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飞,高健强,陈 波,付素静,余 波
( 1.铜仁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2.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 铜仁 554300 )
贵州省野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郑燕飞1,高健强1,陈 波1,付素静1,余 波2
( 1.铜仁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2.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 铜仁 554300 )
2007年来,对贵州省野菜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及策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野菜资源蕴藏量大,受到较好的保护,生长的环境复杂,环境污染相对较少,野菜开发市场广阔,受到国内外顾客的欢迎,但野菜开发利用的程度弱,基础较差,规模较小。贵州省应结合石漠化治理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野菜,构建草坪建植、灌木和森林恢复、林下管理等立体生态农业,实施规模化高科技管理,进行旅游开发等是十分重要的策略,其潜力巨大,具有民族特色,前景好。
贵州省; 野菜资源; 保护; 利用; 现状和策略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和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147.8米。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其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截至2009年底,省级自然保护区达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维管植物近 6000种,其中可供食用的野菜589种(加上可食用菌类241种,共830种[1])。野菜,从广义而言,可以包含常规蔬菜和水果等之外的可食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菌类等,其种类多、数量大,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抗逆性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其大部分是纯净无公害的天然食物,也是新食物原料的自然宝库。[2]对贵州省野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策略的研究,是推动贵州省特色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7年以来,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针对野生动植物有目的地进行野外实习和科研调查,特别是调查梵净山缓冲区向核心区过渡的羊子沟、盘溪、凯马、密麻树和花木坡等14个样区的野菜资源。以贵州省教育厅课题——蛇莓在草坪建植和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为依托,在六枝、安顺、贵阳、花溪、遵义、玉屏等地进行实地采样引种和调查;前往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贵阳南明春梅酿造有限公司(老干妈公司的一个重要分公司)、贵州罗汉食品有限公司、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系等单位调研;2010年对铜仁、花溪、六枝等地市场野菜作了初步调查;综合研究团队多年对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咨询、答卷、实地照片、采集标本,并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贵州野菜的保护和利用现状、科学利用策略等。
2.1.1. 野菜资源量大,种类丰富,主要在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得到较好的保护
根据 2010年市场调查,初步估算三个县(市、区)2010年野菜销售量(参见表 1)。数据显示,野菜种类和数量较多,如蕨菜和鱼腥草超过了 20吨,其他大部分都在2吨以上。这仅仅是本地销售,不包含外地销售和没有采摘的野菜。如果按全省97县(市、区),平均县(市、区)储量的1%为80吨算,全省普通野菜储量为776,000吨(未包含13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省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生态环境复杂,常见野菜种类和储量丰富,在山区,尤其是陡峭险恶的山区,野菜资源被自然地保护。但在野菜中,珍稀种类90%以上集中在保护区内,如野生三七、七叶一枝花、天麻、龙胆等,因为它们是珍稀药材,所以平时这些野菜在保护区外容易被人们搜集采收而破坏。本研究统计的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种类数量就有401种,隶属275属125科,占贵州省野菜科、属、种的百分比分别为 85.03%、67.73%和48.31%,其中维管束类野菜270种,菌类128种,藻类3种,但还有更多的野菜种类有待继续研究。可见贵州省的自然保护区是野菜的集中地(参见表2)。
表1 根据市场调查估算的三县(市、区)2010年野菜销售量(吨)
表2 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种类数量与贵州省野菜种类的比较
2.1.2. 民族特色和珍稀名贵野菜种类有待加强保护
黔中名菜中的凉拌折耳根、桐梓玉兰片、百花串酱菜、兰球鸽蛋、龙爪鸡丝、板栗烧鸡、兴义香酥烤鸭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其中都有野菜的成分,如鱼腥草、竹笋、八角、花椒、胡椒、蔻仁、公丁、小茴香、山奈、草果、桂皮、桂仁、藿香、草香、苏麻、桐花、瓜蒌仁、西仁、党参、当归、川芎、杏仁、芯极、香松、救驾、甘草、芯松、青果、交香、红牡丹、白牡丹、环草、孔兰、银兰、白兰、香花、芍叶、金瓜、瓜片、香蕉片、橘皮、蕨菜、板栗等。当然还有更多的野菜食法见于民间,但有些将会失传,如石蒜,如今几乎没人食用。石蒜有毒,但据说以前人们用于做饼和菜吃,营养很好。这类野菜的利用,更具有民族特性,更需要保护,其利用更有潜力,是新食品的宝贵来源。在本研究中分析了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的食用方法(见表 3),其中特殊食法包含开水焯过后冷水浸泡、发酵后吃、特殊加工等3类,所占比例分别为64.10%、25.27%、23.81%,比例很大,同样说明了贵州野菜的民族特色。而一些珍稀野菜,如野生灵芝、天麻、三七等,更需要保护,是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对象。
