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精神看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2-01-21 15:13薛金玲宋秋蓉
关键词:家族化张伯苓学者

薛金玲 宋秋蓉

(南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 300071)

从公共精神看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薛金玲 宋秋蓉

(南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 300071)

公共精神是西方现代公民文化的核心观念,指在承认个人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公民所拥有的着眼于社会整体的公共精神。目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缺乏诚信自律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公共责任意识等公共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离公共精神的家族化意识。办学者缺乏相关的公共精神,是制约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文化的负面效应是办学者缺乏公共精神的主要原因。昔日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所拥有的公共精神,值得当今民办高校的办学者学习。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办学者;公共精神;君主专制;校长张伯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公共生活范围的日益拓展,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和密切,人们以往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风气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这就需要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对公共精神的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当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初见端倪,非政府组织、独立社团等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公民特有的品质——公共精神进入了当代研究者的视野。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

公共精神是西方现代公民文化的核心观念,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理解。

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指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1]帕特南对公共精神的理解是基于西方社会的公民传统以及现代西方的政治现实而提出的。西方的公共精神产生于古希腊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保障公民自由平等、以公民为本位的政治社会中,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与公共领域相伴随的私人领域的活动,为公民从事公共活动创造了物质前提和条件。古希腊城邦明确规定只有相当财产的自由民才能成为公民,也就是说,无须为生计操劳奔波的雅典公民才有闲暇和时间从容地进行公共活动。汉娜·阿伦特对此的解释是:“城邦之所以没有侵害公民的私人生活,并且还把围绕着每一份财产而确立起来的界限视为神圣的,这并不是由于它尊重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私人财产,而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假如不能拥有一所房屋,他就不可能参与世界事务,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2]可见,对个人独立性和主体性的认可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也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个庞大的体系,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以及善待生命社会的慈悲胸怀。简单地说,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3]

笔者认为,公共精神是西方现代公民文化的核心观念,指在承认个人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具备的诚信自律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团体互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以及善待生命与社会的慈悲胸怀等。作为现代公民基本品质的公共精神,产生于政治学中相对于国家的公民社会。

将公共精神放诸于民办高校视野来看,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整体发展状况尚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缺乏公共精神是其中之一。其具体表现为:办学者缺乏诚信自律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公共责任意识以及背离公共精神的家族化意识。

二、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公共精神的缺失

应该说,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规范办学、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但也有部分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低下、办学声誉不高。这与办学者缺乏公共精神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影响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缺乏诚信意识损害学校声誉

近些年民办高校的诚信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部分民办高校为多招学生,虚假宣传,无序竞争,互相诋毁。学生入学后发现学校地处偏僻,设备简陋,师资不足,与宣传内容相去甚远。部分办学者为赚取更多利润,利用较少的投资和银行贷款在政府无偿划拨或租赁来的土地上建校办学,招收学生,通过收取学费或其他渠道回笼资金,然后将所得资金转投其他行业盈利或放在银行、股市赚取利息或股息。[4]

上述种种虚假宣传、无序竞争以及办学者谋取私利的行为,说明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缺乏诚信自律意识,此类行为严重损害了民办高校的整体声誉,致使民办高校失去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并影响了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法制规则意识妨碍良性运行

有些民办高校不遵守行政机关批准的收费标准,巧立名目乱收费用,对差生收取更多费用,这些都成了他们的暴利生财之道。[5]民办高校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决策不科学、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以及资金流向缺乏控制等,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收取的学费直接放入创办者的腰包。[6]

上述的部分办学者缺乏法制规则意识的违规办学行为,不利于民办高校的良性运行。

(三)缺乏公共责任意识难保办学质量

有的民办高校大量压缩课程内容,缩短课时,以便空出教室和宿舍招收更多的学生,收取更多的学费。有的还常常找各种理由提前放假、延迟开学,由此减少课时费开支,降低办学成本。

减少授课时数,缩短学生上课时间,是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缺乏公共责任意识的表现,致使学生质量很难得到保障。由此,毕业生的“含金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四)家族化意识易走入“人治”困境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所有权归家族,家族拥有资产产权和资源支配权,并且享有对学校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董事会中主要领导成员也多为家族中人,领导交替在家族内进行等等。[7]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化的弊端日益凸显。一些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民办高校家族化管理行为,打消了社会力量对民办高校捐资助学投资的积极性,制约了民办高校规模的发展。而且在家族化管理的民办高校,家长是绝对的权威,家族成员唯其马首是瞻,极易走入“人治”困境。[8]

