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2012-01-03 05:02涂阳军
关键词:儒道道家人格

涂阳军

(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涂阳军

(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新近不断上演的许多社会冲突事件,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哪些与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紧密相关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儒道互补人格的形式、内容及其特征受限于儒道互补文化的整体特征,形成了一个二而为一的有机体系。人物心理传记法及心理测量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显现出了道中有儒、儒中有道的儒道互补的格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儒道互补人格的变动机制与社会环境、个人独特的性格及内在理想三者间的互动有关。

儒道互补;人格;儒道互补人格;文化人格

时至今日,尽管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果现代化建设事业仅限于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最终收获的往往只能是失败和沮丧。殷海光先生在其《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中,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文化运动及政治体制改革探索的历程进行了历时态的分析,最终还是将落脚点放在了有关中国人人性的改变上。毫无疑问,现代化最主要的还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1]。现代化的机构、组织原则、经济制度以及管理方法,要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决不能容忍为传统人所广泛具有的那些特征,而是需要这些国家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2]。近些年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如石首事件等)往往都映射出了有关中国人人格现代化的问题,这一社会现实问题,也使得该问题再次成为各学科研究者迫切需要关注的议题。就人格心理学而论,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形态、人格原型、人格结构、人格模式、人格变动机制,并深入探究其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契合程度,既是对上述问题的现实回应,同时也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迫切要求和未来研究方向[3]。

在影响中国人民族性格形成的许多因素中,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4]。个体在接受某特定文化的熏陶时,通过对该特定文化的内化及社会化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成为具有该文化特征的文化人格。文化人格是指个体在该特定文化下的生存样态,表现在气质性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5]。中国文化历来就具有儒道互补的特征,这无论是就中国哲学的精神[6]),还是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7],抑或是就中国人人性心理行为特征而论[8],亦都是如此。在谈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时,李泽厚先生认为:由儒家思想文化“积淀”而成的由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形成了一个以实践(用)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它形塑了中国人“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9])。如果儒家文化“积淀”而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那么中国传统儒道互补的文化特征“积淀”在人性心理行为层面,也当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格形态。这一独特的人格形态,是一个民族大多数人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也即是该民族的社会性格,它是在该民族共有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经验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10]。其一经形成,便会影响到该民族成员共同的理解方式和价值观,并使该民族的成员对相关的价值情境作出一致的情感反应,并最终成为本民族的基本人格型(Basis personality Type)[11]。我们估且将此在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人格形态称之为儒道互补人格。

尽管儒道互补人格可能表现出如经验观察所得的“儒主道辅”、“儒外内道”、“儒内外道”、“时儒时道”、“时道时儒”的概貌,或者表现为“年轻时为儒、中年为道、老年为释”的时间变化形态。但这种经验观察的结果,似乎有将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容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之嫌,因为这样的概括均无法从宏观上,深层次地把握儒道互补人格内容的实质。鉴于此,本研究力图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展开对儒道互补人格存在形式的论述,并通过此一论述和阐释,结合传记心理比较的分析方法,进而分析和阐释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变动机制。

一、儒道互补人格存在的理论阐释

儒道互补人格的理论存在形式,具有二而为一的有机整体的特性。就“道”而论,孔子所主张的系人伦之道,而老子所主张的是天之道。孔子试图以仁释礼,以礼德治国来恢复社会的秩序,而老子则通过对现世的批判,以达到重建理想社会的目的。由此一来,儒道两家就从理念上(对“道”的不同看法)及实践上(如何解决乱世及安身立命之道)影响了儒道互补人格存在的根本特征。

就人性论而言,在孔孟儒家体系中,人性被置于了善恶二极的对立框架中,但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以及以“善良”的色调看待外周的一切人和物,却成为了儒家人性论的基调。“善”成为其人性论的核心。道家人性论一种由其道论自然延伸出的“人性自然论”说[12],其核心为“自然本真”或“去伪存真”。道家人性论以“真”为核心。

就人生观或人生哲学而言,儒家孔子所解决的是人如何安身立命,人的价值该如何实现的问题,并进而引申出了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等命题。儒家持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追求人与历史政治和宇宙的合一,讲究知性、知命、知天。儒家以“仁”为核心,并力图通过修身养性而扩及至社会、历史与政治。儒家以“仁”释“礼”,讲究血缘和血亲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一种以血缘亲属远近的差序格局,并在以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以“礼”为核心建构起了社会伦常秩序的群体,其在本质上是一种“仁者,人也”的二人建构[13]。而道家重生贵生,其将人生观直接指向了人的价值本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自然和无为。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道家均追求一种自然本真之态,个体对自由和逍遥的追求并不因群体而发生变化。在道家看来,人,本身就是其存在的全部理由。究其本质而论,这是一种“注目于保身养生”的“一人”建构[13]。

