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映霞,程 容,段永强,朱立鸣,李兰珍,杨晓轶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甘肃兰州 730020)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和统血,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既有赖于脾阳的温熙,也有赖于脾阴的濡养。“人身有形,不离阴阳”,生理上脾之功能有脾阴、脾阳之分,病理上脾失健运,失其统摄有阴阳偏盛或偏衰之别。本文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文献探讨了脾阴及脾阴虚证的因机证治。
脾阴理论实质内容可上溯到《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关于脾阴的生理功能,《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者也。”《灵枢·邪客篇》更进一步阐述了脾阴的功能:“营气者……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分别说明了脾阴能营养机体、化生血液。《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脏真濡于脾。”指出各脏腑之阴与脾阴之间的相互依存。从《灵枢·本神篇》之“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可知阴是气的基础,包括脾阴在内的五脏阴虚皆会导致“无气”[1]。脾阴在生理上既然重要,在病机病理衍生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指出脾脏阴气不能濡润,会导致胃气壅滞厚重。《灵枢·五邪篇》云:“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描述了胃阳有余脾阴不足之消渴的病机和症状。《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可见,对脾阴病理的论述,《内经》早发其端。
关于脾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广义脾阴是指构成和濡润脾的一切阴液,包括脾的血液、津液和消化液等。狭义脾阴据《灵枢·本神》“脾藏营”的论述,指脾中之“营”,此“营”包括水谷津液、营养物质和产生脾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笔者认为狭义的脾阴概念具体,脾阴功用明确,临床指导意义较大。脾阴的来源,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出于中焦”的论述,知其源于中焦脾胃,营是水谷中的精微物质,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腐熟,再由脾化出精微,一部分转为本脏之阴,即脾阴,大部分则灌渗于其他脏腑,四肢百骸。所以脾阴的生理作用亦体现于运化、濡润和统血生血三方面。其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论述了脾阴在运化过程中的作用:“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脾阴充足,脾阳健旺,则水谷化为精微而布散全身,气血充足,机体得养而形壮。如若脾阴不足,则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致机体失养,临床可见神疲体倦形瘦及“浊气在上,则生胀”等病理反应,故而只有脾阴脾阳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其二,《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脾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故为胃行其精液。”《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称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这些实际上即指脾阴的濡润功能。故《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王冰注“灌四傍”谓脾“纳水谷,化津液,灌溉肝心肺肾也”。这些记载均论述了脾阴的濡润功能。其三,脾主统血功能主要靠阳气的固摄作用,但不可忽略阴的作用。脾阴具有滋润濡养血脉的作用,当经脉得到阴精的滋养后,才能发挥其“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作用,使血液循其常度而不致逸出脉外。若经脉失却脾阴之滋润濡养,则可导致血液循行失其常度。正如唐氏《血证论》所载:“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