2.2.1. 野菜生长的环境复杂,环境污染相对较少,野菜开发市场广阔,受到国内外顾客的欢迎
贵州河网密布,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4条。河流顺地势从西向北、东、南 3面分流,以中部的苗岭山脉为界,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苗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其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地形复杂。贵州交通相对落后,工业不发达,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之一,环境污染相对较少,野菜成为天然的绿色食品。贵州的薇菜、蕨菜倍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销往韩国、日本及新加坡等国家。
表3 按食用方法分类的不同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种类数及占总数的百分数
2.2.2. 野菜开发利用的程度弱,基础较差,规模较小
贵州省对野菜的研究,主要在于野菜的营养分析、野菜利用的措施的初探、结合石漠化治理的野菜开发和结合旅游等方面的野菜开发初步研究,研究深度不够。[3][4]政府公开的2009年贵州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结构情况表中,特色食品工业为25.32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2%,但野菜的加工企业,还不到特色食品工业的 1/20,即不超过 1亿元人民币。贵州省没有高科技的专门野菜加工企业,基础较差,规模较小。如铜仁地区仅仅有一家专门的野菜加工企业,不到20名工人,年产值不过 500万元。居然在梵净山旅游区,还很少有包装精美的本地野菜产品。可见,我省野菜特色产业开发十分急切。
总策略原则是野菜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相辅相成,两者都很重要,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发展趋势,结合贵州省特殊环境,谨慎决策。
2.3.1. 野菜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与石漠化治理结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潜力巨大
2009年贵州省有78个县、市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问题,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8%,占西部8个省份石漠化面积的26%。同时,还有潜在石漠化面积3.4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在以2%到3%的速度扩展。2008年国家启动的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贵州有55个。调查过程中发现,野菜中有许多可以在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甚至极强度石漠化环境中生长,具有石漠化治理的综合效益。这些植物耐旱、耐贫瘠、耐高温、耐寒,如仙人掌、佛甲草、凹叶景天、费菜、细叶景天、沙参、金银花、花椒、火棘等。野菜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石漠化治理是贵州特殊环境的要求,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贵州有苗、布依、土家、仡佬、水、白、壮、瑶等49个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 35%,生长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中,可耕作的面积相对很小,如果能把石漠化的区域充分治理利用起来,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环境治理和经济生产双赢的局面。这种防治水土流失、充分发挥野菜经济效益和根系保沙固土能力的措施,潜力巨大,也是未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可食用的石漠化环境下的野菜植物,为我省乃至国内外提供天然的绿色食品,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开拓食品领域,前景好。
2.3.2. 草坪建植、灌木和森林恢复、林下管理等立体生态农业,是贵州野菜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措施,急待深入研究
“八山一水一分田”隐含了贵州山多且雨水较多,暗示泥沙在陡坡上容易被雨水冲涮,形成潜在的石漠化地势。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战略必然要重视水土保持,而直接利用丰富的野菜种类,构建草坪建植、灌木和森林恢复、林下管理等立体生态农业,是贵州当前农业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贵州野菜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措施。贵州维管植物近6000种,其中可供食用的野菜589种,适合潜在石漠化或石漠化环境生长的草本、灌木、藤本、乔木等的种类非常丰富。只要我们合理搭配高、中、低等不同海拔类型,阴、阳、中等不同趋光性类型,耐酸碱等不同土壤类型,野菜、药材、经济林等不同经济类型的种类,其空间立体绿色植物网将是充分利用这特殊环境和民族文化环境的立体特色农业。这一野菜研究方向,具有民族文化和地区特色,急待深入研究。
2.3.3. 规模化高科技管理是贵州纯净绿土上野菜持久保护和科学利用的重要保障
截止2009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10551万亩,森林覆盖率(含灌丛)达到39.93%,人均森林面积达到2.67亩。同时,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占全省总面积的5.46%;建有风景名胜区72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8%;建有森林公园65个,地质公园11个。同时建立了赤水市、荔波县和湄潭县等三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9个生态建设重点示范县。贵州这片天然纯净绿土备受国内外关注,正在飞速发展,面临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环境问题,自然需要规模化高科技管理,以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积极开展野菜持久保护和科学利用。急需集中各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内外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团队,攻克销量好而珍贵的野菜的繁殖和产业化技术难关。在科学管理下,有效地把农民从野外采集带入产业化轨道,有效保护珍稀名贵野菜,打造纯净绿土上的特色品牌。