尽管儒道两家存在差异,但两者都源自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皆起源于发达的农业文化,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其创始人孔子与老子也大体生活在同一时代,也面临着相同的社会背景。因此,如果将儒道两家从其起源、哲学本体论、人性论及心理行为特征作整体的考察,则会发现两者最终会体现出同源异流的有机整体的特性。就人性论来看,无论从认识内容而言,还是人心理、生理活动来看,真和善以及美都是统一在一起的[14]。《周易大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承继道者,被认为是善。而由道所生的,则是本然的东西。本然的东西,其当然也是“真”的,而“真”也即是性。因此,由道所“继”和“成”的,无论是善,抑或者自然本真的,均为性[15]。而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刚健中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观践行之道,使得儒道互补人格具有了强烈的刚进有为的色彩。但道家以“自然本真”为人格的最高理想,道家在反对外界条件对人性的桎梏中,走上了一条略倾向于出世并略显消极的道路,从而使儒道互补人格具有了阴柔之色。儒道两家一阳一阴的结合,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永不灭的所谓中国民族德性,成为中华民族生命所赖以活动的基础,并在人性心理行为层面“积淀”而形成了儒道互补人格。

二、儒道互补人格存在的实证研究

以道家道教典型人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传记分析的方式,考查了道家道教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材料为《历代名道传》一书中摘选出的老子、庄子、王重阳和张道陵四位人物的传记材料。由六位评定者(包括作者本人及5名中文系三年级学生)在阅读上述材料二到三遍后,摘选出传记材料中对几位人物加以直接描述,以及自己间接推论出的人格特征。就这些人格特征,接着由三名中文专业三年级大学生(其中一名已经参加过上述评定),加以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两位道教代表人物人格特征比较相似,其共同的人格特征主要为:聪明;勤奋;有毅力;自立自强;而两位道家代表人物的人格特征也比较相似,其共同人格特征主要为:有思想;聪慧透彻;批判;有创造性;淡泊名利;厌世;消极悲观。道教代表人物的某些人格特征(如聪明、勤奋和有毅力),表现出了明显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痕迹,并且与儒家思想核心具有内涵一致性。而道家代表人物的人格特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则不太明显。对此结果可能的解释为:道家代表人物的传记材料,往往想象的成分比较多,而道教代表人物的传记材料,则更具真实性,并且有直接相关史料的详细记载。另外,就各位传主生活的时代来看,道教代表人物本身就生活于一个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其性格自然也会受到儒家的深刻影响。因此,道教人物似乎并未单纯只表现出了道家所推崇的人格特征,同时还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儒家人格的特征。只是与普通人相比,道教人物所表现出的道家人格更为突出和典型些,从而在人格心理层面显现出了道中有儒、儒中有道的儒道互补格局。

上述研究的对象是传统的道家道教人物,但如果我们以现代道士为样本,考察其人格特征,就能进一步为儒道互补人格的存在形式提供证据。许多道士往往在年龄很小的时候,譬如六、七岁就已经开始修道了,其修持中最重要的文献即为老子《道德经》,多年的修持的内容,会逐渐地溶入到道士的日常行为当中,并沉淀在人格心理层面,最终表现为道家文化影响下典型的道家人格特征[16]。

研究对象为湖北武当山道教学院33名学员,均为男性,文化程度为大专,平均年龄为24.56周岁,标准差为8.11,年龄界于18至50周岁之间。采用戴忠恒等修订的16PF调查表作为测查工具[17]。结果发现道士这一群体具有如下一些典型的人格特征:意志坚定且有恒,情绪稳定且成熟冷静,为人随和谦逊且易与人相处,知己且懂得律己,思维灵活且善于变通,创造力强,能够尊重世俗的情感与生活规则,但却不为所累。就该结果而言,道士群体的人格特征明显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所用的道士群体,均是为各地道观培养的道长,他们的道家修持本来就极为深厚。尽管年龄小者只有18岁,但都已有多年的修道经历。有些学员自六、七岁就已经开始修道,修为中最重要的文献经本为《道德经》,书中所述的内容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了道士的日常行为当中。而所沉淀的行为反映在人格的测查结果中,则表现为道家文化影响下典型的人格特征。尽管道士群体显现出了典型的道家思想推崇的人格特征,如“情绪稳定且成熟冷静,为人随和谦逊而易与人相处”。但也表现出一些非道家推崇的人格特征,如“尊重世俗的情感与生活规则”等。这一研究结果再次表明:现代道士群体的人格特征,也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为儒家所推崇的人格特征,从而为儒道互补人格存在形式提供了进一步实证证据。