综上所述,一些民办高校办学者缺乏相关公共精神,极大地损害了民办高校整体的办学信誉,妨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

从中国传统专制制度及其文化视角分析,一些民办高校办学者缺乏诚信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公共责任意识以及管理中浓厚的家族意识是当今国人缺乏公共精神的一个缩影。国人缺乏公共精神与我国长期的君主专制和儒家文化的负面效应是分不开的,具体因素如下。

(一)儒家“三纲”道德伦理和崇公抑私文化

回顾中国传统君主专制的社会,君主为维护其统治,在价值观和行为意识上大力提倡“崇公抑私”、“以公灭私”,“私”字成为万恶之源,无私、无欲、无我是理想境界,把私人空间压缩到零,既无私人领域存活空间,也无公共生活立足之地,结果是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两无的格局,使得国人既缺乏个体独立自主性,又缺乏着眼于社会整体的公共精神。[9]372

儒家的“三纲”道德伦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这使人们自然形成了崇拜权力的意识和服从的习惯,毫无独立人格可言。

(二)集权政治生活的虚伪和宗法社会

在中央集权统治下,王朝独占权力资源,支配着自然资源,入仕者的政治权利、政治地位和利益乃为君主“恩赐”所得。在这种集权统治下,臣民不得不唯命是从,养成了“恶直”、“崇虚”的品行。中国传统社会上层官员为了生存不惜说假话、毁信用,这种政治生活中的虚伪现象必然散播于社会。换句话说,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官僚集权体制是滋生社会诚信缺乏的政治土壤。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诚信根植于宗法社会的土壤,往往囿于熟人、朋友、亲人等狭小范围,具有封闭性。传统中国社会就是一种熟人社会,血缘家庭关系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其他社会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环境。在熟人社会中,熟人关系成为一种信用凭证,人们愿意对那些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尊敬的人作出承诺,对他人的道德判断往往凭个人的直觉,依据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韦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中国人的信任是建立在亲戚关系或亲戚式的纯粹个人关系上面的,是一种凭借血缘共同体的家庭优势和家庭纽带而得以形成和保持的特殊信任。[10]

综上,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诚信更多的是指家庭诚信,并没有成为惠及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专制统治下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崇虚”、“恶直”的心理导致普通民众“轻信”、“趋炎附势”。这些因素致使相当部分国人在当今公共生活中缺乏诚信意识。

(三)小农家庭制和儒家“五伦”

在小农家庭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利益单位是家庭,家庭既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基本的生活单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无不依赖于家庭,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也无不以家庭为依托和中介。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五伦”之中,三伦是家族关系,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放大,“这最后一项的朋友关系,可以说,是和家庭一致的,因为朋友是可以包括在家庭圈子里的人——‘家里的朋友’”。[11]其结果是,“家庭与朋友一起组成了一座有围墙的城堡。城内是最大限度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相互帮助;对城外的世界则采取了一种冷漠无情,一致对抗的态度。结果正如人们所见到的那样,家庭成了有围墙的城堡,城墙之外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是合法的掠夺物。”[11]

“家国同构”的“家天下”的社会结构,致使国人具有浓厚的家族化意识。

(四)传统“人治”社会和儒家“礼”文化

“人治”社会,君主的权威高于一切,即君主的意志至高无上,举朝上下唯君命是从,致使民众法治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儒家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受“礼”的约束,只有合于“礼”的才能做,不合于“礼”的就不能做,并提倡礼治,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人”处于有各种礼仪构造的社会关系中,礼是天子至庶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这种以礼治国的理想,不利于国人法制规则意识的养成。

(五)君主专制下的官僚集权

19世纪,美国传教士明恩溥通过在中国20多年的观察,说:“中国人不仅对属于‘公众’的东西不感兴趣,而且防范不严,便唾手可得,很容易成为偷窃的目标。铺路的石头搬回家去了,城墙上的砖也一块一块的不见了。”[12]这种无公共责任意识的民族心理与我国传统的君主专制是分不开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下,皇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除了少数官绅士大夫,一般民众无法参与政治事务。

