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护理对手术病人全麻复苏后的影响*

2012-01-11 08:38
关键词:全麻心率麻醉

张 宏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手术室,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提供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作为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在解决医疗诊断的准确性问题和医疗诊治的安全性问题这两个医疗服务的基本问题后,医疗服务面临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医疗诊治过程的舒适性问题,即以“舒适化医疗”为代表的、以人文关怀为内涵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1]。自2011年1月开始对手术病人实施全程舒适化护理的临床研究,并观察了对全麻术后复苏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乳腺癌根治全麻病人100例。年龄29~60岁,均为女性。ASAⅠ~Ⅱ级,无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以前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舒适化护理。

1.2舒适化护理措施

1.2.1首先进行舒适化心理干预 入室后由巡回护士床边心理疏导,要求麻醉和护理人员面带微笑,问寒问暖。在核对病人基本资料的同时,进行充分的心理安慰,让病人体会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对刚进入手术室的恐惧与无助得以缓解。在与病人交谈中进一步了解其焦虑、抑郁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并给病人讲解该病的治愈率及高的生存率和手术的必要性,以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感官舒适化护理 搀扶病人上手术床,检查腕带时握住病人的手;帮助病人脱去上衣,摆放好体位。根据室内温度注意保温,盖被及遮挡,减少身体的暴露。麻醉师在面罩吸氧祛氮前,轻轻按扶病人的面颊及额头。并告诉病人手术期间有专门医护人员守护在她身边,不必紧张,完全放心,安心睡觉,手术中不会有任何痛苦,一觉醒来就做完手术。让病人充分体验到舒适的手术环境及良好氛围,及对他人格的尊重。

1.2.3药物干预 观察发现尽管经过以上医护人员的亲切交谈及安慰,仍掩饰不住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及高度紧张的情绪,表现血压持续增高,心率加快,可静注咪达唑仑1~2 mg。用药物干预是非常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麻醉药,作为麻醉前用药,静脉注射起效快,有明显的遗忘效果,并有欣慰感,术后无不愉快记忆,可预防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血压、心率变化。早有心理测定研究[2]证明,咪达唑仑可有效改善术前精神紧张情绪。

1.3麻醉方法 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纳0.1 g和阿托品0.5 mg,两组均选用咪唑安定1~2 mg,芬太尼0.2 mg,异丙酚2 mg/kg,爱可松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用异丙酚4~5 mg/(Kg·h),瑞芬太尼0.1~0.3 μg/(kg·h)的速率全凭静脉麻醉,间断给予肌松药,缝皮最后一针停麻药。

入室后监测基础血压、心率、舒适化护理干预前后和对照组的变化及全麻复苏后的影响。记录术后烦躁的发生率,综合评价病人的满意度。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全麻术后焦虑及术后疼痛心理评分。术后疼痛的心理评分标准:0分安静平卧,咳嗽不痛;1分安静平卧不痛,咳嗽翻身时痛;2分咳嗽时痛但深呼吸时不痛;3分安静平卧不痛,咳嗽、深呼吸时痛;4分安静平卧断续痛,程度轻;5分安静平卧持续痛,程度轻;6分安静平卧持续痛,程度重;7分伤口疼痛严重,不安,疲乏;8分疼痛难以忍受,大汗;9分剧烈疼痛,想一死了之[3]。

2 结 果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及手术时间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术后焦虑评分为0.6±0.1,明显优于对照组5.6±1.6。术后疼痛心理评分1.06±0.1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6.9±0.8,观察组复苏后烦躁发生率为零,表现安静从容,其中有36例(72%)自述睡了一觉没感疼痛,并表示谢谢医生护士。对照组复苏后烦躁发生8例(16%),总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3。

表1 舒适化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

表2 全麻复苏后血压、心率变化

表3 术后焦虑及疼痛评分和满意度(%)

3 讨 论

病人在患病后最需要的是同情、温暖、体贴和关怀。特别手术病人刚进入手术室的这段时间,心情相当复杂,首先是脱离亲人的无助,对手术环境的恐惧,对患病后的绝望,对生命安全的担忧。这种伤害性刺激除心理及情绪的失控外,均可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结果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外周血管收缩,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冠状血管收缩,心肌氧耗增加,形成心肌缺氧、缺血。术前焦虑程度可直接影响术后痛觉敏感性和对疼痛的耐受性,及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这种高度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如果不加干预,还可导致手术病人术后心理、精神的改变。直接延长术后复苏时间,影响复苏质量,具体表现:①虽然呼吸功能恢复良好,但是病人仍嗜睡,意识不清,长时间闭眼不睁,延长拔管及留室时间。②术后病人清醒,拔出气管导管或者喉罩后,开始哭闹,躁动不安。因此,对手术病人,特别是进入手术室至诱导入睡前这段时间的舒适化干预至关重要。

实施舒适化护理干预,是在病人最危难、最需要帮助时刻的一项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病人的舒适化护理,使高度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使应激引起的交感神经反应明显降低。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经过舒适化护理干预后,血压、心率较前明显下降,术后焦虑评分、术后疼痛心理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复苏后无1例发生烦躁,表现安定从容。

手术麻醉科应是引领舒适化医疗与护理发展和保证医疗安全关键学科,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医学伦理、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与实践,掌握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4]。提高医生护士理解并控制病人不良情绪的能力、与病人换位思考,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手术室护理工作要密切配合麻醉的进程,让手术病人在亲切、和蔼、友善的气氛中睡去,再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醒来。真正实现舒适化的医疗与护理,让病人在愉悦、无恐惧、无痛苦的体验中度过最痛苦也是最危险的手术关。总之手术室实施舒适化的医疗与护理,不仅直接缓解恐惧与高度紧张心理状态,降低由此引发的应激反应,还可有效减轻病人术后对疼痛的敏感度,提高全麻术后的复苏质量,有利于术后的康复与转归。对于化解目前日渐增多的医患矛盾,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件:

[1] 于布为, 罗爱伦. 新年献词艰苦创业六十载 继往开来普新篇[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1):1-3.

[2] 曲成业,张秉钧.咪达唑仑麻醉应用进展[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6):352-353.

[3] 李梅,张炳熙.心理干预在麻醉中的应用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6):350-351.

[4] 陈绍洋 ,朱萧玲, 侯丽宏,等.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符合21世纪医学人才标准[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9,30(4):379-381.

猜你喜欢
全麻心率麻醉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心率多少才健康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