三、儒道互补人格存在的内在变动机制

无论是从理论阐释还是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在儒道互补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人格整体显现出了儒中有道、道中有儒的儒道互补的特征。但上述对此特征加以论述的角度均是静止而非动态的。从动态角度来看儒道互补人格,就能分析得到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变动机制,从而能为儒道互补文化在形塑中国人儒道互补人格的具体过程提供理论说明与解释。研究采用传记分析的方法及比较研究的具体研究策略,选取了王安石和嵇康两位人物进行分析。所选材料主要包括与王安石及嵇康有关的传记著作和相关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王安石及嵇康的主要性格特征,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两者主要性格特征及性格成因的对比与分析。通过传记心理学的比较研究,希望能够对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变动机制给予说明和阐释。

王安石身处内忧外患的时代,外有强敌,内则宋王朝每况愈下、摇摇欲坠。他生于官宦世家,深受儒家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影响, 从小就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其父王益对安石等子女的教育也特异于常人。王益从不体罚孩子,而是耐心地讲道理,不但言传身教,而且还会在忙完公事后常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安石后来回忆说,其父从没有发怒而体罚孩子的情况。他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和颜悦色地为孩子们讲做人为什么要孝悌仁义,讲历代兴亡治乱的缘由,讲得很动听。其母也非一般封建女子,自小识书达理,聪明能干,喜读书,做人非常识大体,尽管安石非己所出,但待安石为己出,既能诗词,又悯惜弱者,常给人衣食。

终其一生,安石“执”于为民为国之事业,其念念不忘的是其志是否得已实现,也即“外王”之道是否能够得成。安石之性格本真而不矫饰,但略显灵活性不足,于名利淡然无趣,身在尘世,却能超脱自己,待人宽厚,但在有关改革成败之事处却不知谦让和礼让。在无关改革之事上,安石则更能淡然名利,本真且自然随意,宽容且淡然恬静,自适而能融于山水之中,并达至超脱之境。但就各个时间段(安石少年、为官、主事、罢相至死亡)而言,少时的安石,求名而不逐名,淡然而不淡泊,于利无所好,潇洒洒脱于自然山水中,但有些孤傲和恃才傲物,意志刚强而坚毅,志于进取,为人真实而本真,不屑于矫饰和掩饰。为官时的安石,尽管已经成人,但于女色无好,于名利无欲求,意志坚定而刚毅,一意于事业之成,进取之心日盛,但为人仍是本真而真实。待其主事进行改革变法之时,其刚毅之志更为明显,为变法之成无意于退让,偶有退让,也仅是权宜之计而已。尽管因变法而备受挫折,但安石的意志仍然坚毅而果断,刚强而不屈,为变法之成,矢志不渝。再次罢相复归山林后,安石性情淡泊,自然随性而为,为人更为宽容,内心怡然宁静而能自适。

由对安石的传记分析来看,其性格的形成明显受到了如下一些因素的影响:家庭中父母亲创设的教养环境,尤其是言传身教的内化教育。家族社会地位和家族经济环境和氛围等。安石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安石所生活的朝代恰处于以儒为主,儒、道、佛三者交流的北宋时代,因此,在其性格特征中能看到几者的共同影响。另外,大的时代背景和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安石的性格和命运与其所从事的改革事业,与当时需要改革的时代背景有机地溶于了一体。最终,安石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为官生涯,也影响了其性格的形成。人生中每遇一事,或为官时每处理一事,都让安石的性格特征得以充分地彰显出来。有些仅是以前性格的重复展开,有些则是全新性格特征的展露,有些则是以前性格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变法遇到挫折和二次罢相时,安石之性格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所遇事情的紧急性和关切性,极大地影响了他一生中性格的丰富性、动态性和活泼性。

嵇康生逢乱世,社会的伦理道德几于沦丧,社会政治层级森严,士人流于轻谈而好虚夸之风,政治黑暗,正义不张。出世入世,往往结局都无法预料,人的命运就像浮萍一样。儒家伦理松弛,社会动乱不安,士层级在世袭中因应着权力的交替,社会慕老庄之风日渐成行,身处世间而不务世事之人,开始重新审识老庄,尤其是庄子。并在重视认识中,试图从体用、本末的理论出发,将儒之名教与道之自然溶合起来,形成一种成体系的思想,世之谓玄学。