名医蒲辅周对脾阴虚证的论述尤为精辟:“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临床上脾阴虚的证候虽多,但按病机归纳主要有以下三类[3-4]:一是运化失司,即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溏或先硬后溏等。二是濡养不能,即面色萎黄或无华,形体消瘦,倦怠嗜困,体失润泽,手指尖边角质化等。三是阴虚内热,即口干唇燥,渴而少饮,持续低热,手足心热。从病机分析看,脾主运化需要阴阳两方面的配合。脾阳主温运,脾阴主润化。故脾阴不足,失其濡润,则有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胀不拒按等脾胃运化失司之证;脾阴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更见口唇干涩,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不爽或先坚后溏,或所食难化;脾阴不能“灌溉四傍”,则皮肤干燥,或形体消瘦,面色淡黄或萎黄;阴虚则热,故手足心热,身烦热,持续低热,舌淡红少津,苔薄脉弦而数等脾阴虚典型见证。
《黄帝内经》已确定了脾阴虚证的基本治法,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补之”。确定了补脾阴以甘味为主。甘能补之,淡能渗之,甘淡相合,寓补于泻,补而不腻。补脾阴的常用药物有山药、莲子、芡实、薏苡仁、茯苓、扁豆等。周之干《慎斋遗书·卷之二·望色切脉》云:“肝脉弦长,脾脉短,是为脾阴不足,宜山药、莲子、五味之类。”《慎斋遗书·卷之九·渴》也提到:“盖食多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用山药、归身、茯苓、陈皮、甘草、薏苡仁。”这类药大多甘淡平,既无滋阴助湿碍脾之忧,又无温燥助火劫津之弊。同时具备滋阴益气健脾的功效。因而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尤其山药,被很多医家视为补脾阴的要药。而且《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恶湿。”提示滋脾阴不能等同于滋他脏之阴,必须顺其柔润特性。
后世常用补脾阴的方剂主要有:清·吴澄《不居集》中和理阴汤(人参、山药、扁豆、莲肉、粳米),明·胡慎柔《慎柔五书》慎柔养真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黄芪),陈藏器《三因方》六神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肉、桔梗、陈皮)等。上述方药以“甘”、“淡”、“平”为主,滋而不腻,补而不燥,行而不滞,是符合“脾阴乃三阴之长”、“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的生理特性。
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病理变化互相影响,脾胃之阴都有滋养濡润和协助消化吸收水谷的作用,并在维持脾胃阴阳平衡、升降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脾阴与胃阴彼此渗透,但毕竟脏腑属性不同,二者各有特点。脾阴包括藏而不泻的阴液,是濡养本脏及其他脏腑、四肢九窍的营养物质;而胃阴则是胃中特有阴液,能濡润食物,是由胃腑分泌;脾阴主升,胃阴主降。
若谈脾阴虚与胃阴虚的鉴别,则脾阴虚多由内伤气血(阴)所致;胃阴虚多由热病伤津而病。鉴别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应从脾胃脏腑生理功能区分。如纳而不化,病属脾,表现纳食无味、食后饱胀、但降无升、舌干少津等;能化不纳,病属胃,表现为知饥不欲食、有升无降。二是从病因病机上分析,胃阴虚大多是急性热病耗夺津液,或饮食不节,或药物所伤而致。胃为阳土,容易偏亢而成燥热伤津之势,表现津液枯竭、肠燥、通降失职的燥热病证。而脾阴虚原因较复杂,多见慢性病过程中,素体阴精不足或精神内伤,五志化火,阴精暗耗,以致影响脾之运化,出现味觉欠佳,纳减饱胀等。三是从病情长短与病情轻重上鉴别,相对而言,胃阴虚病程较短,病位较浅,治疗及时,其津液恢复较快;脾阴虚多见于内伤虚损,病情较重,故病程较长,其所损之阴也并非能速生,治疗亦费时。
可见,脾阴与胃阴概念有别,脾阴虚与胃阴虚并非一物。因此,补益脾阴不能完全等同于补益胃阴,治疗胃阴虚也不能代替治疗脾阴虚。胃阴虚证病位较浅,大多由火热之邪所耗伤,往往在急性热病中多见,主要表现为津枯肠燥,通降失职的燥热证,临床上及时予以甘寒或甘凉之剂,其津液恢复比较快,而脾阴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多见于慢性疾病过程、大病初愈、久耗虚劳等病证中,其所损之阴也非能速生,主要表现为阴液、阴血生化匮乏的虚损病证,病程较长,常与气虚证相兼,治疗亦应循序渐进。
随着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脾有脾阴脾阳之分已逐渐成为医家的共识。从历代文献、临床实践等多方面去整理、挖掘、总结脾阴内容,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学说,无论对于发展中医脏腑阴阳气血理论,还是提高中医脾胃学说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1]汤一新,安浚.中医脾阴学说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8.
[2]王文智,徐树楠.脾阴虚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1-2.
[3]杨匀保.脾阴虚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5(3):14.
[4]汪运富.脾阴、脾阴虚研究述评[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