光的作用下,视紫红质中的11-顺视黄醛转变为全反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同时释放出能量,使视杆细胞产生冲动,引起视觉[1]。维生素A 末端的- CH2OH 在体内被氧化成-CHO(视黄醛),而11-顺视黄醛是体内主要生物活性形式[5],当机体缺乏维生素A 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感受弱光发生障碍,引起夜盲症。视黄醇(又称维生素A)主要由植物来源的β-胡萝卜素合成,或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A1存在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而维生素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故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的记载。
在小肠黏膜和肝细胞胞浆中的β- 胡萝卜素15,15’-双加氧酶的作用下,一分子β-胡萝卜素通过中心裂解途径形成两分子维生素A[5]。日粮中的脂肪经胰酶和胆盐作用形成胶粒,胡萝卜素溶于其中一同被吸收。脂肪可刺激胆汁分泌,胆汁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小的胶粒,易在小肠的液态环境中吸收,从而促进溶解在脂肪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吸收。Olson(1964)[6]报道,当胡萝卜素溶于胶体溶液,在无胆汁存在时,胡萝卜素既不能被吸收,也不能发生断裂生成酯,说明胆汁不仅起肠腔助溶作用,而且参与了β-胡萝卜素的吸收、断裂和酯化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与肝脏的关系密切,而维生素A 是产生视觉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所以,当肝脏受到损害时,维生素A的转化合成即产生障碍而出现维生素A 缺乏,就会影响视觉。由此可见,肝细胞胞浆中的β-胡萝卜素15,15’-双加氧酶和胆汁可能是“肝开窍于目”物质基础。
《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藏,主津液。”中医学的“肾”可从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来理解,即通过滤过和重吸收,与维持体内水及电解质代谢平衡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既可引起关门不利,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少尿、水肿等病理现象,如《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大量增多等病理现象。抗利尿激素(ADH)主要促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如果完全缺乏或肾小管和集合管缺乏ADH 受体时,可出现尿崩症[7]。ADH分泌白天比夜间少(1∶2.5),尿量随ADH 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3~4 ∶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ADH 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景岳全书·肿胀》曰:“风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临床上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由于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活性增加和球-管失衡而出现水肿[8]。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从现代医学对骨代谢物质基础的认识,联系中医学有关“肾”与骨骼之间关系的描述,可以通过解剖学的肾脏及与骨代谢有关的组织、器官这一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肾主骨生髓的内涵。
维生素D3经羟化酶的催化后才有生物活性。首先,维生素D3在肝内25-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D3,然后又在肾近端小管1a-羟化酶的催化下成为活性更高的1,25- (OH)2D3。1,25-(OH)2D3可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对钙磷吸收,促进钙盐沉积,还可刺激成骨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促进骨有机基质的成熟,从而有利于成骨[7]。由于1,25-(OH)2D3在调节骨的生长发育方面有明确的作用机制,因此它是“肾主骨生髓”的物质基础之一。
《简明中医辞典》曰:“髓,奇恒之腑之一,即骨髓和脊髓。”《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可见,中医学已认识到骨髓可以生血,髓由精生,精髓为化血之源。现代医学研究[1]认为,婴儿出生时,几乎完全依靠骨髓造血,肾球旁细胞、近曲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EPO,EPO可使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原红细胞,并使其发育成熟,证明中医学“肾主骨生髓化血”理论的客观性。
《素问·痿论》曰:“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简明中医辞典》曰:“肾病,五脏病候之一,泛指肾脏发生多种病症。”中医学讲的肾病即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衰的主要病位在肾,肾虚是其病之根本。《张氏医通》曰:“血之源头在乎肾。”《类经》曰:“精足则血足。”而《侣山堂类辨》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肾虚精亏,骨髓空虚,精不生血,则致血虚。慢性肾衰时,1,25-(OH)2D3生成减少,可出现肾性骨软化症、肾性佝偻病等肾性骨病,同时EPO 减少,出现肾性贫血[8]。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气、血、脾胃、肝和肾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在某些方面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者说二者是在研究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过程中形成的宏观和微观的医学理论体系,是殊途同归。通过探讨和研究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理论体系上的结合点,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的理论认识,从而指导中西诊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实践,提高临床疗效。
[1]贲长恩.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陈奇.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06.
[3]夏春英,陈力,赵亚清,等. 黄芪对慢性肾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白介素6 的影响[J].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5):321-322.
[4]吴恒莲,林宏初,阮雪琴,等.尿毒清颗粒治疗118 例肾性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21-24.
[5]黄承钰.医学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
[6]宋建婷,周光宏.影响β-胡萝卜素-15,15’-加双氧酶活性的因素[J].中国畜牧兽医,2003,30(3):17.
[7]姚泰. 生理学[M].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9-364.
[8]叶任高.内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