嵇康少时外表英姿挺秀,气度不凡。其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早年丧亲,儿时生活极为孤苦。嵇康的性格显现出内外冲突的二层结构。一者,“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晋书·法康传》)、“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外在行为表现出为保全肉体而恣情纵酒、退隐清谈,旷达纵放的人格特征,讲究“越名教而自然”,追求个体精神的逍遥与自由,表现出典型的道家人格的形象。二者,嵇康又坚持“君道自然”(《释私论》)、“君静于上,臣顺于下”(《声无哀乐论》),以符合自然的儒家名教为最高理想。而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刻画的自己性情懒散、狂放的性格,则于“人伦有礼,朝庭有法”不符,以及在《家诫》中对子女一番儒家的说教。其思想及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更显露无疑,这一矛盾与冲突集中表现为内在人格与外在人格、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矛盾之中。

就王安石与嵇康的性格特征对比而论,两者似乎都无意于名利。尽管一个身处庙堂,一者身处山林;一者待人为事本真而性情;一者情感的躁动于外,执著于外在的事业成败,一者情感的冲突和抑郁不安暗藏于内,表现为内心的理想与外在现实的急剧冲突;一者因为外部环境而志得以显,一者却因为环境恶劣而寄情于山水。总的看来,两者的性格似乎并无本质的区别,但行为表现却有极大的不同。一个严谨慎重于世事要务,一者游情于世俗内外。王安石之性格具有比较典型的儒家人物的特征,但也表现出道家人格许多典型的行为表现。但儒似乎更侧重于内的,处于更主要、更显要、更根本的地位;而嵇康外表实为典型的道家人物,其具有许多道家人格的典型特征,但在内心深处,也深受儒家人格范型的影响,表现为外道内儒,以道为典型特征。

综合上述对王安石和嵇康两位人物的性格分析,如果能够结合有关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理论,研究就能够构建出一个整合并为儒道互补人格提供解释的整体理论模型,也能对王安石、嵇康以及儒道互补人格进行进一步的理论阐释。“理想人格”也即内在的真实人格,它是人格主体自己理想化了的一种人格,反映了人格主体的自我设计、内在理想、内在信念以及他的真实追求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价值选择、道德理念等思想文化系统。现实人格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外在的、可以为公众所感知的外部行为特征,尽管它受到“理想人格”的制约,时不时表现出“理想人格”所要求的行为。但它同时还会受到外在环境的支配,服从社会政治现实的原则。就嵇康而言,尽管其喜老庄,但“家世儒学”,其兄立志为官,抱有儒家之志,其子也最终实现了嵇康的遗愿,不但出仕为官,还实现了儒家之伦理道义。尽管嵇康的著作中将名教与自然对立了起来,但他仍致力于以自然来整合名教。就此而言,嵇康之内在的人生理想、内在价值观念以及真实追求,仍然是一套典型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的人格理想或对人的行为心理要求是其内在的、核心的、稳定不变的内容。但就嵇康外在的现实人格而论,其外在行为明显表现出了道家人格的典型特征,追求精神的超脱、与人无争、于物无所爱、无名无所好、内心淡泊宁静、性情本真而任性自然。

在理想状态下,人格主体所设计的人格应该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内在人格与外在人格的统一,即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或外在形象。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至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一个高度专制,权力无限滥用,儒家伦理道德几近沦丧,社会以虚伪的正义掩盖着杀戮的时代,纵使如嵇康般有凌云之志与不世之才,其内在的理想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社会环境的高压之下,嵇康内心的理想人格就以扭曲的形式表现于外,表现出对社会礼俗的批判否定和不屑一顾,并通过否定、有时甚至是直接对抗的形式,将内心的理想以曲折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这些表现于外的行为,则具有道家人格的典型特征。外在社会环境、理想人格或现实人格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儒道互补人格的理论模型

