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活动中引导人们践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2012-01-23 13:33郭梅珍
中医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中医学医者机体

郭梅珍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中医临床活动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诊治患者的疾病,在与患方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向医者提出诸如所患是什么病、预后如何、怎样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等问题,可见,临床中医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这就是利用诊治过程中与民众交流的机会,把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医文化对待疾病的基本理念深入浅出地表达给民众。如果这个举动能成为广大临床中医的自觉行动,必将为弘扬中医文化、提高广大民众医学文化素养做出特有的贡献。

1 向民众传递治未病的理念是临床中医义不容辞的责任

寻求社会每个成员的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关系到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根本利益,这么浩大的工程仅仅依靠医者的诊断和治疗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全社会成员都行动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了解关于机体健康的一般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维护健康身体的自觉行为,才能逐渐实现减少疾病,提高社会民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1.1 向民众传递如何保持健康身体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带动着医学模式的转化,而医学模式转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民众关于自身健康的知识水平。其原因有以下4方面:①当社会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民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进一步追求的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只有掌握了如何使自身健康的知识,才能有效指导自己的行为;②民众关心健康的理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过去是有了病找医生,现在找医生询问如何才能不得病;③为了健康,不少人盲目吃药、吃保健品,盲目购买保健器材;④维护身体健康的行为需要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的指导,使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行为都符合人的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1.2 临床中医是向民众传递健康理念的重要途径

向民众传播关于如何保持健康身体的知识和方法,是一种践行先进文化的社会实践,谁是这种实践的主体,理应由掌握机体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的人来承担。在现今科学实践环境中,广大医疗卫生专业群体是践行机体健康文化的主力军,他们是机体健康文化的代表者。而处在临床工作第一线的广大中医医务人员是这个主力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更有优势从事向社会民众传播机体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其原因有以下3方面:①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关于机体健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最宝贵的,无论是社会的上层、普通百姓,还是宗教领域或是文化艺术阶层,人们都关注自身的健康,都乐于接受关于如何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技艺。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医医务人员是现代科技环境中唯一可以运用中国文化的知识和技术认识解决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专业群体。②中医学关于治未病的理念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预防疾病技艺,临床中医有能力把治未病的理念传递给广大民众。③临床中医有机会完成这个使命,因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临床活动是一个与民众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医可以结合病情从行为方式、生活环境、情绪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向民众传递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方法。

1.3 向社会传播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作为

临床中医实践遵循社会实践的特有规律,充分利用诊治活动与民众交流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向民众传播关于如何保持健康身体的知识和方法,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作为。首先,有利于强化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健康知识水平,使人们自觉地按机体生理活动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有利于优化社会医疗健康文化环境。目前,社会上关于健康文化环境十分混乱,不具备任何医学行为资格的人可以在一级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做多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打着养生、保健、治病的旗号,行推销产品之实,更有甚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广告直接伤害着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而中医向民众传递的是科学的知识和经验,是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社会文化阵地。其三,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医从关心民众健康出发,把深刻的医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述给人们,纠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样的沟通必然促进医患的和谐,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其四,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效率。医者向患方传递医学知识的作为,有利于提醒对方提供更多、更准确病情信息,也告诫患方自觉地配合医者的治疗。

2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促进人的心身健康的先进文化

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占领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用科学的机体健康文化占领社会关于人的健康文化领域,是提高民众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属于科学的机体健康文化。

2.1 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对待疾病的基本态度

正确反映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该书在《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有如下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语原意为:高明的医生为患者治病不是病起来再去想办法,而是在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开始预防。这是《黄帝内经》对待疾病的基本态度,也是中华民族从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和升华的基本理念,其中含有如下5层意思:①机体及其正常的活动规律是可知的,古代医家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及机体的整体活动可以通过观察把握其规律性,机体内部的活动也可以通过司外揣内的思维把握其规律。②机体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机体自身存在的抗击疾病和自身调节的能力。③引起机体发病的原因是可以找到的,古代中医学认为,不正常的自然环境和不正常的精神活动都可以从不同方面引发疾病。④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是可知的,那么依据这个规律人们主动去适应自然环境,合理调养精神活动及采用其他措施是可以预防疾病的。⑤人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

2.2 治未病理念科学的内涵

关于治未病的内涵,孟胜喜已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探析》[1]中作了充分的阐述,笔者在此就治未病的含义作如下补充。笔者从“未病”和“治”两方面来理解其含意,其“未病”者,确实含有“不病”“防病”“止病”“截病”的意思,关键在“治”,其意深刻而丰富,有重视、摸索、实施等含义。重视者,意在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保持健康的身体,要关心自己,注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不要受到任何对机体的伤害;摸索者,意在告诫人们要努力寻找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措施,为医者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有效的养生方法,并利用多种途径向民众传递保持健康身体的知识和方法,为民者应当注意收集关于如何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方法,但要注意不要盲目从事,要不断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实施者,是指贵在坚持,为医者要把引导民众合理的、正确的养生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医学活动的内容,为民者要结合自己身体的特质,努力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并且持之以恒。

2.3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易解易行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容易理解及实施,具体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观点明确、说理充分。《黄帝内经》用国家的混乱来比喻疾病的发生,进而引导人们重视预防的迫切性,用人口渴而需要饮水时再去挖井的生活遗憾现象,告诫人们要有提前的实际行动防止疾病的发生。②语言朴素、浅显易懂。《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都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预防疾病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方法。③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在《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历代中医和养生家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健体防病的方法,如华佗的五禽戏等。

3 把引导广大民众践行治未病理念作为临床活动的重要内容

国民健康事业是全体民众共同行动,专业人员精心指导的一项浩大健民工程,实施这个工程的关键是专业人员的引导,因为广大民众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也不懂得各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发病规律,人们只有渴求健康的愿望,而并不十分明确如何生活才能有利于健康,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广大中医工作者应当在临床活动中大力弘扬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从理念、知识和技艺等方面引导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治未病的先进的机体健康文化。①中医临床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引领治未病先进文化的社会意义,这是弘扬中医文化具体行动、增强广大民众体质提高全社会成员健康水平的根本措施之一,是适应未来医学模式转型的必要准备,尽管此举不能直接使医者获得经济利益,但却可以为社会创造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②要以满腔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引领民众践行治未病理念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主力军的作用,结合各自的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经验,探索丰富的、适合不同民众群体的、行之有效的预防疾病和健身强体的方法。③充分利用临床活动的各个环节向民众传播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民众都是带着健康和疾病方面的问题来见医者的,医者可以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应当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再发生,也可以针对发病的不同阶段机体的表现特点,向患者传授相关的医学知识。④中医医务工作者向民众传播健康知识和治未病理念应当注意把中医专业语言转化为通俗语言,要深入浅出,内容不但要介绍预防疾病的方法,尤其应当讲清方法、知识背后的道理。

[1]孟胜喜,胡义扬,冯琴,等.中医治未病思想探析[J].中医研究,2012,25(1):5 -8.

猜你喜欢
中医学医者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邓俊峰作品选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