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
异位妊娠是妊娠早期造成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诊断可发生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大出血。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就我院收治150例异位妊娠的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150例,占同期孕产妇的4.12%(150/3640)。保守治疗和期待治疗的24例经病史、临床表现、B超检查、血、尿β-HCG放免测定,诊刮等检查确诊;126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年龄在18~42岁之间,其中20~38岁发生率最高,为128例,占85.33%。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05例(70%),突发下腹痛102例(68%),停经史118例(78.67%),42例术前行诊刮未见绒毛。术前B超提示附件区包块132例(88%),术前尿HCG检查阳性138例(92%),手术病例术后常规行标本病理检查。
1.2 方法 根据病情及患者是否要求保留生育能力,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 为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126例,占84%。手术分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其中急诊手术85例,择期手术41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87例,造口术8例,病灶清除术20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加输卵管修补术11例。术中见输卵管妊娠121例,宫角妊娠3例,卵巢妊娠2例。术中见腹腔出血500 ml以上82例,最多达3000 ml。术中呈慢性盆腔炎表现56例,合并卵巢囊肿12例,同时行囊肿剥除术。
1.2.2 期待疗法 若患者无症状,附件区包块<3 cm,血HCG值低于1000 mIU/ml,且下降速度每天>5%,密切观察血HCG值下降直到正常。期待治疗4例,占2.67%,均成功。
1.2.3 药物治疗 药物保守治疗常用氨甲喋呤肌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治疗。保守治疗20例,成功18例,治愈率90%,2例失败,再行手术治疗。
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150例,占同期孕产妇的4.12%(150/3640),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较国外报道(1∶50~1∶303)偏高[1],较国内有关文献报道(6.28%)偏低[2]。手术治疗126例,占84%,保守治疗20例,期待治疗4例。诊断符合率100%,治愈率100%。
3.1 异位妊娠发病的有关因素 究其病因以炎症为主。本组结果示盆腔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粘连者56例,占44.44%(56/126)(保守治疗除外),98例有人工流产史,占65.33%(98/150),70例放宫内节育器,占46.67%(70/150)。多次的宫腔操作可使阴道致病菌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不完全性堵塞而致异位妊娠。人流次数增多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人工流产中要严格无菌技术。放宫内节育器居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的第二位,宫内节育器能引起类前列素物质的大量分泌,使输卵管蠕动紊乱,甚至产生逆蠕动,而增加异位妊娠的机会。因此防治IUD妇女的输卵管炎,是减少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选择恰当的辅助检查 近年来随着B超检查在早孕期的普遍应用,血、尿β-HCG的测定以及临床医师对异位妊娠认识的提高,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诊断,为及时正确治疗异位妊娠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减少了临床凶险的发生。有条件的医院可应用腹腔镜检查,腹腔镜可直接观察子宫及输卵管的形态变化并作出明确诊断。
3.3 治疗时机 异位妊娠急性失血,应在补液、输血、吸氧治疗休克的同时,术前准备,立即手术,迅速止血。麻醉方式要选择适当,手术治疗可采取根治性和保守性两种。对初孕及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病灶清除术及输卵管修补术或输卵管造口术,但术后必须加强抗炎治疗及输卵管通液术,减少盆腔炎的发生,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对无生育要求者可行病侧输卵管切除术或加上对侧输卵管结扎术,以防再发异位妊娠。另外采用药物治疗是另一个治疗手段,成功关键是把握适应证。用药过程中要密功观察病情,若有手术指征,立即手术,以免造成失血过多。目前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为异位妊娠提供了更明确的诊断和更简便的治疗方法。
[1] 王淑贞,于传鑫,朱人烈,等.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3.
[2] 潘小惠.宫外孕178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