在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现实与理想人格同外界环境的冲突中,往往存在着几种不同,但却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性的解决之道:其一,重视和强调灵魂的价值,将人格主体之独立理想的实现当作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目标,从而表现为在与现实的严重对抗中永不妥协,其实质就在于个人发挥个体的主动能动性以对社会加以改造,力图改变当时社会之黑暗现实。如孔子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尽管孔子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退隐思想,但纵观其一生,尽管落魄时如丧家之犬,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终其一生都未真正向现实妥协过,最终在对现实的对抗和斗争中,实现了人格内外或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所以在孔子身上,也并未表现出人格的明显冲突。此类人禀持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理念,往往“越挫挫勇”,既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在与不平的黑暗现实中能够抗争到底。二是从根本上放弃原来的理想,走一条与现实完全妥协的道路,选择一个苟且偷生、寡廉鲜耻之路。为生存不讲道义,最终改变自己最初的理想人格或内心的核心价值,为求得生存和世俗功名而无所不用其极。正所谓 “识时务者为俊杰”,此类人放弃了自己的人格理想,追逐并顺应了现世。三是把精神价值与肉体价值放在等价的天平上,在保存肉体的前提下,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种人,或者因其性格的软弱,在保全肉体的目标中,最终得以善终,但一生却郁郁寡欢而不得志。或者以大无畏地勇气,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内心的理想、精神的价值和个人的独立。这样一来,这种人就实现了向第一种类型人的转化。第四种人既想坚持并极力捍卫自己的人格理想,但又不愿放弃现世,却又无力或不具备与现世抗争的条件,也就只能落得个“郁郁不得志”。第五种人既放弃了自己的人格理想,但也一并也放弃了现世,选择“遁入空门”,成为了“无己”的佛者。第六种人则在坚持人格理想中,选择了逃避现世,采取与现世完全不合作的态度,或者只为一时权宜之计而隐于山林之中。

总之,在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理想和现实人格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和矛盾中,儒道互补人格显现出了自身的张力和内在的动力过程。在一个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权力运行相对比较公正的社会里,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会具有比较理想的一致性。有抱负者终将实现其抱负,无抱负者,也得以施其志。而在一个社会动乱不安、政治黑暗、权力运行腐化的社会中,理想与现实会呈现出剧烈的冲突。身处其中的人,则会在实践中摸索出许多不同的人生之道,对理想的无比坚持以及与现实的不断抗争,反过来也会对所处之时势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有利于加速昏乱社会环境的结束。而在那些坚持理想,却逃避现实或无力与现实抗争的人,以及在“现世”中逃避“现世”者,则会表现出明显的儒道互补的人格特征。在他们身上,儒道之人格特征往往表现得更为典型,其理想与现实人格的内外冲突,也往往表现得益发明显。此种互补,并非如许多学者所言的,如外儒内道、或外道内儒那样简单,而是儒道一体,儒中有道,道中有儒。结合上述对道家道教传统代表人物的传记分析,以及对现代道士的人格测查结果,就儒道互补人格而论,其存在形态最终表现出了儒道间的有机整体性,其表现形式则可能为:极儒则极道,极道则极儒,儒道一体而不可分。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矛盾、冲突和动力机制,则直接来自现实社会政治权力环境的格局和现状。而个体在社会现实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儒道互补人格的冲突和矛盾,又通过个体的行动,对现实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并在社会环境的改变中最终实现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统一。儒道互补人格的可能性、形式、内容及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的主干格局在中国人性心理层面的沉淀。但沉淀而成的儒道互补人格,又对儒道互补的文化的吸收、传承、阐释、传播、内化、实践、感召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最终实现了现实社会经济基础、上层文化建筑及人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动态一致。

[1] 邓晓芒.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反思[R].南风讲坛,2007-12-28.

[2] (美)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 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13.

[3] 黄希庭.构建和谐社会——呼唤中国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7,(2):193-195.

[4]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7-28.

[5] 杨秀莲.西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历时态考察[J].学习与探索,2007,(2):77-79.

[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12.

[7]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88-89.

[8] 林语堂.林语堂文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6-70.

[9]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

[10] 黄颂杰.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13.

[11] 林 顿.人格的文化背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02.

[12] 罗安宪.儒道人性论之基本差异[J].河北学刊,2007,(4):33-38.

[13]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3.

[14] 李连科,杨魁森.真善美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J].天津社会科学,1993,(5):29-35.

[15] 张庆熊.儒家人性论的理论构架和思考方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91-302.

[16] 党圣元,李继凯.中国古代的道士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27.

[17] 戴忠恒,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8:7-10.

Discuss on Confucianism-Taoism complementary personality and Its Inherent Mechanism

TU Yang-jun

(Institution of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Hunan,Changsha 410082)

Social conflict events what recently happened had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with Chinese personalit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forms,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Confucianism-Taoism complementary personality originated from the whol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Taoism and demonstrated organic integrity. The biography research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s to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aoism and Taoist showed that Taoism-Personality didn’t exist alone, but being in company with Confucian-personality to form Confucian-Taoism complementary personality. The comparative psychobiography analysis to Wang Anshi and Ji Kan also found that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Confucian-Taoism complementary personality wa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those factors of society environmental, particula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ner ideals.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Taoism, personality, Confucianism-Taoism complementary personalityc,ulture personality

G912

A

1673-9272(2012)06-0056-05

2012-10-20

涂阳军(1980-),男,湖南华容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人格、学习兴趣与动机、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儒道道家人格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
漫画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