2.3.4. 紧密结合旅游开发,发挥民族特色是贵州野菜持久保护和科学利用的重要途径
竹笋、荠菜、香椿、鸭儿芹、水芹、香菇、皱叶薄荷、花椒、清明菜、厚朴花、黄花菜、黄姜花、野葱、刺五加、灰涤菜、蒿、马齿苋、蕨菜、鱼腥草等常规野菜的食法具有典型的贵州民族特色。2011年对食品企业、研究单位和学院调研的结果表明,贵州民族特色食品中野菜食品极其丰富,开发的瓶颈是保质期太短,导致目前贵州民族特色品牌有限,市场不够大。但说明其潜力很大,急待进一步研究。野菜开发和旅游结合,可以在展示贵州地域民风特色的同时,展示民族食品特色,其影响深远,不可估量。
野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性,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只有在大方针政策下,加大各项制度的实施力度,制约破环,加快利用,我省野菜开发的亮点才能在纯净绿土上闪光。在没有达到一定的科学技术的情况下,野菜宁可不开发,也不能滥采滥用。如何实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条件下的立体野菜农业;如何在科学保护纯净绿土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民族特色野菜;如何实现产、学、研、销等良性循环,研究野菜,促进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产业化体系形成等等问题,[5]都急待研究。
[1]朱富寿.贵州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贵州科学,2000,18,(3):234-237.
[2]郑伟,王彬.贵州野菜资源及开发利用探讨[J].广西园艺,2005,16,(1):28-30.
[3]罗时琴,李苇洁,贾真真.开发野菜资源,促进贵州生态旅游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1):1018-1020.
[4]林长松,潘莎.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林复合模式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69-5270,5322.
[5]李月文,蒋胜权,曹纯武,周飞,薛沛沛.重庆三峡库区山野菜资源及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8,(6):79-81,102.
The Research of The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The Edible Wild Plant Resource in Guizhou Province
ZHENG Yan-fei1, GAO Jian-qiang1, CHEN Bo1, FU Su-jing1, YU bo2
( 1. Department of Bioscience and Chemistry, Tongren University, The Search Center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ildlife Resources in Fanjing Mountain,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2. The Administration of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the edible wild plant resource in Guizhou province since 2007, it has been shown that edible wild plant resource was abundant and reserved better, and their growth environment was complex and polluted scarcely any, and was favour with wide market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customers. In the present, the edible wild plant resource are utilized with lower level and poorer base and lesser scale. It is important strategy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the edible wild plant resource with large potentiality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beautiful prospect, which integrate closely with stony desertification treatment, the soli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cluding planting grassland and renovating bush and forest and management in forest, management with scale high-tech and tour development so on.
Guizhou province; Edible wild plant resource; Conservation;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strategy
(责任编辑 毛志)
S647
A
1673-9639 (2012) 01-0134-05
2011-11-18
贵州省铜仁地区科技局项目(铜地科研[2010]5号);铜仁学院教改项目(TXJ2009(31))。
郑燕飞(1983-),女,贵州六枝人,实验员,研究方向:植物学、植物遗传与育种。
高健强(1972-),男,湖南桃江人,讲师,硕士,从事植物学、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
book=138,ebook=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