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杰
腹部手术主要涉及消化器官的疾病,手术、麻醉、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禁食等均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浓度变化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近年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容易引起低血钾,应早期予以补钾。本文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4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比照,甲组手术当天、乙组术后第3天补钾同时检测手术当天、术后连续3 d的血钾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所选40例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6~78岁,平均38岁。阑尾切除术20例,疝修补术1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5例,肠梗阻手术4例。所有病例术前血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全部病例均未用影响电解质代谢药物且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1.2 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予以手术当天补钾和手术后3 d起补钾。甲组术后即日静脉补钾2 g,第1天补钾3~4 g,第2天补钾4~5 g,第3天补钾5~6 g;乙组术后3 d开始补钾,手术当天及术后1、2、3天清晨抽血测定血钾。
1.3 判定胃肠功能恢复 以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为指标,术后每4 h进行腹部听诊,如发现肠鸣音大于3次/min,则为肠鸣音恢复并记录时间。询问患者肛门排气最早时间并记录。
手术当天清晨和术后3 d连续测定血电解质,手术当日清晨血电解质无明显异常。术后第1天,血清钾、钠、氯均有下降,尤其是血钾。乙组血钾降低更加明显,出现低血钾。
本组以肠鸣音正常和肛门排气作为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甲组肠鸣音恢复平均30.72 h,乙组平均39.24 h,甲组肛门排气平均75.25 h,乙组平均92.24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恢复顺利,甲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乙组。
钾是维持神经肌肉细胞静息电位的物质基础,并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当血钾浓度减低时,肌细胞对兴奋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使胃肠运动减弱,从而抑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手术创伤使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肝脏与骨骼肌上的β2受体,经cAMP激活Na+-K+-ATP酶加强钾的摄取[2]。同时在应激状态下,细胞内糖原合成增加,使细胞外液中的钾进入细胞内,进一步加重了血钾浓度的降低。
综上所述,腹部手术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术后3 d不补钾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低钾,同时延迟胃肠功能恢复。为此应重视手术后补钾,特别是术前血钾正常患者也应及时补钾。注意患者血钾、尿量监测,调整补钾速度和量,同时加强护理和监控,促进患者康复。
[1]吴翠贞.病理生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0-32.
[2]邵新立,况铣,金士翱,等.不同含钾液对术中、术后兔血钾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