儒家倡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强调普通百姓束身寡过,不与闻公事以为高。政治上百姓参与意识的弱化,致使民众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民族性格,导致国人缺乏公共责任意识。

四、民办高校办学者公共精神回归的思路

除了政府肩负培育国人公共精神重任以外,民办高校办学者也需要逐步确立公共精神。民国时期,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堪称公共精神的表率,值得民办高校办学者借鉴。张伯苓任职私立南开大学校长期间所拥有的公共精神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讲求公共责任的办学理念

张伯苓担任校长期间,为力矫国人“私”与“散”的弊病,树立了讲求公德与合作精神的办学理念,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他认为,“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13]310该办学理念体现了张伯苓公共责任意识的诉求。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张伯苓主张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实行“法治”,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人治”。1916年他就明确提出将学校变成“法制”学校,总不使一人之去留,影响全校,如古籍所云“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意则可耳”,体现了张伯苓认可与遵守公共生活的准则和规范的公共精神。[14]

(三)树立恪守诚信的办学精神

张伯苓早在1916年开办南开中学时期,就阐明了其恪守诚信的办学精神。他指出,南开“精神则在‘诚’字、‘真’字、‘信’字。本校至今办理小有效果者,恃有此耳。”[13]13他总结自己办教育获得成功的二字秘诀是公和诚,体现了其讲求诚信的公共精神诉求。

(四)摒弃家族化传统模式

张伯苓在创办南开过程中,毅然摒弃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家族控制权力模式。他指出,旧家族可谓之一堆一块,分不清楚,不成民国,今当将此制度打散了,使成个人,然后再合起来使成社会,使成国家。对于中国家族制的反省和批判,使得张伯苓成为破除中国家族化意识的先驱。他没有将私立南开大学作为一己之私有财产传及子孙,董事会成员中也没有他的亲属。20世纪40年代中期,南开大学特别制定了近亲回避制度。[15]

综上,张伯苓校长身体力行公共精神,取得了私立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成功,私立南开大学也由此赢得民国时期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当今的民办高校要想赢得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信赖,其办学者就要像张伯苓校长那样,拥有公共责任意识,对社会和学生负责;具备法制规则意识,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提升民办高校公平、公正的形象;确立民主意识,避免家长制或家族意识,从制度上抵制家族化、“近亲繁殖”的现象。总之,民办高校办学者需要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

[1] [英]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3-104.

[2]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3.

[3] 潘强恩.论公共精神[EB/OL].(2007-11-23).http://www.godpp.gov.cn/misc/2007-11/23/content_11746809.htm.

[4] 郭文霞.民办高校诚信缺失行为的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6.

[5] 晃永国.教育诚信的反思与建构[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l):113-115.

[6] 董汝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24):5-6.

[7] 徐绪卿.我国民办高校家族化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7):30.

[8] 石猛.对我国民办高校家族化管理的思考[J].山东英才学院院报,2010(3):6.

[9] 蒋璟萍.诚信缺失原因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3):5

[10]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6.

[11] 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185.

[12] [美]明恩溥.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EB/OL].[2012-03-18].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h-yuwai/309468.htm.

[13] 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4] 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169.

[15] 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18.

(责任编辑毛红霞)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al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pirit

XUE Jinling amp; SONG Qiurong

(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eofNankai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Public spirit, as the core concept of modern citizen culture in western world, refers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society as a whole held by citizens with the acknowledgement of full personal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Some of the current administrators in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lack the public spirit of the awareness of integrity and self-discipline, regulation and legislation, as well as the sense of public responsibility. To some extends, they depart from public spirit and believe in family consciousness. Thi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prevent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rom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s. The negative effect from China’s autocratic monarchy and Confucian culture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administrators’ lack of public spirit. The lifelong affection of public spirit of Zhang Boling, a former president of Nankai University, is well worth learning by his peers today.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public spirit; monarchy;president Zhang Boling

2012-05-10;

2012-09-11

薛金玲(1988- ),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史。

G648.7

A

1671-2714(2012)06-0025-04

10.3969/j.issn.1671-2714.2012.06.005

猜你喜欢
家族化张伯苓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基于产品族DNA的商用咖啡机设计研究
自黑也能激励人
学者介绍
张伯苓在教育与政治之间
探索破解名村“家族化”之路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家族化现象研究
张伯苓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