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春,钟新桥,狄 强
(武汉工业学院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23)
近年来,湖北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11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排名位列全国前十。当前,湖北以“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来指导全省的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实施工业兴省方针,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针对湖北发展的现状,我们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促进全省的跨越式的发展。
湖北“汉十”经济带是湖北东部至湖北西北部的一条经济发展带,是以武汉为龙头,以随州、襄阳、十堰等城市为支点,沿汉十高速、汉十铁路打造的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的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光机电一体化、轻纺、食品、卷烟、化工、建材等生产基地互动发展的产业密集带。湖北汉十高速公路全长400多公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线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十高速公路孝襄段东与京珠高速公路互通,由京珠高速公路与武汉城市经济圈相连,并接上沪蓉高速湖北段的宜(昌)黄(梅)高速公路;西与已通车的襄(阳)荆(州)高速公路连成一体,组成了湖北腹心地带的高速公路网络。汉十高速连接武汉、襄阳和十堰,既是连接湖北省中西部的重要通道,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走廊。有人主张把汉十经济带改称为汉江经济带,因为汉江流经十堰、襄阳等湖北西北部的重要城市。但汉江目前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已被国家定为生态保护功能区,沿汉江的工业发展有所限制和弱化,因此,我们认为沿汉十高速、汉十铁路发展湖北西北部的经济比较合适,称之为“汉十”经济带。
与湖北长江经济带相比,汉十经济带的经济实力并不差。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湖北东部至湖北西南部的一条经济发展带,东起黄冈市黄梅县,西至恩施州巴东县,涵盖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在促进湖北经济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从表1可看出,汉十经济带的人口和面积比长江经济带要差些,但其GDP的总量与长江经济带差不多,工业总产值比长江经济带要多一些,第三产业总产值差不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汉十经济带的经济实力与长江经济带旗鼓相当,汉十经济带是湖北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表1 2010年湖北汉十经济带经济发展统计
对湖北来说,打造“汉十”经济带不仅有利于随州、襄阳、十堰产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它是除长江经济带外,连接鄂东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另外一条纽带,不仅能够直接传动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以及湖北汉十沿线城镇的互动协调发展,而且必将会成为促进“两圈”之间的相互联动、优势互补,推动湖北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另一重要传动带。
2008年,湖北省提出了“两圈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即以湖北东部的“1+8”武汉城市圈与湖北西部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依托,以湖北境内的长江经济带为纽带,两圈一带共同作用,共同促进,大力发展湖北经济与社会。“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对湖北省情和发展规律的深层次认识,是优化调整湖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布局、统筹湖北整体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活各种经济资源,发挥湖北综合优势,推进湖北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2]。
但笔者认为“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稍显不足。从湖北省的版图形状来看(见图1),湖北类似一个倒放着的等腰三角形。两条腰分别是从湖北东部到湖北西南部的一条腰,从湖北东部到湖北西北部的一条腰。“两圈一带”中的长江经济带实际就是湖北从东部到西南部的一条腰。我们把湖北东部到湖北西北部的那条腰,称之为“汉十”经济带。湖北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实际上只注重和发展了湖北的一部分,即湖北东部到西南部的地区,而把湖北另外重要的一部分,即湖北东部到湖北西北部的地区,有所忽略,发展显得失衡,不利于湖北的协调、全面发展。湖北在2008年提出“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后,在2009年提出了建设仙(桃)洪(湖)新农村建设试验区,2011年提出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2011年底又提出荆州壮腰工程,使荆州成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上的这些经济发展措施实际上都是对长江经济带的促进与发展,而把湖北的另一条腰的发展给忽略了,使得湖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湖北进一步发展壮大。
图1 湖北版图的等腰三角形示意图
如果从仿生学的角度来看,倒放着的湖北又像一支飞翔的燕子,湖北西南部与湖北西北部就像燕子的燕尾,燕尾只有一边在动,而另一边却不动,燕子如何能高高飞翔。因此,湖北应该把两个腰,即湖北长江经济带与湖北汉十经济带同时发展起来,也只有促使湖北东部到西南部与湖北东部到西北部同步发展,湖北经济发展才是整体和完善的。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鄂东圈和鄂西圈之间的经济联动发展需要必要的传动带,长江作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是我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带,完全具备作为湖北经济传动带的必要条件。长江经济带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的主带,可以直接传动鄂东圈与鄂西圈西南部的“宜荆荆”城市群以及湖北长江沿线城镇的互动协调发展,但却难以有效传动武汉城市圈和鄂西北地区的联动发展,因此在鄂东圈和鄂西圈的西北部之间还需要一条经济传动带。根据鄂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情况,汉十经济带正是这样一条连接湖北东部与湖北西北部的经济带,通过打造汉十经济带可以直接传动鄂东圈和鄂西圈西北部经济的协调、融合发展。
就像一部机器中的齿轮与传动带,齿轮产生动力,传动带传输动力,齿轮与传动带互相配合、互相作用,形成一台马力强劲、运转良好的机器。在我们提出的湖北“两圈”与“两带”中,以两圈为齿轮,以两带为传动带,两圈驱动两带,两带传动两圈,圈带互动,密切合作,形成湖北经济协调、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两圈两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在“两圈一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经济发展带——汉十经济带,这样,长江经济带与汉十经济带共同带动鄂东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互动发展、协调融合,最终形成湖北全面、整体的发展与崛起。
湖北是一个能源相对贫乏的省份,煤、油的产量不能自给自足,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随着产业与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2008—2010年从外部购入能源量分别为9863万吨、10965万吨、12329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耗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77%、80%、81%,呈现上升趋势。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加快推进与资源、环境的制约愈来愈显冲突,事实证明,依靠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过多破坏,外部负效应明显的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太大。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然资源就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就难以承载,其经济发展也将难以持续。汉十经济带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存在着上述问题[3]。
