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凯,赵 祥,柯 军
(1.张家口市种子管理站,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怀来县农牧局,河北 怀来 075400)
近年来,农作物种业作为农业产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的国务院一号文件都有集中表述。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冀西北种业有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育繁推一体化的农作物种业格局。因此,对冀西北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做深入研究,并针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是种业工作者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农业用种安全、粮食丰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种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区域发展、产业拉动的战略方向,推进特色作物品种的区域化产业布局,标准化、规模化种子生产,逐步提高种子质量,提升种业整体实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大对种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利用冀西北多样、独特的气候和土壤资源,构建布局合理、特点鲜明、效益显著的特色优势农作物良种产区,逐步建成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条龙的种业产业格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良种产品。
根据建立现代新型种业体系的要求,到2012年要逐步建成功能配套、运行灵活、实力较强,市场主体突出、保障体系完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种业体系。冀西北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交界地带,具有独特、多样的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为该地区的育种、良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应向以下几方面的目标努力: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育种机构的科研力量,规划育成一批优质多抗突破性新品种。根据不同作物品种选育推广现状,加快审定、引进农作物新品种速度,重点选育具地方特色的马铃薯、两杂(杂交玉米和杂交谷子)、常规作物(莜麦、亚麻)及特色作物(豆类)、蔬菜和食用菌等作物的突破性品种。
二是加强地方投入,利用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一批品种齐全、信誉良好、综合能力出众的种子企业。建设一批育种条件好、良繁质量稳定的制种基地。以优良品种为先导,以优势种子企业为龙头,全面提高种子种苗市场覆盖率。
三是健全种业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种业市场。据了解,冀西北地区的市级新品种区试试验推广体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已初步建成,应继续健全县级种业管理体系和配套办法,加强对种子企业和市场流通种子的质量检测,尤其是对主栽品种的真实性鉴定、DNA测定、转基因品种的测定。及时发布种子质量检验通告,公布新审定的品种和淘汰的市场退出品种,引导农民建立良好的购种习惯,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物流体系和信息收集发布制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常规作物的良种繁育。冀西北的坝上地区属内蒙古高原边缘部分,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发生极轻,是天然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坝上生产的脱毒种薯和燕麦、胡麻等常规良种以品质优、产量高享誉全国,马铃薯种薯已经成为该地区种业的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坝上地区优质脱毒种薯、常规良种基地建设,稳定规模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进一步完善马铃薯原种、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加强高产、优质品种的生产,稳步扩大繁育基地规模。逐步规范试管苗的生产经营,加强监管,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种薯单产,使马铃薯种薯企业从单一的种薯供种向原原种、种薯综合供种的大型企业发展。
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常规作物良种的生产。充分发挥冀西北在莜麦、亚麻等杂粮品种选育方面的综合优势,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创出自主优势品牌,加快发展速度。尤其要强化抗旱、耐瘠、增产潜力强的早熟品种的选育,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
二是大力发展杂交谷子制种。“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已经成为冀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产业,已享誉国内外。首先,要完善良繁保障机制。在品种的不断选育与开发、基地的选择等方面,应该由政府、企业、农民三方统筹规划,互惠互利,保证种子供应和种子质量。其次,农业、科研部门要不断完善杂交谷子制种高产栽培技术,对制种户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制种单产,增加制种户的效益。
三是在蔬菜种苗和食用菌菌种等新兴种子产业方面,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环京津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积极鼓励、引进一批技术、资金实力较强的蔬菜种子企业进入蔬菜种苗、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经营领域。其主要实施措施有:挑选水肥条件优越的乡村建立育苗温室基地;有关部门技术专家要加强对种植户的育苗技术指导,保证优质种苗供应。作为“菜篮子”工程的源头产业,特色菜、错季菜的高速发展将倒推冀西北蔬菜种子种苗、食用菌菌种产业的规范发展,作为种子行业从业者要抓住机会提升自己。
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各县区要充分认识到种子在农业产业化、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筹措资金,落实面积,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依托市、县种子管理站的技术力量,加大种子质量管理力度,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超范围推广、私繁滥制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种子企业清理等工作,为我市种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项目的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协调涉农部门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我市特色种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市财政要加大在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机械播种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继续加大对优良新品种的研发、种子加工和贮藏设施设备升级、种子收购资金借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我市这些种子企业尽快成长为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良种品牌,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