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消融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2012-01-22 02:50于文慧王爱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肠系膜消融溶栓

徐 恒,于文慧,王爱林

超声消融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徐 恒1,于文慧2,王爱林1

超声消融;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动脉导管;溶栓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wbosis,ASMVT)是急腹症之一,临床上极少见,仅占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15%[1]。由于发病初期无明显特异的体征,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发展成肠坏死及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极高[2]。近年,欧美有作者报道用介入技术(血栓捣碎,导管抽吸,直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取得效果。我们从2008年4月—2011年5月收治10例,采用超声消融方法配合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71岁,平均48岁。发病时间3 h~3 d,平均15 h。全部以腹痛就诊,恶心呕吐6例,腹胀8例,便血(包括便潜血阳性)2例,单纯腹泻2例,呕吐咖啡样物质2例,腹膜炎体征2例,发热2例。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主干动脉及分支细缩,肠系膜静脉显影延迟、不显影、充盈残缺或侧支静脉代偿性迂曲扩张,肠壁增厚,造影剂肠腔内滞留。

2 治疗方法

10例全部采用超声消融方法,采用TIPS途径,用Seldinger法穿刺右颈内静脉,将导管鞘送入肝静脉,在DSA监视下从肝静脉向门静脉分支穿刺,插入导管至肠系膜上静脉,在0.018导丝指引下,把超声消融探头插入闭塞的静脉,启动超声消融系统。超声消融仪为美国瑞菲尔德公司产品,超声消融导管长度为78 cm,导管直径为2.2 mm,超声频率为45 KHz,超声能量为24~45 Watts。向超声探头释放高能低频超声能量,连续超声消融60 s,间歇15 s。释放超声能量时,缓慢地前后移动超声消融导管,直至消融导管通过门静脉静脉进入肠系膜上静脉。超声治疗时间为6~24 min,平均12 min。为防止和减少术中产生微小血栓,超声消融期间反复向病变静脉内注入肝素盐水和尿激酶。肝素总量为5000~6000 u,尿激酶总量为50万u。术后辅助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术,采用超选的方法,将多侧孔溶栓导管,留置肠系膜上动脉,注入抗凝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20万U,巴曲酶5 BU,肝素钠5000 U)。配合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等。根据腹部症状和胃肠功能(肠蠕动,腹胀,排气和排便等)恢复情况,或静脉多普勒彩超及动脉造影,决定导管留置时间,一般1~2周拔管,以后服用华法林2.5~3 mg1年以上。

3 结果

10例中8例痊愈,2例出现肠坏死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4 讨论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极其少见。原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相对多见,常见的原因有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抗凝血因子III、蛋白C、蛋白S缺乏,口服避孕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血小板增多症等[3-4]。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回流障碍,瘀滞不通,导致肠管瘀血,水肿,甚至坏死。同时大量体液渗出在肠壁及肠腔内,导致患者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晚期肠管坏死,毒素大量的吸收,迅速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极高。本病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早期腹痛严重但腹部体征较轻,难以引起重视,一旦出现腹膜炎体征,此时患者肠管已经坏死,必需手术切除,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对于临床上不能明确病因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应积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存在。

过去认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唯一方法。但随着影像学、介入学的发展,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其治疗原则及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认为,早期诊断,并尽快介入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病例痊愈,避免发生肠管坏死以及手术治疗。

超声消融导管利用空穴作用和机械破碎作用,这两种力量相互协同,发挥强大的消融作用。其中空穴作用占主导地位。高能超声波在声学循环的负相阶段,压力降至组织蒸发压以下时,会产生微小空泡和空穴。这些微小空泡的迅速裂解在局部产生振动波。这些微小空泡强烈的内爆破导致组织裂解。超声消融治疗过程还可激活t-PA,起到助溶的作用,促进溶栓药物与血栓纤维蛋白分子的结合,增强溶栓效果。超声导管发射的高能低频超声波,有识别血管壁与阻塞性动脉硬化斑块和血栓的能力,能有选择地消融血栓和斑块,而不损害血管壁。超声消融的特有功能,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效果明显。但是,在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时,超声消融难以完全清除附壁血栓和分支血栓。加之血流速度缓慢,极易再次血栓,故术后溶栓治疗十分重要。我们辅助超选置管溶栓术,将导管插入肠系膜上动脉,注入溶栓药物,清除残余血栓和分支血栓,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减少了全身的用药量,避免了并发症的产生,取得了较好的溶栓效果。

[1]Bradbury MS,Kabanagh PV,Bechfold RE,et.al.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diagnosis and nonivasire imaging[J].Radiogra⁃phis,2002,22(3):527-541.

[2]宋占文,孙广荣,周先亭,等.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173-175.

[3]张健,段志泉,罗英伟,等.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1):21-23.

[4]魏子冬,刘宝生,张茹兰,等.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7,12:45-46.

R654.4

A

1007-6948(2012)03-0301-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2.03.033

1.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周围血管病科(哈尔滨 150001)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三科(哈尔滨 150040)

(收稿:2011-07-12 修回:2012-02-26)

(责任编辑 侯玉芬)

病例报告

猜你喜欢
肠系膜消融溶栓
消融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超声引导下囊内消融与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对比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