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2-01-21 15:13杨德广
关键词:管理体制民办学报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民办高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每年招生146.74万人,在校生476.68万人,可见民办高等教育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今后,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大力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对民办高校来说,要确保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搞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宏观政策环境逐步改善的背景下,内部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徐绪卿教授的专著《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研究》,抓住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将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置于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剖析当下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及其对民办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基本国情和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出构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系统设想和积极建议。

我有幸成为该书最早的读者之一,读后受益匪浅。

该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系统性。目前,关于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尚不多见,现有研究散见于一些论文中,不够全面和系统,有研究产权的,研究董事会建制的,研究民办高校党组织作用发挥的,等等。但是,管理体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分割研究难以做到对整个管理系统的全面理解,还有可能就事论事、单兵独进和顾此失彼。该著集成了当下国内同类研究的最新成果,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展现了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研究的全貌,为读者系统全面地把握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内涵提供了可能。

二是创新性。由于举办体制的特殊性,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公办高校管理体制有很大的不同。而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最初的构建无疑是借鉴国外模式。但是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终归是本国国情和文化的产物”,如何借鉴、消化国外经验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著从民办高校的实践和国家制度的规定出发,提出了以董事会—校长—党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内容的“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模式”,这是对现有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大胆改革和创新。它既借鉴了国外私立大学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特色,考虑到了与政府现有的高校管理机制相衔接和现有法律的规定,比较符合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实际。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的专著不多,民办高校内部管理研究的专著更是鲜见,该著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

三是现实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调查研究是搞好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在该著的撰写过程中,作者深入民办高校,做了大量的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书的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问题的论述、分析能做到客观、务实,提出的建议既与法律法规相衔接,也考虑到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提高了专著的可读性和应用性,不失为一本民办高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好书。该书的出版既有益于丰富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实践借鉴和启发作用。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人才,迫切需要发展高等教育。但如何发展?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出资兴办公办高校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这么大,底子又比较薄,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投巨资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来看,发展私立大学是重要途径之一。在过去的20年间,至少3/4的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私人资金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公共资金,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私人资金的份额已经超过了40%;韩国、智利等国私人资金的份额甚至超过了73%。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责任在国家”的观点已经逐渐被“教育成本”、“责任应由直接受益者和社会总体共同分担”的理念所替代。东南亚有些国家的高等教育70%以上是私立大学。俄罗斯私立高校也发展很快,有些地区达到40%。印度除发展私立大学外,还有一批按成本收费的公立大学,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满足了更多人上大学的需求。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仅占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百分之二十几,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并不是很好,且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近10年来,教育资源的快速增多和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逐渐缓解,加上计划生育效应下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快速下滑,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范围逐渐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受到追捧,而处于竞争弱势的民办高校在生存和发展上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加快发展转型,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成为民办高校的紧迫任务。

管理问题是高校发展的软实力。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正是民办高校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是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摆脱困境、赢得竞争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为民办高校加强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该著虽然不能提供民办高校发展的灵丹妙药,但至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建议,从而为民办高校抓住机遇,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创建特色和提升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徐绪卿教授是一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开拓的研究型民办高校领导。他专注于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主持过与此相关的30余项课题,发表了90多篇论文,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成果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亲自从事研究和实践,而且在学校里培养了一支队伍,组织了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团队,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他所领导的“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已经连续三届荣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其所培育的以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为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已经成为浙江省百强重点学科。他所领导的《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民办高等教育”栏目已经进入国家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浙江树人大学的骄傲,也是徐绪卿教授辛勤劳动的结晶。事实也说明,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是前景广阔、大有作为的。

(责任编辑毛红霞)

学报再获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审读与管理》褒奖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编撰的《报刊审读与管理》,于2012年第70期独家刊载了题为“适时总结成功经验 认真筹划名栏建设——读《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文章,对我校学报“民办高等教育”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给予高度评价——它必将对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力推进我国民办高校学报的建设,对我省的兄弟高校学报也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章写道:十年前,即2001年该刊创刊时,它是一份不起眼的微小刊物,现在则是在省内以至国内学报界有着重大影响的学术期刊。文章还总结了我校学报取得成功的法宝: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与刊物定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报工作;众多专家积极支持刊物建设。虽然《报刊审读与管理》只是内部交流刊物,但其上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各报业集团、报社和期刊社,对进一步扩大《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影响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刊编辑部供稿)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民办学报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致敬学报40年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