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 D. 赖兹 著 胡建伟 译
罗马尼亚私立高等教育的使命
罗伯特 D. 赖兹 著 胡建伟 译
本研究分析了在一些私立大学网站上所获得的文本资料,这些文本旨在加强这些私立大学的合法性。通过搜索他们的网页,我们可以了解私立大学如何看待他们自己、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使命。
本研究包括23所获得认证和28所取得办学资格的私立大学,这些大学接受过全国学术评估和认证委员会的检验,代表了截至2004年1月罗马尼亚私立高等教育的状况。本研究主要分析各大学网页上对自身使命的陈述。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在网站上清晰地阐述了他们的使命,对于这些大学,我们也使用其他途径找到了他们对自身办学目标的描述。
大学关于自身使命的陈述如同精心设计的网页一样,被大学用来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其言辞一般是正式的、客观的,多少带点官腔,有一些句子富有诗意和宗教色彩,也有很多句子反映出新的官方话语特点,还有很多显示出非常浓厚的学术味道。
大多数学校都声称自己负有职业和专业教育的使命:“培养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水准的有竞争力的专家”,“培养专业人士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这些专业人士能够融入欧洲的政治、社会、法律和文化体系”,“为匈牙利培养专业人员,具有国际竞争力,富有基督教精神”,“为罗马尼亚西部培养专家(译者注:罗纳尼亚西接匈牙利,匈牙利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罗马利亚)”。许多大学强调毕业生的适应能力,适应国家、国际和欧洲市场的能力,具备劳动力市场所要求的技能。网络上对自身使命的阐述可以让我们确认当代私立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倾向——职业导向。
尽管职业化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一个普遍特点,然而中东欧高等教育中的职业化倾向却由来已久。在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职业化就成为其改革目标,其教育体系是系统化而非经院式的。在所谓的综合技术改革之后,高等教育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有才智的劳动者,所有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机构授予的学位都与职业挂钩。近一半的学生都是工程学专业的,所有的人文、艺术、科学院系实际上都变成教师培训机构。
1990年后公立高等教育的学术化转向令公众颇为惊讶,学术界的民意测验反映了该价值体系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高等教育逐步扩大,并且开始从职业化倾向中分离出来。显然,在公立大学自治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混乱和无序。对于高等教育的扩大,媒体、政治家和民间不断发出担心的声音。私立大学为赢得公众的认可,喜欢展示与公众意见贴近的价值体系,希望成为公众心目中所期待的大学。
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早期高等教育的扩大,许多年轻人进入公立大学,同时,高等教育的主导力量发生改变,作为主导力量的资深教授在私立高等教育的市场中更有利于将他们的声望转化成利润。大学职业化办学目标的转变实质上也反映了其创办者的价值观念。
罗马尼亚高等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可以追溯到高等教育的拿破仑模式。该模式始于1818年,以位于布加勒斯特(译者注:罗马尼亚首都)的高级技术学校的建立为标志(后来成为理工大学)。这个传统逐渐演变为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宗旨:高校应该更多地培养专家,高校对经济和管理的关注要胜过对文化的关注,高校应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使命的阐述中另一种常见的表述是精英教育。这个观点多出现于布加勒斯特一些经过认证的大学网站上,这些大学招生数量多,学科范围广。只有一所大学明确自己是古典大学,其他大学则声称“培养精英人才的精英大学”,“精英高等学府”或者“致力于学术尖端”。而实际上,经过认证的大学和经过授权的大学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只不过这些所谓的精英大学的网页设计得更加复杂、精美。诚然,精英私立大学并未假装自己比公立大学更优质。相反,他们明确说明自身具备与公立大学相类似的办学水平,或者自己“可以与最优质的公立大学相媲美”。而关于这些大学的真实办学质量,我们当然不能仅凭手中已有的资料来判断。
精英教育的争论也与共产主义遗留有关。大部分欧洲国家已经经历了止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扩张过程。而在当时,罗马尼亚每10万居住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在欧洲各国中最低(除阿尔巴尼亚以外)。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大、大学入学的自由化以及私立高等教育自身都改变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大环境。
一些私立大学的创办者感觉到学生和家长对精英教育的渴望,而这种精英教育正在公立高等教育中缓慢而明显地衰落。当然,私立大学无论是否精英大学,在社会声誉方面无法与大部分的公立大学匹敌。
几乎所有的私立大学都运用与外部环境相关的因素来界定自身。私立大学所遵循的价值体系来自于社会主义时期高等教育对于精英职业教育的解释。本研究所涉及的大学无论是在自身使命的描述方面还是在网页的设计方面均显得较为保守,这可能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有关,也可能与其领导者循规蹈矩的特点有关,还有可能与大学的学科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