汉十经济带应利用1+8武汉城市圈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的机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节能降耗、结构优化、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高能耗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开采、生产、消费等环节的综合利用率,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尽力以较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
汉十经济带是湖北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十经济带上的随州素有“鄂北粮仓”之称,建有优质大米、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茶、菜牛、瘦肉型猪、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产基地,香菇、蜜枣、马铃薯、花生、油桃、茶叶、兰草、洪山鸡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十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全国重点药材产区之一,珍稀明贵药材有金钗、麝香、熊胆、天麻等20余种;地道药材有枣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种。襄阳是湖北的农业大市,农业基础较好,先后被确定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三大芝麻产区之一、全国商品肉牛生产基地、秦巴山高香茶种植基地。
汉十经济带农业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偏低,精深加工比例不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也只有20%。要依托和发挥汉十经济带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全国影响的名牌产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依托汉十经济带上的汉江流域的“双低”油菜籽和棉花主产区,重点发展油脂、纺织服装等精深加工业。依托丹江口水库,加快水产品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发展优势鱼类及蟹虾鳖鳗蛙珠莲等名特淡水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随州、襄阳的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发展粮食、饲料等精深加工业。依托汉十经济带特有的农产品,发展香菇、蜂蜜、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汉十经济带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走廊。2010年湖北省汽车工业总产值为3531.88亿元,几乎都是武汉——襄阳——十堰所组成的汽车走廊创造的。武汉是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拥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等轿车企业;随州是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是国内专用汽车发展速度最快、品种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其生产的油罐车、环卫车、平头车产量全国第一。十堰是中国卡车之都,2010年产能为60万辆,其中中型、重型卡产量为全国第一,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卡车生产基地。襄阳是湖北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武汉市,是东风公司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等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总成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产值已突破千亿。汉十经济带要优化升级本地域的汽车产业。要充分发掘带域及湖北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人才储备丰厚的科教资源优势,扶持开发一批产业化前景明朗、具有市场潜力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汽车产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推动汽车、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鼓励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托管、联合等形式整合行业内部的高耗能、低效益的中小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经济技术附加值,并以节能减排降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培育强势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第三产业的发展既能提高就业率,又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市场需求。汉十经济带发展第三产业应从实际出发,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层次为重点,在继续搞好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房地产、餐饮娱乐、仓储服务等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重点发展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放开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领域,加速市场化进程,大力发展资本服务、会计服务、信息服务、经营服务、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七大类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外包提供商龙头企业与品牌,构筑与先进制造业紧密融合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带域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共赢发展。要立足湖北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水陆空交通枢纽基础,组建有竞争优势的物流集团,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建设以襄阳、十堰为支点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要围绕汉十经济带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十堰武当山、襄阳古隆中、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等应是重点建设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开发独具匠心的三国、武当、神农等系列特色商品和纪念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的发展。
[1] 吕东升.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大战略述论——关于“两圈一带”战略的总体解读[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 廖长林.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总体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2008(10).
[3]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主轴作用[J].世纪行,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